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4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难道说,我要告诉你们,这里面的实情是:“老子天天晚上彻夜失眠,就是在琢磨着怎么对付你们,好收回皇权?”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刘知远临终前,他给自己儿子留下了五个宝贵遗产。这五个遗产分别是:宰相苏逢吉,三军总指挥杨邠,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财政大臣王章,后汉“第一猛将”
  侍卫亲军司郭雀儿!
  当然了,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小小的“麻雀儿”,将成为大汉王朝的掘墓人,并成为一个新的王朝缔造者。因为这个郭雀儿,他在历史上有一个永载史册的正式名字——周太祖郭威。
  郭威,邢州尧山(今天河北隆尧)人。由于出身卑微,从很小的时候起,郭父就在他脖子上刺了一个小雀儿。他也就取名为“郭雀儿”了。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在那个时代,刺青不是一门什么高深的手艺。即使是普通农户的女子,只要你下得去手,也可以拿自己儿子练练手,在他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第二,古人取名很有意思,他们不会用现在的“嘉诚、英东、瑞林”这种喜庆欢快、寓意深刻的名字,而是直接用“狗儿、铁蛋、狗剩儿”这种极其不雅的词汇。
  为什么要用这些不雅的词语起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人相信“名字越贱命越硬”。
  按照这种定义,以鸟类为名字的历史名人,简直数不胜数。比如说,唐太宗的儿子,那个武则天的老公李治,他最早的名字叫作“雉奴”。 雉就是野鸡的意思。唐太宗的另外一个儿子李泰,他的最早的名字叫作“青雀”,还留下了一个“青雀入怀”的历史典故。
  然而,这位未来的“周太祖”郭威,除了名字稀奇古怪外,还有另外一件神奇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第一夫人柴皇后了。此女眼光独到,擅长相面,比杜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来,这位柴皇后本是唐庄宗李存勖的一位嫔妃,李存勖死于非命后,继位的唐明宗就把他的嫔妃全部遣散了。后来,在随父亲柴三礼回家期间,这位柴小姐偶遇一位衣衫褴褛却气宇轩昂的年轻人。
  在一番打探后,仆人回话道:“此人官微人贫,为马步军使郭雀儿。”
  “哦,原来是一个小角色,不值一提。”这是柴三礼不屑的定义。
  “哦,原来是一个大英雄,我要嫁给他!”这是柴小姐惊讶的言辞。

  看见女儿“着魔”后,柴三礼彻底地疯了。他立刻强烈反对道:“闺女,你疯了,咱是从皇宫出来的人呀!如今正花容月貌的,就算再嫁,也能嫁一个节度使啥的,干吗嫁这个穷小子呀?”
  对于父亲的这番质疑,柴小姐心平气和地解释道:“我久居宫中,屡见贵人。凡事不能只看眼前,别看现在郭雀儿人微言轻,他早晚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我们不能失之交臂呀!”
  最后,在柴小姐的一意孤行下,她把自己的财产一分为二,一半交给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回家去了;而另外的一半,则全都交给了郭雀儿,并跟他私定终身了。
  日期:2015-05-27 08:32:06
  至此,通过周太祖郭威的这段传奇良缘,我们知道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门当户对的问题。
  在这场婚姻中,柴三礼建议,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节度使。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封建时代唯一的婚姻准则,即“门当户对”。但是,在那个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在婚姻方面,彻底打破了自魏晋时期开始的“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的门第制度,反而转变成了“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自由恋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女方在择偶时,更多的是考虑男方的能力、前途、本事等等,而不是看重他有没有官禄,有没有房子、车子、票子,是不是很贫贱等等。
  当然了,对于这种择偶标准,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类的倒退,我就不在这里妄自评价了。
  第二,慧眼识珠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五代十国那个时代里,一方面无休止的战乱,确实给社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另一个方面,在这种无休止的战乱中,传统的统治阶级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反而给平民英雄铺平了道路,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平民英雄的与日俱增,那些像柴皇后这样“慧眼识英雄”的传奇婚姻,也就有增无减了。
  除了周太祖郭威外,当时很多的知名人物,比如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后汉皇家禁军指挥使史弘肇,周太祖之婿张永德,宋太祖之父赵弘殷等等,他们或是被动地、或是主动地成就了这一段段美满姻缘,也成就了五代十国时期一段“穷屌丝+白富美”的辉煌历史。
  当然了,在这种“慧眼识英雄”的传奇婚姻中,最终嫁给一个“狗熊”的女子,还是占了大多数。但是,这位柴小姐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人,见过大世面。她慧眼识珠,一下子就相中了郭雀儿这只潜力股。
  在这位贤内助的无私援助下,郭威屡建奇功,他从一个默默无名的马前小卒,变成了刘知远的得力战将,并成了托孤大臣。
  当然了,风光无限、意气风发的郭威可能也知道,自古功高震主者,全都是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何况还是一个刚刚登基、处处受人掣肘的年轻皇帝!
  对于先帝刘知远,这五人是大汉的宝贵遗产,个个久经沙场、老谋深算。如果让他们辅助自己的儿子,后汉王朝将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传个千秋万代,这也绝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刘知远根本不知道,在他儿子刘承祐的眼中,这五个老东西根本不是什么大汉的“宝贵遗产”,而是自己的“五座大山”!自从这五个老东西上台后,“军、政、钱”就都归了他们,皇权等于被架空了,刘承祐变成一个啥也没有的皇帝了。
  当看见大权都被这五个老东西把持后,刘承祐这个郁闷和不甘呀。当然了,他也清楚地知道,现在机会来了,三镇联合造反,简直妙不可言!只要能够率军平叛,就能掌握最为关键的军权,从而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再一步步收回皇帝的权力!
  好吧,就这么办!于是,在三镇造反后,刘承祐立刻收回了郭威的兵权,并于第一时间把他送回家去钓鱼。然后,这位意气风发的皇帝下令,命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个在史书上找不到官职的人出征,讨伐三镇,以期胜利!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这真是一句大实话。
  从三月出兵开始,双方一直打到七月,直打得风景变了,天气变了,衣着都换了一身,这三个人还是没摆平叛乱。
  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刘承祐气得脑袋直冒烟,他立刻罢免了这三个废物将领,并放下自己所有的自尊,像三国时期刘禅拜见诸葛亮那样,不仅亲自来到了郭威的家中,而且还颤颤巍巍地问了一句话:“我能麻烦您一件事情吗?”
  看见皇帝都卑微到了这种地步,郭威立刻撩袍跪倒,并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