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读明史----对一个王朝的“拨乱反正”》
第26节

作者: 黑木崖上一棵葱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年,他41岁。距离他家破人亡,遁入佛门四处要饭24年;距离他走投无路,提头脑袋加入造反行列16年;距离他南渡长江、割据应天12年;距离他龙湾打败陈友谅,一战而占东南鳌头8年……
  他创造了一个屌丝逆袭最神奇的神话,实现了从赤贫农民到皇帝奇迹般“中国梦”!
  朱元璋立国号“大明”,改年号“洪武”。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遵循前人的先例,以“吴”为国号,反而采用了白莲教明王的“明”,从而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揣测与猜疑(刘邦是汉王,曹丕是魏王,司马炎是晋王,杨坚是随王,李渊是唐国公,赵匡胤是宋州归德军节制使)。
  从今天开始,他是皇帝,他也是明王。
  作为皇帝,他要为子孙后代谋划千百年基业;作为明王,他要为千万苍生谋求安定和幸福。

  日期:2013-07-10 14:46:33
  【十二】王师北定中原
  大明朝建国后的首要大事,就是平定四方。
  在南方要对付的,是福建军阀陈友定。

  陈友定与陈友谅,并不是兄弟,立场更是截然不同。但陈友定能成为福建的土霸王,首先还应该感谢陈友谅。在当年陈友谅最辉煌的岁月中,四处出击。他在占领江西后,又派兵翻越武夷山,进攻福建;为抵抗流寇入侵,福建地方官员招兵买马,原本是一名驿站小卒的陈友定便走进了历史,并在与陈友谅部队的作战中,不断地得到升迁;三年后,陈友谅只得无耐退出了福建,福建于是被手握重兵的陈友定所控。陈友定虽是福建一霸,却仍对元廷衷心耿耿,不时通过海道运送粮食到大都;至正二十五年、龙凤十一年(1365年),吴王朱元璋也曾派遣朱亮祖、胡深讨伐福建,却被陈友定设伏击败,并且俘杀了浙东名士胡深。

  洪武元年初,胡美、何文辉部队翻山越岭,占领了邵武、建阳;汤和、廖永忠的水师,也南下攻占了福州;陈友定退守延平(南平)。
  汤和派遣使者前往招降。不料,陈友定却表现出了比张士诚更顽强不屈的精神。他杀了使者,并放血入酒瓮,与诸将共饮,“誓死以报元”。陈友定很顽强,但他的部下却并不都这么想,于是就起了内讧,明军趁乱攻城,抓获了服毒自杀未遂的陈友定。他的儿子听到父亲被捕的消息,便主动投案,决心与乃父共生死。
  陈友定被押解到应天,仍然表现出桀骜不驯。洪武皇帝有心劝降,无果,感到很没面子,大怒之下便将其父子绑在铜马上,以炮烙刑之。
  明军削平陈友定,敲山震了广东军阀何真。何真从前与洪武皇帝并无任何瓜葛,这使得他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来面对。与陈友定一样,何真也是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等那些地方上的小股起义军被剿灭之后,他也逐渐成长为地方的军阀。
  洪武元年三月,当廖永忠、朱亮祖的水陆部队,刚刚进入广东的潮州之时,何真便已派人送来印章和所部图藉,奉表主动请降。
  洪武皇帝对何真识时务的态度十分满意,即授他为具有实权的江西行省参政(省长)。之后又在山东、山西、浙江、湖广等地任职。洪武二十年,当何真告老还乡之时,洪武皇帝又诏封其为东莞伯(伯,已是有明一代文官的最高爵位)。
  随后,廖永忠、朱亮祖继续西进,进攻广西;就在东路军一路高奏凯歌的时候,杨璟、周德兴也从湖广直下,攻占了宝庆(邵阳)、永州。七月,两路大军合围,平定了广西全境。
  南方地区顺利地解放,不但稳固了明王朝后方的统治,更为北方战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力、物力支持。

  北方,才是明军的主战场。
  日期:2013-07-11 15:12:39
  在占领山东之后,按照战略部署,即进攻河南。洪武皇帝令邓愈出襄阳,进攻南阳,以牵制元军;并派康茂才、汤和北上支援徐达、常遇春。
  徐达、常遇春西进,首先进击汴梁,守将乃是左君弼。

  左君弼这二十年来混的真不容易,自打巢湖水军分裂,他降了大元,却一直被当作红巾军余寇看待,爹不亲娘不爱,在大元、刘福通、张士诚和朱元璋等多股势力之间苟延残喘;六年前,朱元璋兵救小明王,却不料延祸于他,攻打他的驻地庐州;四年前,徐达平定张士诚,又再次攻打庐州,将他赶到了汴梁;如今,徐达、常遇春的实力更非昔日可比,他这一只孤子,还有哪里可以逃?于是,顶住元朝的威逼,干脆降了。

  徐达、常遇春继续向洛阳进发。
  驻守洛阳的是元朝梁王阿鲁温,是扩廓帖木尔与脱因帖木尔的外公。老头年纪大了,不主事了,就只有依靠前来保护的外甥脱因。
  徐达、常遇春一路向前,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但是,当他们前进到洛水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威武凶猛的蒙古骑兵。虽然,已经不可与忽必烈时代的怯薛军相比,却也是明军所遭遇到的最彪悍的元军了。

  脱因的5万骑兵列阵于洛水北岸,准备一举将这些不知好歹的明军消灭在滔滔江水之中。
  徐达、常遇春仗着铁炮弓弩火器的威慑,百舟齐发直冲对岸,步骑兵在战船掩护下,登上了滩头阵地。
  蒙古骑兵不敢撄其锋芒,正面对着列队的明军犹豫。突然间,明军中杀出一骑人马,未等元军醒悟过来,便搭弓射出一箭,正中元军前锋大将。元军急忙迎战,他以一敌二十,如入无人之境。此人正是常遇春。
  徐达怕常遇春有闪失,急忙挥动全军向前。

  元军突然受此怵然一击,阵脚大乱。明军弓弩、火器燧发,元军纷纷败退。脱因抵挡不住,只得乘乱逃跑,直逃到陕州(三门峡)。阿鲁温势不妙,便举城投降。
  明军与元军第一次正面交锋,即告全胜。
  日期:2013-07-23 12:36:35
  徐达遣冯胜乘胜追击,脱因又放弃陕州,西遁潼关;冯胜继续进击潼关。潼关是自古便是关中重要门户,西可守关中,东可窥视中原。却不料,元军毫无斗志,又放弃了潼关。关中的实力派李思齐见状,放弃辎重跑到了凤翔(宝鸡),张良弼则向北逃到鄜州(富县),都避得远远的。
  元军的抵抗,远要比预象中的更加脆弱。

  前方的捷报频传,洪武皇帝也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专程来到汴梁。
  《清明上河图》故去的繁华,240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次梦回吹角连营,多少怨、多少恨直把杭州当汴州,这座曾经“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宋朝故都,如今终于光复。洪武恢复了这座城市的旧称,开封。并以开封为北京,应天为南京。
  洪武一改谨慎的初衷,即令徐达统领全军长驱直入,直捣大都。洪武元年闰七月初二,徐达以傅友德、薛显为先锋;传檄华云龙、顾时等率山东之师会师临清,沿运河直上通州;并命康茂才渡黄河,进攻安邑(运城),牵制扩廓。
  此时,元军内部的纷争,也终于有了结果,扩廓乘乱杀了貊高,震慑河北。元帝见势不妙,又转而支持扩廓,撤销了太子统军之职,恢复扩廓一切军政要职,并降旨扩廓、李思齐等人率师勤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