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上傀儡皇帝们的悲催生活》
第15节

作者: 溪亭赏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达长安后,张方将司马衷交给了老长官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当仁不让,自任太傅兼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始把持朝政。随行的“皇太弟”司马颖两手空空,以成都王的身份回家闲居。
  好景不长。在荡阴一役中只身逃回封国的东海王司马越,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于永兴二年(305)七月,打着“奉迎天子,还复旧都”的旗号,出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

  第二年(306)五月,司马颙大败,只身逃往太白山中。司马衷被司马越装上牛车,东归洛阳。之后,司马越出任太傅、录尚书事,把持朝政。至此,“八王之乱”宣布结束。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几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亡。皇室衰弱,国家残破;匈奴复兴,鲜卑崛起。西晋王朝元气大伤,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截止到光熙元年(306)十月,“八王”中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纬、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等六人先后被杀,可怜的皇帝司马衷,也行将就木。
  光熙元年(306)十一月十七日,夜。老是觉得吃不饱的司马衷,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块麦饼,吃得津津有味之时,忽觉腹中不适,疼痛难当。第二天,这位“潮”吃“潮”喝的皇帝,驾崩了。享年四十八岁。
  凶手是谁,不得而知,唯有一点可以肯定:死亡,对于这样一位智障皇帝而言,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
  在他死后一个月,河间王司马颙被人扼毙;五年以后,东海王司马越忧愤而亡。至此,骨肉相残、同室操戈、乱了宗室、毁了社稷的八位“王爷”,都变成了黄土一抔;十年后,西晋灭亡。
  日期:2014-03-29 22:11:01
  二 、 东晋 安帝司马德宗 (382--418)
  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光熙元年(306)十一月,西晋惠帝司马衷遇害身亡;九十年后,又一位“潮巴”皇帝隆重登基,“潮巴治国”不幸再版。
  司马德宗,东晋第十任皇帝,十五岁登基,三十七岁遇害,在位二十二年。
  就两晋而言,司马衷是第二任皇帝,司马德宗是倒数第二任皇帝,二人在许多方面难分伯仲,形同孪生。
  (一) 智力低下。
  司马衷是司马德宗曾祖父级的前辈,二人相差百余岁。一百多年的腥风血雨,也未能阻挡司马衷将自己的“白痴”基因传递给司马德宗。唯一不同的是,司马德宗更傻。

  此人自幼就患有儿童痴呆症,不会说话,不知冷热,不知饥饱,吃喝拉撒皆不能自理。幸亏唯一的胞弟司马德文心地仁厚,手足情深,不离左右,悉心照料,他才能安安稳稳地活着。
  (二) 生而有福。
  按理说“潮巴”是不应该登基称帝的,但这两个宝贝却命中注定要过一把皇帝瘾。司马衷排行老二,长兄早夭,且又是皇后所生,便成了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司马德宗更是福泽深厚,虽非皇后所生,却只有兄弟二人,且是一母同胞,在娘肚子里他“跑”得比弟弟快了四年,成了老大,所以在六岁时便被立为太子。
  司马德宗的父亲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在位二十四年,一直大权旁落,郁郁寡欢,朝政先后由桓温、谢安和弟弟司马道子把持。自己的事情尚且顾不过来,哪有闲心去管“潮巴”儿子?
  司马曜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整日狂欢,不醒人事;醉后胡言乱语,最终酿成惨祸,于太元二十一年(396),被他最宠爱的张贵人用被子活活闷死。这样,司马德宗在十五岁那年顺利登基。
  在太子时期,司马德宗比他的曾祖司马衷要幸福很多。司马衷当了整整二十三年太子,熬得太久;司马德宗却只当了九年。而且,司马衷的父亲司马炎三番五次动过易储的念头,虽然有惊无险,却也让人揪心;司马德宗就从没受到如此惊吓。
  (三) 任人摆布。

  司马衷先后被外公、老婆、本家所控制,司马德宗也是大权旁落。
  司马德宗登基后的前八年,内有叔父司马道子专权,外有王恭、殷仲堪、桓玄抗命,朝命不出国门,国家四分五裂。
  司马道子是司马德宗的亲叔,在孝武帝司马曜时期就把持朝政。司马德宗即位后,司马道子以太傅等身份替侄儿打理江山。
  司马道子嗜酒昏聩,全无主见,凡事听从舅子王国宝和儿子司马元显的摆布。在二人的策动下司马道子准备削减地方藩镇的权力,引得兖州、青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江州刺史桓玄等两次举兵向京。
  第一次战乱的结果是司马道子忍痛杀了王国宝,以求息事宁人;第二次战乱的结果是王恭为部将所杀,殷仲堪为桓玄乘机偷袭,丧了性命,丢了地盘。桓玄势力巨增,占有了东晋三分之二的国土,顿生篡逆之心。
  元兴元年(402)三月,桓玄攻入京城,自任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扬州牧等职,统领文武百官,权势大涨。司马道子被流放,其子司马元显被斩。

  元兴二年(403)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马德宗被迫禅位于桓玄。桓玄改国号为楚,封司马德宗为平固王,并将其撵出京师,安置在寻阳。司马衷当年也是被迫让位,不过并未封王,反倒是弄了个“太上皇”的名号。司马家族的成员的确一蟹不如一蟹。
  桓玄称帝后,屡有蹊跷,先是初登御座,突然坍塌,摔得他头晕眼花。不久,长江无故泛滥,咆哮着冲进石头城,死者无数,号呼之声惊天动地。藏于深宫的桓玄,闻声色变,惊恐地叫道:“有人造反了!”
  的确有人造反,领头的就是时任彭城内史的刘裕。此人小名寄奴,自幼丧母,家境贫寒。长大后,卖履为生,颇似刘备,但嗜赌成性,每赌必输,一穷二白,被人瞧不起,走投无路之际,毅然从军。
  他粗通文墨,胸怀大志,且有勇有谋,曾只身一人,追杀数千敌军,令人惊叹。所以战功卓著,渐升高位,身边也聚拢了一批生死兄弟。他对桓玄篡位极为不满,暗中联络了部分中下级军官,于兴元三年(404)二月,率兵讨伐桓玄。

  桓玄大败,逃亡寻阳,挟持司马德宗,窜入江陵。不久,刘裕的追兵赶到,桓玄撇下司马德宗,只身逃命,为人所杀,他只当了五个月的大楚皇帝。司马德宗虎口脱险,在江陵城中静候刘裕。
  不料风云突变,桓玄的侄儿、杨武将军桓振,纠集了二百余人,突袭江陵,大获全胜。桓振跃马挥戈,狂奔至瑟瑟发抖的司马德宗面前,怪眼圆睁,吼道:“我桓家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竟遭灭门之祸!”话声未落,挺戈便刺,司马德宗眼看性命难保。
  桓振的叔父桓谦见事不妙,上前力阻,桓玄这才饶了皇帝一命,恨恨而去。桓谦倒还有点良心,亲手将桓玄遗留的玉玺等物奉还司马德宗,他又成了东晋的皇帝了,不过这个皇帝仍在桓家掌握之中。
  义熙元年(405)三月,桓振战死,江陵被刘裕的部下重新占领,司马德宗被解救出来,重返首都建康,继续在巍峨的宫殿里当一个不开口的神像。东晋的军国大权,落在了刘裕的手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