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的华尔街故事》
第34节

作者: 乱世华尔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2 11:15:34

  14.二美落难 (2)
  两房对次贷市场有相当程度的介入,在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中已遭到很大损失。2008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失业率上升,一部分优级贷款(Prime Mortgage)的借贷者因为失业而供不起房子了,两房投资和担保的优级房贷的信用损失也开始明显增加。 以两房60多倍的杠杆率,只要投资和担保的5万多亿房贷中出现1.5%的信用损失,它们的本钱就会赔光。 投资者看到这点,纷纷抛售两房股票,基本关闭了它们的股市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两房债券利率也开始上升,对高杠杆经营模式的两房来说,融资成本提高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国内对两房一直存在争议。 批评者认为它们借政府隐性担保为股东牟利,不符合纳税人利益。 当两房出现问题后,反对政府介入的声浪不小。但两房支撑着房贷市场的半壁江山,美国政府知道必须拉一把,又不好动作太大,就想“动口不动手”,尽量通过“拍胸脯,打包票”的方法恢复投资者信心,然后靠正常市场途径解决问题。 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多次放话支持两房,无奈投资者不买账,更有一批金融秃鹫拼命放空两房股票。 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秃鹫们相当精明,他们算准了无非有两种可能:两房破产,股票会变成零;即使美国政府出手援救,也只能是贝尔斯登式的结局,债权人得救,股东赔光。

  到7月初,两房已经有流动性问题的迹象。因迪美的垮台和雷曼一份关于两房财务状况的报告更加剧了资本市场对两房的压力。很明显,靠它们自己的力量是撑不下去了,美国政府只得走到台前。
  美国政府出手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放任两房垮台将在三个方面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首先,按揭市场将完全陷于停顿,对房市乃至经济都将是致命打击。 其次,持有大量两房债的美国金融机构将纷纷垮台,使整个银行体系面临崩溃。最后,一旦持有大量两房债的海外投资者遭受损失,他们可能从美国撤资,令美元资产价格全面崩盘。
  7月中旬,美国联邦各机构通力协作,打出一套组合拳。 财政部宣布:美国政府将担保两房债务,变隐性担保为明确承诺,并表示将在必要时直接向两房注资;美联储宣布:允许两房从贴现窗口借钱,以帮助解决流动性问题;证监会(SEC)则宣布:暂时禁止“裸卖空”(Naked Short)金融类股票,以遏制秃鹫们趁火打劫。
  三板斧出台,两房的“命”暂时保住了,但房市和经济的问题没解决,两房还在不断赔钱,不断失血,而低迷的股价使它们很难从市场融资补血。 美国政府刚治了两房的“心肌梗塞”,眼看它们又因“慢性出血”奄奄一息。没办法,政府必须大笔掏钱了。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更换管理团队,并直接注资2000亿美元。可怜的美国纳税人,终于为被“惯坏”的两房埋单了!
  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国政府的注资是股权,偿付优先级别在债权之后,但在原来的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前。 包括多家中资银行在内的债券投资者们长出了一口气,他们手中债券的信用级别提升到国债等级,本金不会受损失了。 股票投资者们则再次成为牺牲品,不但股权被大大稀释,而且以后很难再拿到任何红利。 两房股票应声暴跌90%,一年前还是70、80美元的股票只剩下1美元,金融秃鹫们又猜对了!

  美国政府出手救了两房,等于承认房贷市场的信用问题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这次拯救行动的结局和贝尔斯登事件一样耐人寻味:股权投资者又几乎赔了个精光,债权投资者再次全身而退。金融体系中出现了万亿美元级的亏空,难道债权人真能不受损失?
  **********
  从贝尔斯登到两房,“援救”(Bailout)这个词不断出现。 援救之间有何不同?美国政府又怎样决定救还是不救?我本来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某天忽然想起十几年前的一部著名电影《活着》中的一段台词,方才恍然大悟。
  影片中,葛优扮演的福贵少爷被皮影戏班主龙二设局,在赌场上输掉了自家祖传的一院儿房子。 不久后,穷困潦倒的福贵少爷不得已又回到自己的老宅,向龙二求助。
  福贵少爷:“想借点儿钱,在镇上开个小铺儿。”(作者记忆,未必一字不差)
  龙二:“唉呀,这自古以来,可都是救急不救穷呀……这样吧,我就实实在在地救你一回穷!”

  龙二拿出皮影戏道具,边欣赏边感叹:“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呀!”
  福贵少爷从此开始唱皮影戏为生。
  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通常的救市原则其实也就是龙二那句话:救急不救穷。企业面临破产的原因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真的资不抵债,确实没法还钱了,这是“穷”;另一种是还有足够资产,但一时无法变现,又借不到钱,故而不能按期还债,这是“急”。贝尔斯登应该算“急”,美联储为它的300亿美元问题资产担保,事后似乎也没真赔钱,所以援救行动还算说得过去。两房可就是“穷”了,以它们60倍以上的杠杆和房贷市场空前的问题,两房恐怕早已资不抵债。美国政府照理是不应该救的,但又不得不救,政府非但明确担保5万多亿美元两房债,还直接投入2000亿美元巨资购买股权,“实实在在救了一回穷”。 这种“纳税人掏钱救华尔街,救外国投资者”的行为遭到各界猛烈批判,令一手导演拯救两房行动的财政部长保尔森有苦难言。面对舆论的口诛笔伐和国会议员们的政治压力,保尔森认识道必须得和华尔街坏小子们划清界线,向世人证明自由市场经济是有风险的,美国政府绝不会为所有人埋单。

  保尔森决心要“在沙地上清楚的划出一条红线”(Draw a line in the sand),机会马上就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