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10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贵州梵净山地区作为西南的一个代表,在10000~7800aBP之间气温和年降水量与现今接近,早期比现今略低,晚期略高,存在逐渐增高的趋势。
  7800~2700aBP气温明显高于现今。2700~2300aBP气温下降,与现今接近。
  第四纪最后一次大冰期后,伴随着全球气温回升,大洋海面上涨,从多方面改变了东亚的地理面貌,主要影响了东部地区生活的古人。中国东部全新世高温期(7000 aBP)前后为高海面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比如苏南等地难以找到比7000aBP更老的遗址。70000aBP海侵达丹阳、溧阳、吴兴一线,该线以东,丘岗呈岛状出露(151P),所以当时假如有遗址也应该在高亢地点。更早的低地海面假如有文化堆积,8000 aBP前的文化主要应埋在-10m左右,而10000 aBP前的应埋在-20m以下。太湖地区以及周围3m以下的平原、谷地等,有人认为都曾经受到大范围的海侵。江苏龙南遗址表明,在6500 aBP,由于受海侵影响居民不得不移居他处。5500 ~4500aBP海面有向下波动的趋势,大约5300 aBP,低盐滨海沼泽逐渐演变为淡水沼泽,基本恢复了生存条件。

  日期:2013-06-09 13:51:28
  中国地区更多的海平面和沼泽变化:多数资料认为8000~5000aBP环渤海地区海平面较今高3米左右,5000aBP后开始下降。最大海侵发生在6000aBP,当时最西的位置在南皮、霸县、任丘、安次一线。5800aBP起,海岸线开始向东撤退。河北平原中部数百公里内,无春秋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城邑,与“平原区河网密度大,湖沼发育,不适宜人类活动有关”。当时的人类活动局限于一些山前冲洪积扇平原上(参考43~44P) 。

  山东大汶口中晚期的墓葬中普遍有骨鱼漂,表明当时那一地区有广泛的水域,渔猎生活是当时的生活特征(101P)。
  中国内蒙阴山地区,在早全新世(11000~8500aBP)植物残体多有芦苇,说明当时白素海子为一浅水湖泊。中全新世(8500~5000aBP)气候逐渐变得较为干暖,沼泽化过程渐趋终止。中全新世至晚全新世(5000~2300aBP),可能由于气候转湿降水量增加,湖泊水位再次上升。然后,再次变干。
  仰韶文化的聚集地之一青海湖区状况为: 10000aBP前后那里是松、桦等适宜生长的寒温性或温性针阔叶林混交林。9100aBP前后气温开始增高,到
  8000aBP~3000aBP稳定进入森林繁盛期。当时青藏高原最热月气温较今高出2oC,最冷月气候较今高出8oC。青海湖区11000aBP以来的植被变化显示了7个大的波动周期,7次较冷时期分别出现在9800,8300,7200,4800,3400,2000,700aBP前后。全新世早期和晚期波动较明显,其周期较短,约千年左右。而8000~3600aBP时段波动平缓(参考39P)。现在的环湖植被为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
  中国南方的太湖及邻近的沪、杭地区的全新世古地理演变中,气候变化和海面波动是两个主导因素。东部曾经有一高温期,在8000(或7500)~4000(或2500)aBP之间,此阶段气候较今暖湿,全新世中期海侵范围最大。年均气温较现今高2~3oC,降水量较现今高500~600mm。5000 aBP左右气候有转向凉、干的趋势,可能与现今接近(154P)。
  东南部地区的全新世早期(升温期)的气候接近现今或略低;中期(高温期)的气候高于现今,一般高于现今1~3oC;晚期(降温期)的气候较前期下降,但与目前的气候相似。东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由南到北、由东向西的变幅逐渐增大的趋势。(157P)

