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35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癸水秉北方寒气而生肾,肾继续滋生出骨髓,水旺生木,所以髓进而生肝,肾的窍是耳。寒对于天来讲就是寒冷之气,对于地来讲就是水,对于人来讲,从身体上说是骨骼,从五脏上说是肾,从气色上说是黑,从音律上说是羽音,从声上说是呻*,从变动上说,水外*内阳,阳不足则无力支撑阴而颤抖,从七窍上说是耳,从味道上说是咸,从情志上说是恐惧。
  日期:2014-01-13 10:42:00
  **三生万物**(2)
  阴经已成,因六气是偏颇之气,所以必须有阳经来平衡,少阴与太阳相配,于是生足太阳膀胱经以平衡足少阴肾经,生手太阳小肠经以平衡手少阴心经。厥阴与少阳相配,于是生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配,生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配。太阴与阳明相配,于是生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配,生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配。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十二经脉的生成顺序。当然我们只需要弄清楚第一个产生的脏器,其他的就可以顺推而出。
  佛陀在《大宝积经》五十六卷详细介绍了入胎的详细过程及胎儿在母腹中的生长情况,佛陀是从外观形态的变化来介绍的,我们来看一下最初的样子。
  “初七日时,胎居母腹,如[打-丁+屑]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名羯罗蓝。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
  一个人的入胎是父精母血及他的神识——精神意识,三种因缘促成的,在入胎的最初七天里,这个状态叫羯罗蓝,就像一个小脓包,这个人的神识就被禁锢在这里面,处在血污之中,热气蒸腾,就像放在锅里煎煮,这种状态就像稀粥或浆水,因母腹中热气的煎煮,羯罗蓝慢慢发生变化出现固态的坚实,液态的湿润,气态的鼓动和热暖的性质。
  佛陀讲得非常细致形象,从佛陀的讲解中,我们知道,最初是水的状态,火和水的作用生成了木,也就是筋,使得水逐渐变稠。而筋生心,所以第一个脏器是丁火心脏,心生血,血生己土脾,脾生肉,肉生辛金肺,肺生皮毛,皮毛生癸水肾和心包,肾生髓,髓生乙木肝。至此脏就全部生成了,厥阴中是甲木,因阳气尽而为乙木之用,至此时热气熏蒸,而生丙火小肠,丙火生戊土胃,戊土生庚金大肠,庚金生壬水膀胱和三焦,壬水生甲木胆,至此腑就全部生成了。一个人的身体就此诞生了,这虽然是个人的例子,但其他众生也都一样,没什么不同,所以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众生身体有四种生成方式,也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卵生都需要父母,也是最常见的生成方式。湿生就是自体繁殖,比如水螅。化生就是变化而生,不需要父母或宿主作为因缘。地藏菩萨曾经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介绍过无间地狱中的情况,经中说:“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由此可知无间地狱中的众生是化生,天人也基本都是化生。从本质上说,胎卵湿化并没有区别,都是化生,只是因缘不同,表现不同,而产生了分别而已。

  世间万物因六气而生,而六气是地支相倾而生之象,也就是卦,卦是表象。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才生于阴阳,阴阳生于太极,而太极生于无明,老子口中的道,就是颠倒妄想的分别之心。 卦是表象,五行是本质,表象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也就是说卦可以不断推演,由八至六十四至百二十八至千至万至无量无边,而这纷繁复杂的乱象的本源就是五行,五行就像一位精于幻术的幻士,变幻出这森罗万象,所以五行为体,八卦为用。卦生于阴阳,长于四象,成于三才,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五行生于阴阳,长于四象演化,成于天干,天干为体,地支为用,所以五行和八卦都是因颠倒妄想的分别之心而生。而颠倒妄想的分别之心从哪里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可以回头看看阴阳之初一节。

  我们再来重温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看是否会少些困惑,在此之前请允许我三称佛陀的名号,以表达对这位无上智者的由衷感激和崇高敬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 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