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5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了,我绝对有理由相信,至少在当时,郭威的这句回答,绝对是发自肺腑之言。
  当然,如果刘承祐能够真正听懂这句话,也许对于他,或者对于郭威,以至于本书的主人公赵匡胤,都应该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可惜的是,在历史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如果”二字,这也注定了这三人不同的结局!
  好吧,未来的事情,还是未来再说吧。就这样,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郭威被加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此率军出征了。
  就在郭威的行军途中,一个年轻人投奔了他的队伍,并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当然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青年将以此为契机,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最终攀上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位。不仅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唯一”:唯一一个以职业军人起家,最终建立了一个正朔王朝的开国皇帝!
  这位中国历史的唯一,就是刚刚从南方回来,准备建功立业的赵匡胤。

  日期:2015-05-28 08:49:59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948年,在郭威率军平叛期间,突然有人报道说,有一个自称禁军护卫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儿子的人,请求与郭将军见上一面。
  赵弘殷?他的儿子?这是一个什么情况?

  得知这个消息后,郭威想了想,毕竟大家同朝为官,有过一面之缘,还是见一见吧。
  于是,郭威挥手示意,把这个小伙子带上来。
  郭威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这次不经意的举动,不仅成就了这个小伙子,还成就了中国一段极其神奇的历史——两位未来的开国皇帝,在现在都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这样见面了!
  中国未来300多年的历史,就将在这两个人的手里,辗转、腾挪……
  当然了,这两位未来的天下之主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传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相反,在看见这个年轻人后,郭威只是大吃了一惊,但不是被赵匡胤的风采所震撼,而是震撼其一身的妆容,并怀疑这个人的真实身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不能完全怪郭威“狗眼看人”。假设一下,如果你知道,即将来的是一个高干子弟,纨绔二代的公子哥,结果却看见了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乞丐,你也会怀疑自己的双眼!

  实际上,对于赵匡胤而言,他也知道这种见面很不好,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自从拜别了高僧后,赵匡胤每天饥一顿、饱一顿,你还能指望他有什么精气神?
  当然了,虽然这个年轻人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他的骨子里,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他有别于其他的官宦少爷,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纨绔之气,反而有一种不卑不亢、泰然处事的胆量与气魄。
  风尘满面,难掩英雄之气;破衣一身,全无寒酸之态。
  真乃人中豪杰也!

  除此之外,经过了整整两年的颠沛流离,赵匡胤早已领悟了这个世界的现实与真理,他早就知道了何为天高地厚,也早就领悟了何为脚踏实地、低调
  做人!
  郭威立刻对赵匡胤产生好感,并直接问他想要什么职位。此时此刻的赵匡胤,虽然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却选择了韬光养晦、低调为人,给出了一个几乎接近于完美的答案:“我只想当一个普通的士兵,还请郭公开恩成全!”
  很好,郭威欣慰地点着头。这个年轻人明明有一身的武艺与本领,却如此低调、不张狂,这才是成就大事的杰出人选!

  于是,郭威马上同意了赵匡胤的请求,并让他正式参军。当然了,虽然赵匡胤入伍了,郭威并没有把他扔到野战部队,去那里当炮灰,而是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让他成了一名亲兵。
  至此,赵匡胤的低调行事,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要知道,越接近心脏,越能得到充足的血液。同样的道理,天天在郭威的身边,也着实是一份美差,这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混个脸熟,进而加官晋爵。
  除此之外,由于天天跟着郭威混,赵匡胤可以参与郭威的排兵布阵,揣摩经验。学习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凝聚人心、如何抓住机遇。
  最后,赵匡胤将学习郭威如何做足文章,如何名正言顺登基卫冕!
  好吧,这所有课程的起点,就从讨伐三镇开始吧。
  日期:2015-05-29 09:44:18
  乾祐元年(948年)八月二十日,郭威率军来到了河中城,开始攻击这里负隅顽抗、决不投降的李守贞。
  要知道,虽然白文珂、郭从义、常思在历史上不出名,但他们绝不是无能之辈,早在春天的时候,他们就完成了对河中城的包围,只是无法攻破这座城而已。
  当然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不能全怪这三人,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那“高筑墙、广积粮”的战术,还是很多军事家的首选,李守贞更是此道的忠实拥护者。
  自造反以来,李守贞就一直花重金修复这里的城墙,拓宽这里的护城河,完善这里的各种防御设施。

  总之一句话,他要用尽一切的办法加固河中城的防御设施,使其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就这样,整整撑了四个月,不管汉军如何地疯狂攻城,河中城依旧坚不可摧、毫不动摇。最后,这么撑来撑去,就把后汉的第一猛将郭威,给撑了过来。
  郭威到达后,他并没有假惺惺地卖弄老脸,去劝李守贞投降;也没有故作姿态,去训斥久攻不下的白文珂等人。郭威只是带上了几个亲军,轻装简行地围着河中城转了几圈。随后,在考察完这里的地形后,郭威颁布了第一道命令:从即日起,全军开始筑寨!
  郭威下令:常思筑寨于河中城南;白文珂筑寨于河中城西;郭威自领中军筑寨于河中城东;留城北一地空地,不设任何人马,实施“围城必缺”战术。同时,征调周边五县百姓近三万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间,筑起连接不断的小型堡垒,来保护新建的三座营寨。
  要知道,这里的“围城必缺”战术,是战场上最常用的心理战。咱们都知道,如果把兔子逼急了,它还会咬人呢,何况是堂堂七尺男儿。
  因此,在攻城战斗中,攻击方万万不能把城池全部围死,一定要让敌军看见希望,否则的话,如果敌军自知没有活路,他们一定会拼死反抗。到时候这些人发起狠来,后果不堪设想!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当时的汉军而言,这却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案。
  筑寨的命令一出,全军哗然!要知道,此时远征而来的汉军,士气和斗志均处于顶点,这要不一鼓作气去攻城,不是坐失良机吗?而且,咱们来这里是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这要是不打仗,每天耗费千金的军需消耗,谁来支付,谁给皇帝报销?
  然而,面对这种种质疑,郭威不为所动,他只是平静地告诉大家:违反军令者,斩!
  无奈之下,大家老老实实地放下了手中的刀剑,开始干起了水泥工匠的活,而每天的对话,也从原来的砍了多少人头,变成了今天砌了多少块砖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