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11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气候巨变还导致了敏感的动物的生存状况。比如今天中国境内已不存在的犀牛,在新石器时期它们曾经在中国有广泛分布。在下王岗遗址第9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都有犀化石(河姆渡地区的气候相当于今天广东、台湾等地的热带气候)。 商末周初犀的分布北界在渭河下游、黄河下游一带,其数量超过大象群。华北沿海在3000~2700a BP时期大象南迁。春秋时期则只有楚国有犀。唐代犀牛还分布在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基本以长江为界,但下游无犀。宋代时期的长江流域犀类近于灭绝。岭南地区南宋之前依然有许多野犀,这之后日少。19世纪30年代后犀已不见于两广,当时只有西双版纳一带有少量残存。20世纪20年代犀在中国基本灭绝。

  扬子鳄属于亚热带变温动物,目前只生活于长江下游的水域,皖、浙、苏交界处是今天扬子鳄唯一的存活区。杨子鳄在中国地区的新石器时期也曾有广泛分布,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皆有大范围化石分布。但岭南却奇怪地没有发现化石。战国至汉朝期间,黄河扬子鳄已绝迹。进入20世纪长江中游已经无扬子鳄(429P )。
  4000年以内的气候变化依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况。相比较而言,夏商属于“温暖期”,冬季比今天高3-5oC,作物线北移3个纬度。西周属于“寒冷期”,骤降于比今天还冷。春秋战国期间则又成为“温暖期”。秦汉南北朝比今天稍冷或接近的“寒冷期”。从隋唐一直到元初为与今天接近的“温暖期”,明清则为“小冰期”,为近4000年里的最冷,冬季比今天低1-2oC,长江中下游三大湖泊经常封冻。

  2000 aBP以来重要的气候突变:竺可桢认为,约在243年中国气候结束了前期温暖期,淮河结冰为前所未见。寒冷事件的爆发是280年开始的。280~1230年之间为同一个大气候期,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些波动,他们是280、480、880,1230等几个突变点(392P)。比如魏朝迁都等都有所反映,南朝以后的隋唐时代还进入了温暖时期,这也可能是所谓“盛唐”出现的必要条件吧。

  日期:2013-06-09 14:00:56
  海平面变化是世界沿海各国(特别是岛国)政府、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都关心的焦点问题。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距海不到60千米的沿海地区,我国有41%的人口和60%以上的财富分布在沿海地区[1],海平面上升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南海海平面上升对华南沿岸,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威胁尤其巨大。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但是人类至今还未完全了解到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规律和机制,很难准确预测未来海平面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全新世历史时期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海平面变化规律的认识。全新世近一万年来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个时期,全新世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对当时沿岸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以不同的形式(历史资料、神话、传奇故事等)得以记载。因而,全新世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研究非常必要,只有把握了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海平面的变化趋势,更好地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

  日期:2013-06-13 08:02:56
  生态—文化板块概念是一个由生态概念和文化概念联结形成的,从逆向推理中推论出的复合概念。我们首先从对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史中,发现存在不同的文化板块,发现这些不同文化板块之间如果具有相邻性,就存在着平行互动中的由盛及衰和由衰及盛的周期性转换,发现这些相邻不同文化板块之间周期性转换对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其后,我们发现人类社会不同文化板块通常对应着自然界的某个生态区域亦即生态板块,发现相邻的生态板块之间也存在进与退的周期性转换,发现自然界相邻生态板块之间进与退的周期性转换。又其后,我们发现自然界相邻生态板块之间进与退的周期性转换,与气候之由温暖湿润到寒冷干燥、再由寒冷干燥到温暖湿润的周期性转换存在对应关系。于是,我们进一步发现相邻文化板块在平行互动中由盛及衰和由衰及盛的周期性转换,与对应的自然界相邻生态板块之间进与退的周期性转换,都与气候的由温暖湿润到寒冷干燥、再由寒冷干燥到温暖湿润的周期性转换存在平行对应关系。这样,就最终形成生态—文化板块平行互动的理论。

  日期:2013-06-13 08:06:37
  生态—文化板块平行互动理论包含几个层面的多重平行关系。其一,相邻的不同生态板块之间的平行互动关系(地与地关系);其二,特定生态板块与对应文化板块之间的平行互动关系(人地关系);其三,相邻的不同文化板块之间的平行互动关系(人与人关系);其四,相邻的不同生态—文化板块之间的平行互动关系(地与地关系,人地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综合统一)。这样,生态—文化板块平行互动理论就在人地关系的话语中,包含了地与地关系、人与人关系,以及由不同人地关系之间互动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互动关系的思考。

  人地关系亦即环境考古是近年考古学的热门话题。提出生态—文化板块平行互动理论,正是适应了这个热门话题。人地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并且最终形成某一人地关系与邻的另一人地关系之间的图志关系和互动关系。全新世特别是距今5000年以来,人类足迹遍布不同生态环境和形成多种多样的适应机制后,从根本上讲考古学已经不再有文化时空的“空白”点。所谓某个地域出现了文化时空“空白”点,一般说来总是另一种文化系统的介入。提出生态—文化板块平行互动理论,可以从概念层面将地与地关系、人与地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统一起来,置于同一个概念中,亦即置于同一个系统和结构中。

  日期:2013-06-13 08:08:19
  自然界不同生态板块主要显示为覆盖的植被以及相应动物物种的区别。在中国东部,可以划分为南岭以南的热带气候下的植被覆盖和动物活动区域,南岭以北至淮河—秦岭以南的亚热带气候下的植被覆盖和动物活动区域,淮河—秦岭以北至燕山—阴山以南温带气候下的植被覆盖和动物活动区域,燕山—阴山以北至小兴安岭以南的寒温带(1)气候下的植被覆盖和蔼动物活动区域,小兴安岭以北的寒温带(2)气候下的植被覆盖和动物活动区域。在漫长原始社会,乃至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人类文化板块可以大致划分为采集经济为主的,狩猎经济为主的,农业经济为主的,游牧经济为主的等若干主要类型。如果这样的经济类型在某个比较大的区域占据主要地位,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某个生态—文化文化板块。在这些由主要经济形式形成的文化板块之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例如,在农业文化板块中可以划分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板块,旱地农业为主的文化板块,等等。我们发现,在原始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时代,在原始农业初期的原始采集—狩猎经济和农业并存的时代,在原始农业发展后期的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并存的时代,在传统农业经济时期的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并存的时代,由不同经济类型形成的文化板块总是与上述不同生态板块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平行关系。例如,在原始农业时代,黄河流域对应于旱地农业板块,长江流域对应于稻作农业板块,等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