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30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9 11:28:00
  **时乘六龙**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就是太阳,日出日没周而复始,而有了昼夜,这就是阴阳,昼夜继续分化为六时,昼为日出、日中、日没,夜为初夜、中夜、后夜。对于昼来讲,继续分阴阳为日出、日没,而日中为阴阳转化的转折点,也就是三才中的人,当三才出现就说明一个事物已经稳定成熟,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昼夜六时的出现,标志着时间产生了。天地间的阴阳就是寒热,而寒热之根本就是太阳的运行,也就是说太阳是天运行规律的直接体现,所以时间的流转代表了天的运行规律。时间能准确的反应天的运行情况,能根据时间的流转规律得知天过去、现在、未来的运行情况,所以时间可以御天,而这个御只是个的比喻,并非实有时间,也并非有天可御。时间是通过什么来御天呢?六条龙,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这六条龙,这六条龙以天干为体,以甲为首,以癸为尾,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他们有一个很通俗的昵称六十花甲子。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而成六十花甲子。干支配合的原则是阴与阴相配,阳与阳相配。阳干必配阳支,阴干必配阴支。按此原则配合就配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为什么要以这种原则相配呢?为什么阳干不能配阴支,阴干不能配阳支?是的,一定不能。干支组合是一个太极,而太极作为一个整体只能表现为阳或者表现为阴,所以阳干只能配阳支,阴干只能配阴支,这种组合原则就确定了干支组合这一太极的阴阳属性,阳干阳支的组合为阳,阴干阴支的组合为阴。任何太极都会再分出两仪——阴阳,一组干支组合中的天干就是其阳,地支就是其阴。由于天干起于甲而终于癸,计有十数,地支起于子而终于亥,计有十二数,所以天干与地支配合轮转,到第二个甲子出现,天干要经六个轮回(地支的半数),地支要经五个轮回(天干的半数),共计六十数。这就是六十花甲子。

  六十花甲子,一阳一阴,顺序交替。每一天干出现五次,以甲为例,甲干与六个阳支相配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个,称为六甲,余类推。每一地支出现五次,以子为例,有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个,余类推。从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当天干不动时,地支是逆行,当地支不动时,天干顺行,也就是阳顺阴逆,天干为阳顺行,地支为阴逆行。
  以甲子为例,甲子可以看作一太极,甲是阳乙是阴,甲子和乙丑也可以看作一太极,甲子是阳乙丑是阴。昼夜六时,六个太极,需要十二组干支,所以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日与日之间以子时为衔接,如环无端,不可分割。
  年月日时都以六十花甲子的顺序依序流转,比如今年是癸巳年,去年一定是壬辰年,明年一定是甲午年,月日时同理。这就是六龙,时间就是通过他们来御天。
  为什么把六十花甲子比喻为龙呢?因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六十花甲子也是如此,可纪年月日时,可类天地万物,所以以龙为喻。
  干支从他诞生之日起就是开始用来纪时,先贤确定了第一日的年月日时干支,亘古至今循环流转,从未改移,未来亦将历万万世而不移。

  日期:2013-12-09 11:33:00
  勘误:2458楼
  以甲子为例,甲子可以看作一太极,甲是阳乙是阴
  应为:
  以甲子为例,甲子可以看作一太极,甲是阳子是阴
  日期:2013-12-09 13:42:00
  勘误:2458楼
  六十花甲子,一阳一阴,顺序交替。每一天干出现五次
  应为:
  六十花甲子,一阳一阴,顺序交替。每一天干出现六次
  日期:2013-12-17 13:04:00
  **开穴**

  十二经脉经气血所出为井,气血流注从井穴开始。那么气血是何时流注井穴呢?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们得到一个规律,天干为阳主进,顺行,而地支为阴主退,逆行。甲为天干之阳之始,戌为地支之阳之末,所以在甲日的甲戌时开胆经的井穴,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以后各日开井穴的时间,都可以推算出来,比如乙日开肝经井穴的时间,天干从甲进为乙,地支从戌退为酉,也就是乙酉时,其他经脉依此类推,但有一个例外,癸日的肾经井穴按上述规律应该在癸丑时开井穴,而实际上癸日的肾经井穴是在癸亥时开,为什么呢?因为从甲日起开穴,每日有一经值日,每经值日的时间一共是十一个时辰,十经共一百一十个时辰,但十日一共有一百二十个时辰,所以癸日就不能在癸丑时开肾经井穴,而是在癸丑时后十个时辰的癸亥时开肾经井穴涌泉,然后历十一个时辰至甲日癸酉时与甲日甲戌时相交,前后承接,循环往复。

  列个表格来总结一下:
  井穴开穴时间确定后,荥、俞、经、合穴的开穴时间也就可以确定了,而开穴的原则是经生经、穴生穴。还是以甲日为例吧,甲日于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后,接着在下一阳时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胆为甲为阳木,小肠为丙为阳火,木生火,这就是经生经。胆经为阳经其井穴窍阴为庚为阳金,而小肠经荥穴前谷为壬为阳水,金生水,这就是穴生穴。俞、经、合穴的开穴时间可依此类推。
  在开俞穴时,会同时开本日值日经的原穴,因为原穴是十二经出入的门户,所以逢开俞穴必开原穴,这就是返本还原。例如甲日戊寅时开胃经俞穴陷谷时会同时开胆经原穴丘墟,乙日在己丑时开脾经俞穴太白时会同时开肝经俞穴太冲,因阴经原穴就是俞穴。
  开完五俞穴之后,气归于三焦,血归于包络,三焦经为阳,心包为阴,所以阳经开完五俞穴后开三焦经五俞穴,阴经开完五俞穴后开心包经五俞穴。那到底开哪个穴位呢?三焦主升,所以阳经开完五俞穴按他生我的原则来开三焦经穴,这里的他是指三焦经,我是指值日经。还是以甲日为例,开过五俞穴后,到甲申时,就要纳入三焦,按他生我的原则开三焦经荥穴液门,因为值日经为胆经为甲木,三焦经荥穴液门为壬水,水生木,这就是他生我。我们再来看一下阴经,心包主降,所以阴经开完五俞穴按我生他的原则来开心包经穴,这里的他是指心包经,我是指值日经。以乙日为例,开过五俞穴之后,到乙未时纳入心包经,根据我生他的原则,开心包经荥穴劳宫,因为值日经肝经为乙木,心包经荥穴劳宫为丁火,木生火,这就是我生他。

  到这里十二经脉的开穴时间就都确定了,亘古至今周而复始,从未改变,而未来也不会改变。天地间无一人乃至一物不遵循这个规律,而我们却越来越不愿受这种规律的制约,发明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以至于昼夜颠倒,寒暑混乱,甚至种植食用各种反季节的作物,如此的欲壑难填,最终只落得个恶疾满身,无法可医。
  对于规律我们没有资格选择遵守和不遵守,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参数,错误的参数得出错误的结果,正确的参数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黄帝内经》中那句话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记住,好好理解——“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亦不晚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