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30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再看两黄旗的安排,当时两黄旗总共有六十个牛录,原来为努尔哈赤亲领,确定八王制度以后,努尔哈赤把两黄旗分给了他的另外三个嫡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每人领十五个牛录,自己留下十五个牛录。具体位置是努尔哈赤和多铎同在镶黄旗,阿济格和多尔衮同在正黄旗。需要说明的是,八旗同种颜色之中,一般是正旗的地位高于镶旗,但是黄旗却是个例外,镶黄旗的地位要高于正黄旗。努尔哈赤的这种做法大概会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他自己只亲统半个旗,这样会不会压制不住其他的旗主,从而失势。不会,肯定不会,此时此刻的努尔哈赤在后金国的威望和权势已经不需要任何保险了,就像非洲草原的雄狮,已经进化到了最高等级,整天睡觉也不会饿死。别说努尔哈赤还领了半个旗,就算一个人都不亲领,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后金国的所有人仍然只认他的命令。

  阿济格和多尔衮在同一个旗内,各领十五个牛录,旗主是阿济格。阿济格可以确定为四小贝勒之一,但是还不能排除多尔衮是否为四小贝勒之一。努尔哈赤和多铎在一个旗内,此时名义上的旗主应该是多铎,至少也是准旗主。后来皇太极登基后针对努尔哈赤自领的十五个牛录的归属问题也说:“太祖虽无遗命,理应分与幼子(指多铎)。”皇太极说得如此理所当然,可知多铎为努尔哈赤镶黄旗的接班人乃人所共知的事情。多铎可以确定。

  以上事情也反映了满人的一个风俗传统,即嫡幼子继承家业。汉人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家业的方式,老头子在世的时候家产都是老头子的,死后才交给嫡长子。满人正好相反,儿子每长大一个,就分给一点家产,让他离开家庭,自己出去打拼,因为老头子还活着,所以所分的家产不会太多,长大一个,出去一个,再长大一个,再出去一个,最年幼的儿子就留在了身边,老头子死后,家中所剩下的,也是最大的一份家产就由幼子继承了。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本来就穷,而且要靠放牧维持生计,一大家子都窝在一个地方也养不活,只能采用分家的办法。努尔哈赤是家中长子,在未满二十岁的时候,就分得了一些家产出去打拼了。此时八旗的分法也是,代善原来统领两旗,后来就把镶红旗分给了长子岳托,镶红旗就是分出去的家产,相对年幼的萨哈廉就留在了正红旗,可能以待代善死后继承。八旗之中,黄旗原来是努尔哈赤亲领的,其余各旗就像是分出去的家产,最精锐的黄旗则是分给了最年幼的儿子。努尔哈赤总共有十六个儿子,其中第十六子是否有其人,其人为谁,目前仍然存疑,我认为此人并不存在,所以努尔哈赤最年幼的两个嫡子应该就是多尔衮和多铎。

  从两黄旗的分配中也可以看出,多尔衮在他们三兄弟中最不受宠,不论是按照立长,还是按照立幼的继承方法,排名老二的多尔衮都应该成为旗主。可是老汗王却让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当了旗主,唯独跳开了他,更不用说像一些人认为的多尔衮极其受宠,可能被确定为汗位的继承人了。不过十五个牛录也不算少了,在各贝勒当中,除了旗主地位最为尊贵以外,在领若干牛录的贝勒当中,多尔衮所领的牛录已经是最多的了,而且已经拥有了贝勒的爵位。所以只能说多尔衮三兄弟在众兄弟们当中,是最为受宠的三人,也是,就算老汗王本来不喜欢,被阿巴亥说着、说着也变成喜欢了,但是多尔衮在他们三兄弟中,是最不受宠的。

  说到现在,八和硕贝勒的名单已经呼之欲出了,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努尔哈赤制定八王共治制度以后经过一些变更,所确定为旗主的贝勒。各旗的排名不分先后,只是为了方便阅读和记忆:
  正黄旗旗主:阿济格(多尔衮领十五个牛录在此旗中)
  镶黄旗旗主:多铎(努尔哈赤代管)
  正白旗旗主:皇太极
  镶白旗旗主:???

