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读明史----对一个王朝的“拨乱反正”》
第32节

作者: 黑木崖上一棵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01 16:12:48
  我以为。忽必烈应该算中国人。这是你无法回避的。
  但是 铁木真真的算不上。他要是能够回答。他自己都不答应。有些人 就是喜欢胡认祖宗。
  对于元朝的评价。我也很纠结。总结了四条。
  至于满清。在领土上是有贡献的。其余么。连元朝都比不上。只能说 满清遗毒遗害至今。
  日期:2013-09-02 09:23:27
  从朱八八前半段的历史看:
  1.朱八八是一个白莲教分子,后来,通过汤和、周德兴等人的配合,洗白了
  2、陈友谅是个相当天才的人,军事与政治能力超强
  3,龙湾一战,才是陈友谅的恶梦,从此已不足与朱八八相抗。如果没有祝宗、康泰在洪都的叛乱,也许徐达可以一鼓作气,作了陈友谅。
  4、“九字真言”的真正作者,不是朱升,也许是汪广洋
  5、刘伯温徒有其名,也不是后人附会的名声。并不存在先打陈还是先打张的情况,陈是自己找上门来的,你不得不打the张的战斗从没有停止过。
  6、龙湾之战,康茂才的伪降,并没有起到关健作用,甚至谈不上作用。
  7、陈友谅并没有在鄱阳湖上失败,相反是朱八八狼狈逃出康郎山
  8、朱升的抢粮政策,才是鄱阳湖大战的翻盘之点

  直接导致战争变化的,是攻占上游城市,断陈友谅的归路
  9、直接导致元朝灭亡的,是王保保的内讧。元朝灭亡的第一罪人是王保保。
  10、小明王之没,不是朱八八的主意。而是廖永忠受了儒生们的阴算。
  11、朱八八光复中华,是继秦始皇、随高祖之后的,又一英明之主。
  开创了中华第三个帝国时代
  日期:2013-09-09 15:47:09
  大明光复中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她是唯一一个驱除异族统治而实现统一的朝代;也是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朝代;之后,她还将打破秦朝、隋朝短命的魔咒,作为一个大一统、制度大改革的朝代,延续了近300年。
  日期:2013-09-16 09:17:17

  本周六日,幸会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
  先生主讲了晚明的历史
  给晚辈讲解了很多的事例,深受启发
  原来,明朝的社会这么发达,一个打渔的穷人的生活居然让一个欧洲人羡慕不已
  原来,明朝的皇帝这么可怜,一年只靠太仓库的400万两银子运转,整个皇宫的运转,整个对大臣的封赏全在里面了,200百年定下的规矩,社会发展了,物价上涨了,但是这400万两就是没有改变。
  原来,明朝的大臣可以这么嚣张,刘大夏、马文升诸人可以如此目无皇上

  原来,明朝的灭亡,真的和万历没什么搭界,崇祯这二自己一手造成的。
  原来,明朝的灭亡,从皇帝到大臣到百姓,都要为此负责
  日期:2013-09-17 16:35:06
  据金性尧先生所述,
  戴名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书印出十年后被赵申乔告发,因为书中用南明年号并涉及多尔衮不轨之事,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
  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满清功臣家作奴仆。
  同乡方孝标曾提供参考资料《黔贵记事》,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给《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云鹗等人及其妻、子,发宁古塔充军。
  由《南山集》受到牵连的有三百多人,后来康熙帝故作慈悲,改戴名世凌迟为斩刑,本来应处斩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龙江,方孝标已死,但仍被发棺戮尸。
  锥子兄堪误及是
  没有抄家,而是全家充军,流放宁古塔

  日期:2013-09-17 16:42:00
  修改为:
  ----安徽桐城出了名垂青史的方家。明朝的时候,方孔炤著《崇祯历书约》,方以智著《物理小识》,方中通著《数度衍》,方家无愧为科学世家;清朝的时候,方家受戴名世“南山案”牵连,300多口流徙宁古塔,多死于非命,历史只让你记住了方苞的散文《狱中杂记》。
  日期:2013-09-18 12:03:19
  商传先生,曾经对我提到“传奉官”一事
  宪宗皇帝选拨了一批未经科举,但具有真才实学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官员

  改变了官员唯一的入取方式
  可惜,很遗憾
  这种打破唯文凭论的,非科举的人才选拨方式
  在孝宗即位后,立即废止
  不得不向明朝最邪恶的势力,读书人集团
  投降
  如果坚持了这个制度,使官员的产生方式多元化
  就不会有晚明时期
  读书人只会吵架,不会干活
  最终将国家带入死路的局面
  日期:2013-09-18 12:09:58
  我个人
  明朝大体分为三段

  一是洪武至宣宗,基本上是皇帝说了算
  二是英宗到孝宗,基本上是官员与皇帝对着干或者胁迫皇帝干
  三是世宗至最后一个皇帝安宗,进入官员与官员干架阶段
  明朝的亡国,让学历史的人痛心不已
  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明亡与读书人集团的莫大关系
  科举,使读书人都成了一根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