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第26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07 08:07:48
  “高筑墙、广积粮”就是要内修武备,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御敌防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朱元璋对外采取守势,不主动挑起事端。那么高筑墙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能单纯地被动防御,一味退步忍让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朱元璋在元王朝和其他争锋势力还比较强大的时候,采取高筑墙策略,不主动出击,与各方势力分庭抗礼。但同时又采取先剪羽翼,后捣腹心的办法。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和诸臣总结如何打天下的一段话,权当为九字真言做了一个注脚。
  “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坟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我们再来看一看朱升送给朱元璋的最后三字真言——缓称王,也就是不急于称王。
  朱元璋在指挥作战时,并不像其他流民领袖那样凭着一时的血气之勇。朱元璋始终抱有中国农民的谨慎心态,纵观他一生行事,都是一个稳字当头,积小胜为大胜。他的一切活动,尤其是重大的军事和政治行动都是经过精心筹划的。在现实中摸爬滚打过来的朱元璋,在利益方面有着自己的取舍与算计。他有着极度理性的思维,很少冲动冒险。在起兵之初,他就与其他农民军领袖不同,别人信奉流寇主义,而他则致力于根据地建设。他先是选择巩固一块地方后,然后再徐徐向四周扩展。

  虽然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是儒士朱升提出来的,殊不知这也是朱元璋的一贯思想,只不过朱升把准了朱元璋的脉而已,才会赢得他的认可。 诚如朱元璋自己所说:“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俘伪,……不事虚诞”(《太祖实录》)也就是说,他并不看重那些虚名小利,只重现实。他说:“建大事者,必勤远略,不急近功,故泰山之高,非篑土可成,江湖"之广,由勺水所积,天下之大,岂一日可定也。”

  日期:2013-07-07 08:09:09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被韩林儿政权任命为郭子兴部的第三把手,可是他并不急于为自己正名,而是安于当下。其实这时候的朱元璋虽然名义上是三把手,可实际上是一把手。朱元璋早就有能力从韩林儿政权脱身,可他依然委身于韩林儿政权,直到有十足的把握才逐步摆脱。用他自己的话说:“天下之大,岂一日可定也。自古帝王之兴,皆上察天运,下顺民心,从容待成,曷尝急遽。”虽然早就有人劝过朱元璋称王,可他迟迟没有动作。朱元璋是各支反元力量中是最晚的一个称王称帝的,也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在朱元璋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正面战场上的三大劲敌:他们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和北元势力。而在与三大劲敌正面交锋中又包含了若干大小不等的战役,无论是通盘计划还是具体战役,在轻重缓急的把握上,朱元璋都能精确地作出计算。
  上天在不经意间,赋予了朱元璋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副出色的大脑。而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除了赋予他一副结实的身板,也同样给了他一颗勇敢而冷酷的心,给了他异于常人的自控力。就算具备了这些特质,朱元璋也不过是一块值得打磨的铁块而已。要想将这块生铁锻造为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最后还是离不开战场的淬炼,战场从来都是男人锻筋炼骨的大熔炉。古今中外,顶级的男子汉都是在战场上炼就的,因为只有战场,才能为他们提供生命熔炉所必须的高温和高压。

  在朱元璋创业的路上,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二是东征西讨,先后正确地干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创造了独立称雄的基础。三是步步经营,稳扎稳打地吃掉了北元。无论是作为通盘计划,还是具体战役,都要分清轻重缓急。谁者轻,谁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确地作出计算,作到知己知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