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的见闻》
第38节

作者: 我本来叫假行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27 22:09:13

  (接上)
  古人曾经创造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千古名言,我很惊叹在那个年代他能有如此精炼的概括,同时我也鄙视现代人创造能力的匮乏。
  我们现在处在这样污浊的环境居然没有人能总结出更富哲理的名言,看来如今学者、专家、教授之类的称号也只能归类于古人的另一句名言“浪得虚名”了。
  我同学也是靠着他当书记的父亲“升天”的。
  当年他虽然初中毕业却顶多能掌握小学知识的一半,但这不影响他当武警,更不影响他的前程。
  他们部队负责中N海的警卫,这些兵很吃香,如果没有人脉一般人当不上,但有了他爹、有了他爹的金钱和关系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这家伙退伍后到某市做了狱警,再后来又调到某省财政厅工作,据说现在已经具备了给不符合条件的亲属办理廉租房的能力。
  他其他三个兄弟也都没有学会多少文化,但都被他的父亲安排的挺到位,有在市政府的、有在质监局的、有在法院的。
  这之中的过程和故事我不多叙述,免得有人对号入座也免得大家和我一样气愤。
  看客们不要怀疑我所言的真实,虽然他仅仅是乡丨党丨委书记,但他的确是靠自己的人脉把文盲般的子女安排到那几个机关单位的,这或许就是官场的神奇。
  在安排完老婆孩子的工作、住房和存款后,这个书记自己也升天了。
  虽然他年纪并不大,但因为他常年处在乡丨党丨委书记的位置为人民服务,声色犬马使得他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也高,
  结果退休没几年他就在一次外出旅游时突发心梗去马克思那里汇报工作了。

  和书记比起来我父亲就平凡得简直不能再平凡,论地位没有、要钱也没有。
  但他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随遇而安的心态,现在他每天逛逛公园、拉拉二胡,日子过得自在舒适,这又印证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哲理。
  我如此的叙述和比较可能会被某些看客误解,因为大家能感觉到我的讽刺和不尊重。
  其实我父亲和书记没有任何矛盾、我和我那个同学当年处得也挺好。
  之所以如此揶揄的态度完全因为我是站在很广义的视角来看待这类的问题,
  如果哪位把事情归类为家庭与家庭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恩怨那就理解的太浅显了。
  我中学毕业后就到长春当了一名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直至今日。
  虽然没能像书记的儿子那样升天,但我丝毫没有抱怨自己的父亲没有得道。
  我知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自己荒废了学业,而与父亲的能力没有关系。

  当年的我少不更事并天性顽皮,“读书无用论、研究原子丨弹丨的人的收入不如买茶蛋的”等荒谬的论调成了我挥霍青春和荒废学业的借口,以至走向社会后我就属于最底层的人。
  虽然现在我不必从事体力劳动,但这个漫长演变过程中的艰辛和苦痛也只有我自己才体会的最深。
  我经历过很多困难也看见过大量现实社会中的肮脏和黑暗,也是因此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同时也变得喜欢发些感慨或牢骚。
  虽然我知道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习惯已经养成也就不容易改变了。
  本来在这里我要重点叙述的是第一次接触松籽的故事,哪成想起了连锁反应。
  说到松子就想起了我那个同学、然后就想到他当乡丨党丨委书记的爸爸、以及他爸爸妈妈之流的嘴脸和社会的阴暗面。
  在这方面我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因此写作起来就非常顺畅,于是信马由缰的把话题扯得有些远。
  但我丝毫没觉得跑题,因为如果你在阅读时把自己比喻成松鼠,那你绝对会找到愤怒的理由的。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