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41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能料到这一天到来的除了郭威之外至少还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少不了王峻,而另外一个就是身在澶州的柴荣。
  然而郭威挑的并不是这两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他挑中的是他麾下的一员大将曹英。但是曹英并没有带回郭威想要的胜利,慕容彦超闭城固守,让曹英先生整整吃了好几个月的闭门羹。事实证明,这道菜一直都不好吃,它把曹英噎得要死,郭威那边给他压力,慕容彦超也给他压力,曹英快崩溃了。
  而且在这几个月之中,求功若渴的王峻先生经常当着郭威的面抨击曹英的无能,并多次请求替代曹英去征讨慕容彦超。
  但真实情况是,王峻如此急切的恳求出征其实是为一个所逼的。这个人就是柴荣。
  柴荣也没闲着,在这段时间中也多次向郭威上书,请求替代曹英征讨慕容彦超。
  看来我们的慕容彦超先生还真是个抢手货!
  可能慕容彦超做梦也想不到,他迟迟不上路居然还能加剧王峻与柴荣之间的矛盾。
  王峻与柴荣的矛盾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
  早在郭威将柴荣调去治理澶州的时候,王峻就看出了郭威想立柴荣为继承人的用意。而王峻本身就是个器量非常狭小并且贪恋权力的人,他看出了此后阻碍他享受权力欲望的人必会是柴荣,再加上柴荣在澶州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颇为人所称道。这样一来,王峻就更容不下柴荣了。于是王峻决定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最大限度立下功德和威望,为的就是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就算是皇帝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嫉妒的火焰就此在王峻心中燃起。
  ——柴荣,功劳让你抢了去,以后我这张老脸还往哪里放?
  日期:2013-05-16 23:53:52
  王峻案件
  对于脸该往哪放这个问题,郭威用行动告诉了王峻答案——最好放到屁股上去。
  面对王峻再三请求出征,郭威并没有一丝应允他的意思,反而很坦白地告诉王峻,自己决定御驾亲征,如果对付不了慕容彦超的话,再派柴荣来。
  王峻此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尽管付出了无数心血,立下汗马功劳,他在郭威心中的位置永远要排在那个乳臭未干的柴荣后面。
  他静静地看着郭威,心中愤愤不平。
  郭威什么也没有说,悄然而走,没有心情再去理会这个沉默的人。

  王峻不甘心,他绝不甘屈膝于柴荣这个论资排辈远远比不上自己的人。他深知,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夺取功劳和赢得威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权力。虽然郭威并不认可他比柴荣强,但是到底谁强过谁并不只是郭威说了算的,还有满朝文武大臣,还有后周的千万百姓,他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都能认可。
  于是,可怕的王峻又残忍地逼了自己一把——跟随郭威一同出征讨伐慕容彦超,抢尽功劳。
  在接下来的镇压慕容彦超叛乱的战争中,王峻充分发扬了不怕死就怕不死的精神,首先率领大军从兖州南城攻入,立下了头功,逼得慕容彦超先生不得不带着妻子双双殉情,投井自杀而亡。
  王峻再一次在万众瞩目之下证明了他的实力,他胜利了。
  只要我存在,我就绝不能让别人忽视我的存在。

  班师回朝之后,郭威照样要笑脸盈盈地赏赐这位功臣,赐给他想要的东西。
  可是王峻并不满足,他要的是更高的权力,他要不断的争取。而且他相信,以他的功劳,没有人能阻碍他获取更高的权力,就算是郭威也不能。
  于是他成立了自己的集团,用权钱关系拉拢了朝中许多官员,让他的爪牙遍布了京城。他要让这个集团控制住朝政,要让整个朝廷是他王峻的天下。
  郭威看起来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他对王峻似乎有着绝对无上限的宽容。王峻贪污受贿也好,拉帮结派也好,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

  但是郭威真的是这样吗?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他在沙场上驰骋几十年,同时也在官场上纵横了几十年。在战场上,他拿自己的性命做筹码,用尽智谋,把无数敌人的尸体踩在了脚下。在官场上,他用自己敏锐的眼睛看破了刘承佑的伪装,于充满杀机的阴谋诡计中脱困而出,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战胜了刘承佑,赢得了天下。他历经千难万险,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帝国怎能甘心任他人操纵,除非他死了,否则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史书上说是郭威的宽容和开明,任王峻肆意妄为。这是错误的。对于权力,皇帝的心中从来都不会存有宽容两个字的。在历史上的开明皇帝之中,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才最有资格说宽容两个字。至于郭威先生,我估计了一下,至少在倒数第三位的样子。当然有可能是史料对列位开明皇帝的记载不太全面。
  这个时候,还请我们的赵匡胤同志不要急着去投诉。不要以为你没杀屠戮功臣就最有资格谈宽容。因为没杀人并不代表着宽容。我来揭一揭伤疤吧。对于阁下的杯酒释兵权,完全等同于一场平等互利的交易,你拿你的权力,他们享受他们的富贵,非常公平。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跟宽容扯不上多大的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