  正红旗旗主:代善
  镶红旗旗主:岳托
  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
  镶蓝旗旗主:阿敏
  暂时还不能确定的是镶白旗的旗主。

  天命九年正月初一的朝贺仪式中有一份参拜努尔哈赤的名单,这份材料历来是研究天命末年各旗旗主所常用的,除去蒙古王公和汉、蒙官员的参拜,其余八个批次均是满洲贝勒:第一批,代善;第二批,阿敏;第三批,莽古尔泰;第四批,皇太极;第五批,阿济格;第六批,多铎;第七批,阿巴泰、杜度;第八批,岳托、硕托。
  这份材料写得十分详尽,参拜顺序也很清晰,单独参拜或合班参拜也有表述。从各贝勒所在的固山来看,这八批贝勒就是分别代表八旗来进行参拜的,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第七批和第八批分别代表的是镶白旗和镶红旗,这两批的贝勒为何不是单独参拜;第二,多尔衮为何没有加入参拜的行列。
  前面说过多尔衮是领有十五牛录的贝勒,又是努尔哈赤的嫡子,地位和所领牛录远远超过阿巴泰,他完全可以像第八批,岳托(代善长子)和硕托(代善次子)两兄弟那样,跟阿济格合班参拜。德格类也是嫡子,跟其胞兄莽古尔泰同在正蓝旗,两兄弟也完全可以合班参拜。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发生,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旗主必须要单独参拜,非旗主如需要参拜必须合班。此时杜度已经被剥夺镶白旗旗主之位,还没有被调往镶红旗,而新旗主又没有到任,但是又要有贝勒代表镶白旗参加贺仪,所以阿巴泰和杜度两人合班参加贺仪。而岳托则还没有担任镶红旗的旗主,此时镶红旗的旗主仍然是代善,代善总不能代表两红旗连续参拜两次吧!所以就由岳托和硕托两兄弟代表镶红旗参加仪式。多尔衮在正黄旗,正黄旗已确定阿济格为旗主,旗主必须单独参拜,所以多尔衮就没有参加,德格类也是这种情况。

  因而在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确定八王共治制度以后,到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阿济格和多铎当上了旗主,杜度被剥夺旗主之位。天命九年以后则是岳托当上了旗主,杜度被调入镶红旗。
  日期:2012-09-30 22:30:28
  第五节空闲的镶白旗
  然而镶白旗旗主是谁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综上所述,可能成为该旗旗主的也只有多尔衮和豪格两个人了。多尔衮已经领有十五个牛录,又是嫡子,努尔哈赤还许诺再给一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皆系父汗分给全旗之子。”而且这话是从诸贝勒的口中说出的,如果确有此事,所给之旗,当是镶白旗无疑。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嫡出,天命年间已有战功,跟多尔衮一样,此时也是贝勒爵位,而且在天聪初年应该当上了镶白旗的旗主。补充一句,有人认为豪格当上旗主的时间当在天聪六年晋封为和硕贝勒以后,此说不妥,前面说过爵位上的和硕贝勒跟是否是旗主无关,豪格若是当上了旗主,时间应该是在皇太极登基时。另外,德格类也是努尔哈赤的嫡子,似也有机会担任旗主,然而此子似乎不怎么受宠,生母也已去世,除非富察氏化作厉鬼,否则不可能再对老汗王有任何影响,估计德格类也就是跟着他的胞兄一直在正蓝旗了。

  豪格一说近年来比较流行,原因有三:一者,豪格在天命末年已立有战功,被封为贝勒爵位,又是皇太极的嫡子,完全有资格当上旗主;二者,天聪初年,豪格可能已经当上了旗主,时间上可以推至天命末年;三者,豪格进入镶白旗,就使得八旗的系统整齐划一,两黄旗为多尔衮系统,两白旗为皇太极系统,两红旗为代善系统,正蓝旗为莽古尔泰系统,镶蓝旗为舒尔哈齐系统,而两白旗由皇太极父子统领跟两红旗由代善父子统领的格局又完全一致。此说十分有见地,然而我的看法是多尔衮为四小贝勒之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