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51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27 23:03:40
  自取灭亡
  汉军的士气因为张元徽的死而急剧低落,开始出现了溃逃的现象,到后来这种现象显得越来越严重,周军也由原本干的抵抗和保卫工作改行干起了追杀。
  柴荣同志憋了一肚子的怒火这个时候终于得以发泄出来了,他带头搞追杀。再加上老天爷对他的照顾,给了他有利的南风,让周军搞追杀的同时还可以在后面污染一下前面的空气。所以,在前面逃跑的汉军可就惨了,为了不被尘埃熏瞎眼睛和呛死,纷纷四处鼠窜。

  而刘崇同志则想着赶快收兵,手执帅旗对着溃乱的汉军大喊:“稳住,不要乱,听我号令。”这无济于事,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结果——谁敢先停下来就一定会先没命,还是赶快逃命要紧。然而,在战场上我们见到的往往是那个叫“不要乱,稳住”的人最终会乱得最厉害——刘崇率领亲兵更快地逃走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富有戏剧性的战争。
  说到这儿,差点忘了在一旁当拉拉队队长的杨衮先生。值得感叹的是这位仁兄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高尚的。他看见汉军止不住的败退,周军全军振奋,一番分析之下提出了假设——如果再不走的话,就得伤及无辜了。同时他恨刘崇轻视于他和不听劝告,最后干脆连个招呼也不打,也不跟刘崇告个别,带着拉拉队直截跑路去了。
  由于周军的目标并不是杨衮先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军还应该感谢杨衮做观众非常尽本分,所以杨衮先生跑得非常顺利。而刘崇先生就不同了。柴荣打败了他依然不知足,硬是非得要了他的老命才行,一直在屁股后面追着打。对于刘崇来说,这岂止是追得让他连口气都没时间喘,简直是追得他连个屁都没时间放。
  终于,刘崇那绷紧的心可以暂且放稳下来了。
  因为一条水流湍急的山涧映入了他的眼帘。他回望自己所带的从战场上溃逃的士兵,足足一万人。他的信心重新寻回,脸上露出了满意微笑。
  就在此时,刘崇临机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决定就地取材,利用眼前的山涧,为柴荣和他的周军好好的洗一回澡,提供优质的服务。
  于是刘崇告诉他的士兵们不用再跑下去了,就在这里等着柴荣过来。接着他誓师军中,发表讲话,给士兵鼓足勇气,号召大家一定要顶住,一定要报仇,成败在此一举。
  日期:2013-05-28 16:37:26

  柴荣很快就到了。
  他虽然冲动,但是他并不蛮干。他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士兵追了这么久,已经精疲力竭了,面对在山涧对岸严阵以待的汉军,再加上周军中确实没人会轻功水上漂,所以柴荣实在没有多大的把握能冲过去。
  于是,柴荣下令全军原地扎营,稍事休整。
  刘崇感到很意外,他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就等着周军往山涧里跳,就差亮出“欢迎跳槽”的招牌了。

  可是柴荣刚到岸边就不前进了,放马的放马,聊天的聊天,做饭的做饭,总之就是不往前,败兴之极啊!
  刘崇并没有就此放弃,反正他扮演的是被追杀的角色,他有足够的时间和柴荣耗下去,如果实在耗不下去,跟柴荣说一声“老子不玩了”,然后再继续跑就行了。这时候他也学柴荣,号令全军原地稍事休整。
  出人意料的是,周军在长时间休整之后依然没有发动进攻,好像准备在这里住个十天半个月才回去。刘崇终于意识到一件事——中计了!对方是在等待援军的到来。
  但是为时已晚。柴荣等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这个人就是后方援军的统帅刘词。
  刘词在赶过来增援的中途还发生了意外。
  他在中途遇见了弃战逃跑的樊爱能和何徽。这两位仁兄在逃跑的同时,还不忘搞一搞“顺手牵羊”,抢劫送往前线的战略物资,并且大肆散布周军大败,柴荣成了俘虏的谣言,真是惟恐天下不乱!
  他们遇见刘词之后,照旧向刘词宣传前方大败的谣言,并动之以情,劝刘词也赶快跑路,不然敌军追杀过来就来不及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刘词同志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忠心之人。他本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精神,不为谣言所动,毅然向北去与柴荣会合。
  事实证明,刘词并没有让柴荣看错,他非常恪职尽忠,成功地率领后方军、带着战略物资与柴荣在黄昏时候完成了会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