《编年体架构看炎汉王朝的龙兴八十年:汉兴八十年》
第41节

作者: 轩辕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26 09:00:22
  第八年: 汉高帝四年 公元前203年
  第二十七章 韩信破齐
  田氏兄弟的齐国一直是楚汉时期非常顽强的实力,最早章邯杀了老大田儋,老二田荣接过大旗,当天下都归附项梁的时候,田荣选择和项梁对着干。老二田荣被项王杀了之后,老三田横又接过大旗,坚强和项王打游击,最终挺过难关,不但存活了下来,还变的很强大。
  作为一个拥有七十几座城的大国,齐国现在已经是中国版图上还没有被楚汉瓜分的最后一块战略要地了,而田氏兄弟终于也要迎来他们的末日。
  韩信在赵国休养好之后,开始攻打齐国,可凭他的能力还是进展缓慢,一直没有实质的突破,田横的实力还是不俗。
  一看韩信都遇到了困难,刘邦开始帮忙,他派“高阳酒徒”郦食其去齐国做说客,希望可以劝降齐国。
  郦食其问田横:“您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吗?”田横说:“不知道。”郦食其说:“归向汉王!”田横问:“您为什么这么说?”
  郦食其开始解释:“汉王先攻入咸阳,项羽却背弃盟约让他到汉中去做王,随后杀了义帝。汉王听说项王杀了义帝,发动蜀汉的部队攻破三秦,出函谷关责问义帝的下落,同时收集兵将,立诸侯的后裔,降服了城邑就封给有功的将士做诸侯王,获得了财物也赏给兵士,所以天下豪杰都愿意为他服务。而项羽不但有背约和杀义帝的恶名,还对别人的功劳都不封赏,不是姓项的人就不能够当权主事,以至于天下人都背叛了他,贤能才人都怨恨他,无人愿意为他效力。所以天下的大业终将是汉王的。”

  郦食其又分析当前的局势:“汉王从蜀汉出兵以来,平定三秦,渡过西河,打垮北魏,出井陉,杀成安君陈馀,这些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的鸿福,现在汉军已经占有敖仓的粮食,扼守成皋险要,控制白马津,决断了太行的山路,设防在飞狐口。如此下去,诸侯不归降的都要遭到覆灭的命运。您若是抢先投降汉王,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危机马上就会到来。”
  田横觉得有道理,打了那么多年,他估计也是有点儿累了,就答应了郦食其。
  之前,田横派将军重兵驻扎在历下来抵御汉军,可他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后,派出使者去与刘邦沟通,同时解除了历下重兵的守备,天天和郦食其饮酒作乐。
  饶是田横一世英雄,田家三兄弟的事业就因为他这一时疏忽而全都没了,这种战场的事情还没有说定之前,怎么可以就解除守备呢,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当年刘邦入武关灭秦的时候,也是先劝降秦军守将,秦将答应投降、放松警惕之后果断被刘邦趁机杀的大败。
  其实韩信本来也没想做这个小人,他在平原渡口渡黄河的时候,就听说郦食其已经劝服了田横,便想停下。
  可是这时候他手下的蒯彻说了:“将军您接到的汉王诏令是攻打齐国,现在汉王不过是又派了一个说客去齐国而已,又没有让您停止攻击?为什么不继续前进呢?您数年的时间才打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如今郦食其仅仅是凭借着几句言语就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这让将军颜面无光。况且此时汉王并没有停止进军的命令,为什么不趁齐国不备,顺势攻取,将这个功劳收在自己囊中呢?”

  韩信也觉得有道理,便突袭齐国,早已放弃防备的齐军几乎全军覆没,七十多座城瞬间拱手让人。狠人田横也没闲着,他知道兵败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为了泄愤,直接把郦食其给烹了。郦食其有个弟弟叫郦商,也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从此郦家和韩信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当然,刘邦是不会责怪韩信的。此时他和项羽中分天下焦灼不堪,而实力日益强大的韩信是最需要保持和争取的势力,他不会为了一个说客而破坏他和韩信的关系。
  日期:2013-09-26 15:57:11
  齐国被攻下之后,对项王来说,真的是出现了关乎生死的危机,他立马派出了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赶往齐国,想趁韩信立足未稳,将之击溃,希望能够挽救齐国。虽然齐国一直是自己的死对头,但现在唇亡之寒,项王必须救。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项王当时为什么不自己去?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有幸见到那个时代两个最具天赋的军事家之间的对抗了。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这样的情况最终没有出现,因为项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应付。
  此时彭越已经又一次完全截断了项王的粮道。
  不像汉军有敖仓的粮食可以供给,楚军没了后方的粮草,就难以过活,缺粮是当务之急,项王要亲自率军剿灭。自己要去对付彭越,大将龙且又要去对付韩信,荥阳成皋的防线交给谁来守呢?项王原来的肱骨之臣周殷、钟离昧都已经和自己离心离德,难以信任了,他只得无奈的挑出了曹无咎来临时承担大任,防守成皋。
  曹无咎这个名字取的好,无咎无咎就是没有过错的意思,想是他父母取名字的时候就想让他一辈子不犯错误。可是,一切都是天注定,该犯的错误他迟早要犯。
  项王知道曹无咎的能力不足以抵挡刘邦,在带军队离开之前,专门嘱咐曹无咎说,无论刘邦怎么挑衅,千万不可以出战,只要严防死守不让刘邦东进即可,我十五日之内必定返还。
  项王显然是无比自信的,而且他确实也做到了,在十五日之内平定了后方,率军返回。只可惜,即使之前项王再三嘱咐,最终曹无咎也没能忍到十五天,他在刘邦的百般羞辱之下,急于出兵迎战,被打的大败。
  幸好有钟离昧苦守荥阳,楚军主力才最终等来了项王。

  这件事情充分的说明了当时项王手下有多么缺人,所以自然也只能够派出龙且去迎战韩信了。
  项王是将自己的命运全押在了龙且身上。
  说来龙且其实也是能征善战之将,跟随项王多年,忠心耿耿,立下不少战功。只可惜,这一次,他的对手是韩信,是这个时代恐怕只有项王能够与之对阵的韩信。
  龙且本是有机会取得这关键性一战的胜利的,有人对他说,汉军远来,已经是穷寇久战,其锋不可挡,不如坚守齐国最后的几座城池,然后派出使者去那些丢失的七十几座城,劝服他们归顺楚国。

  这些城主听说齐王尚在,楚国又派大军来救,肯定会背叛韩信。韩信的部队突袭两千多里客居齐国,如果齐国这些城主一起背叛,不给他们粮草供给,一定会溃散,那个时候龙且出军打击韩信,必定能够一击而溃。
  这么好的万全之策最终没有被龙且所采纳,因为龙且这种“科班出身”的军人,看不起韩信这样野路子混大的人。他总认为韩信从小是流氓,甚至钻过别人胯下,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和他玩拖延有失自己的身份。
  《孙子兵法》的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是多少败军之将的血泪史。打仗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视之为儿戏。比如说这个龙且,项王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他身上,他居然还讲究自己的身份,招来了大祸。
  龙且急于求战,在渡河之时被韩信事先准备好的士兵放开拦住闸的河水,淹之于半渡,全军覆没,自己也身首异处。

  龙且的大败丧失了楚军二十万主力,更要命的是让韩信控制了整个北方和齐国,天下的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只是刘邦一支支线部队的韩信,却意外的发展过于迅速,其地盘甚至已经不比刘邦原来的领土小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