  中国东南部全新世气候除存在较大规模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外,在各个大的气候期还存在更小规模的持续时间为300a左右的降温事件:如在9000 aBP,7600 aBP,6500 aBP,3000 aBP和2200 aBP(156P)。这样的事例可能也一定程度存在于其他地区。 
  高温期(Hypsithermal)或大暖期(Megathermal)、气候适宜期(Climatic optimum)是指间冰期中最暖阶段。中国研究者提出大暖期或高温期开始时间为9000~7500aBP,终止时间为5000~2500aBP。就孢粉记录而论,东南部最暖期起于8900~7500aBP,终止于4300~2500aBP;三江平原最暖期出现在7500~3000aBP;北京地区在8000~3500aBP;江苏建湖地区在8500~3700aBP,沪杭地区则出现在7500~2500aBP;台湾中部在8500~3000aBP。(125P)。周可桢认为,3100 aBP中国暖期结束。事实上这个暖期变化割裂了周朝与商朝的关系。夏商为“暖朝”,周为“冷朝”。

  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当地生长有较大片的原始森林或片林,从考古推测有1~2人合抱的数十米的高树,整个地区的植被应为森林草原类型。齐家文化之后,葫芦河流域的植被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汉时期的带地区植被类型可能转换为草原,比现在的植被景观要好得多,但远不及新石期时代晚期。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没有出现过冰、霜等字,但有其他表现气候的字,说明当地可能没有冰霜天气。3000a BP以前,黄河流域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潮湿得多。陈梦家首先推测那里有成群野象出现。甲骨文资料表明:“黄河流域必有面积极大之森林与草原(陈梦家,286P)。
  日期:2013-06-09 13:54:41
  商周时期的政治格局转变很可能也是气候突变引起的诱因。“自西周中期以来,中原一带的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淅川下王岗遗址上层属于西周的文化层中,那些喜暖湿气候的动物群骨骼化石消失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动物群的南迁,经过一两个世纪,它们在中原一带完全消失了(287P)。这个气候的变化也从一些文献中得到证实。周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的说法很盛,应该是气候变化造成动物南迁的一个变相表述,人力其实是达不到广泛控制动物的程度的。这就象“大禹治水”神话传说现象一样,首先是水可以被

  “治”,黄河流域由于大气候的转干而使北方的连片湖泊干涸,土地露出沼泽和水面,最后梳理成为水流入海,假如不是大气候条件的改变,黄河不会出现。长江应该与黄河同理,所以就在大江南北出现了无数的“大禹”圣迹,这些“大禹”不仅“治理”了黄河,同时还“治理”了长江。书中提供了两则反映气候变迁的有趣典故值得转述:甲骨文中的“象”实际上就是“大象”,后来我们用以表示“相似”,西周以后由于当地已经没有“大象”,韩非子认为这个衍义的出现是中原地区仅见象骨而“按其图以想其生”而成。“橘逾淮而枳”代表了春秋晚期的气候情况,到了西汉的《淮南子》,将其改为“橘树之江北,则化为枳”,这个江、淮的差异不是个笔误,而是当时气候转寒造成自然带南迁的真实写照。

  从新石器时期古人喜居山前或丘陵情况看,估计与躲避洪水等有一定关系,所谓“离河高度”是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在一些时期“离河高度”呈规律性地提高或降低,我估计与当时的降水量或气温有很大关系。在特别潮湿与多雨的时期“离河高度”就会上升,而在一些干旱的时期,既然没有躲避洪水的任务古人就可以放心地在离河很低的地方生活了。在一幅“古文化活动中心海拔高度、离河高度曲线”统计表里可以看出,“离河高度”与海拔高度同时增高或降低,我看表达的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海侵时期也是高温多雨时期。因而古人不仅选择聚集在高海拔地区,同时他们还选择了距离河流谷地更高的安全地带。这个双线的顶峰同在4300aBP前后。从6、7千年前到2500年前是一个大范围的高海拔与高“离河高度”期间,而其中的5500~2700aBP又维持在一个整体较高的水平,高海拔与高离河时期的“顶峰”就包含在这个期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