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职场回忆录————从小兵到统领,浮华褪去,神马都是浮云》
第9节作者:
上海遗民 心胸要开阔,心中充满阳光,阴影就没有生存空间。
眼光要长远,不要图一时之快。
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
先想到这些,出门了……
日期:2011-11-12 09:19:48
继续更新
LZ其实这个阶段总体来说还是很忙碌的,夸张的时候,连续几天就睡在办公室里,没日没夜。不过很快,身体就给我发了一次警告,一场急性肠胃炎的到来把LZ弄趴下,养了几个月才把肠胃养好。
等LZ身体养好的时候,HR经理由于工作压力和没日没夜的加班,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住进了医院,一周后突然离世。这件事情让LZ很震动。按照现在的说法,其实就是过劳死,不过当时还不大有这个词。虽然后来公司给予家属不错的安抚,但是人已离去,四大皆空,还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这个事情,LZ想了很多,事业不是人生唯一的东西,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职位再高也只是为人做嫁衣。LZ的开始知道人有时候需要收,需要思考,需要沉淀。
日期:2011-11-12 09:54:56
考虑到后面主要写运营的东西,因此这里就稍微多说点中层管理的事情。
LZ这个时候下属有本地经理,也有外籍经理,有的时候不能不说,老外和国人之间差距还是不小的。不是LZ崇洋媚外,在职业度和工作态度方面,国人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国人总是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智商和能力都不及他,所以做起事情来情绪因素比较大。而老外非常的敬业,不大会有这样的因素。所以LZ面对本土经理和外籍经理的时候,要不断切换工作模式。
国人还有一个不足是官本位思想严重,其实职位只是说明你扮演的角色不同,并没有什么其它成分,可是国人很喜欢看成是个官位,所以就为了获取位置无所不用,甚至忘记了自己本职角色,所以接下去我会说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日期:2011-11-13 07:54:49
LZ下属有个职能经理A,比LZ来公司早,是个老油条,因为敏感LZ就不说他的具体职能部门,此人一直削尖脑袋想升line经理,对LZ极尽讨好,不但如此,私下里还要总部的人讨好,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表现。他思想里仍然存在中国传统的朝里有人好做官的思路,殊不知,老外对这招十分反感,LZ不止一次的收到总部的信息。其实在外企里,越级是十分令人反感的,除非申诉的时候才是被允许的,并且他到LZ这里已经是越级了,还弄到总部那边,就更夸张了。其实这个职能经理的心态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引起老板的注意,寄此希望能够升值。
这位经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出了事情推给下属,自己从来不敢承担责任。要知道,一位管理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能够担责,尤其是替下属担责。这位经理有时明明是自己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但是往往也会拉个垫背的。手下的人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所以一直人员流动很大。由于此人根基比较深,他的line经理也不敢动他,别的部门也都绕着走。最后LZ从公司角度去考虑,经过种种努力,把这位经理调离,让他担任一个虚职的项目经理,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员工遭受委曲。
有人问,这么根基深的人怎么调离的,他自己会愿意吗,难道不会挣扎。这里LZ的做法说出来有的同学不一定赞同。调任虚职的项目经理,虽然不怎么管人,但是在油水方面还是不错的,所以还算是个肥缺,LZ也是利用他贪财的心理才完成调离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样不是便宜了他?公司利益是不是受损了?其实如果从管理者的立场来看,这样的调离从总体上来说还是符合公司利益的,虽然他有机会获取一定的额外利益,但是这些都在公司允许范围之内,与他原先的位置对公司的影响相比,公司利益损失最小,获利最大。并且,新的职位也要求他需要更大的付出,牵制他过剩的精力给管理制造麻烦。并且他的额外利益都在公司的监管之下,公司后续可以慢慢期利益压缩空间,温水煮青蛙的形容在此比喻比较合适。
如果不进行此动作,要么他继续呆在原职位不断制造麻烦,要么强行调离或者找机会干掉,但是此风险非常大,这样的人工作能力一般,但是破坏能力绝对不可小视,不但会给LZ制造相当大麻烦,也会是公司受一定影响。有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日期:2011-11-13 08:13:54
LZ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说一些外企里面利益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令LZ纠结,说了吧,算是揭露圈子的黑了,这样LZ就不太厚道。不说吧,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外企里面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过这个风景是隐形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考虑再三,LZ就稍微泛泛的说两句就行,如果有同学是在敢兴趣,我在后面含蓄的稍微补充点。
其实这里说的利益,就是除了薪资福利奖金之外的灰色不透明的利益,这个在ZF机关和国企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大家习以为常。但是在外企里面,还是个听复杂的事情。
早期的外企里,其实还是很透明和阳光的,也没人动这个脑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管理层多为老外把持,甚至连最基层的职能经理都是老外,所以本地员工没什么权利,所以也就基本上没有机会获取利益。
2.人员素质较高,职业素养较高,这也成就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职业经理人。
3.收入较高,没必要冒职业风险,那时同样职位的外企国企收入比超过10倍。
4.管理较严,系统和管理体系很少会给机会,而且老外对此深恶痛绝。
这里不得不说老外的管理体系非常科学,你所有的操作都在系统监管之下,即便你做小动作,其实老板们都是知道的,只是是否超出公司容忍范围罢了。反观国企,一个小出纳弄个几百万出去老板都不知道也是屡见不鲜的,案件聚焦经常会有相似的报道。
后来外企慢慢的本土化,本土人士慢慢进入管理层,并且老外也渐渐适应了中国文化,所以放的也宽了。再加上外企的工作压力和收入比例,已经没有早期那么具有吸引力了。所以老外也渐渐明白中国的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并且这对公司利益最大化也是个促进,所以外企里慢慢就有了获取额外利益的空间。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现在一个职位油水较多的小工程师,一年额外弄个几十万也是比较平常的。至于管理层的空间,那就更多了,可以说深不见底。不过这些所有获利空间一般都在公司掌控范围之内的,老板们装作不知道罢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