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怎样被埋没掉的(职场规律总结,20万字)》
第21节

作者: e路狂飙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在现实当中,即使真的遇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他们的责任也只是平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帮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使做出成绩的人能够得到公正对待,维护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而不是简单的“劫富济贫”,亦不是利用自己的能量来“养懒汉”。“自救者天救”,如果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别人去帮助你,实际上也是违背天道的。从概率角度来讲,你能够碰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们的几率本身就很低。就算你有幸能碰得上,他们一般都奉行的是“救急不救穷”原则,如果他们感觉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向你恩施什么惠泽。

  日期:2011-09-13 23:27:45
  与此同时,伯乐、明主和大侠们更加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也许他们真的会帮你,但会更加侧重方法论层面,给你一些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上的指导,一般绝不会包办代替,反而帮你承担了本来应该属于你自己的责任。
  ——
  日期:2011-09-15 12:20:37
  (026)

  铁律之二十六:职场生涯中,绝大多数人的苦恼和困惑惊人相似。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与亲友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彼此心得体会,就可以横向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少走很多弯路,事业发展也会像上了高速公路一样,前途自然能够光明和远大一些。
  倘若将人们在职场当中的苦恼和困惑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都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同龄人之间更是如此。如果将一些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炼,对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帮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与亲朋好友们能够相互分享各自酸甜苦辣和心得体会,借以横向拓展人生阅历,进而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日期:2011-09-19 11:47:21
  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对于此类话题讳莫如深。见面之后,吃吃喝喝,吹牛唱歌,调侃扯淡的事情多,彼此之间进行职业交流的少。由于实用功能差,聚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次数也会越来越少,直至越来越难组织。最终彼此之间除了一个简单的问候之外,好像不再有什么共同话题。本来应该分享的经验,到了此时变成了信息相互封闭,每一个人只能靠着自己的悟性和运气去发展,更多的人也只能靠吃一堑长一智,甚至是吃十堑长一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在这种信息和经验“孤岛”状态下,个人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除了运气成分外,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太过沉重。

  日期:2011-09-19 20:49:55
  也许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经历具有独特性,别人的经历和经验都不足为凭。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人类社会上的一些元素,不同于物质世界,自有文字可靠的几千年历史以来,物质文明的丰富程度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古今大不相同。但世道人情及其间隐藏的规律,却具有强超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从中抽象出来一些重要元素和变量,其排列组合是有一个定数的,而且在出现概率上还会呈现正态分布,亦即某些类别的排列组合,尽管数量不多,但在发生的概率上相当集中。如果我们再考虑上所处时代、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年龄阶段等因素的相似性,其实这种集中化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日期:2011-09-20 09:48:20
  换而言之,不管你承认与否,无论从现实当中的直观角度,还是从科学性很强的数理分析角度来看,周围之人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跟我们自己都有着非常大的相似性,他们的发展经历和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借鉴价值,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吃苦受累亲身体验和感悟一番。牛顿曾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由于他站在了科学前贤们肩膀之上的缘故。很多人认为这是牛顿非常谦虚的一种说法。其实不然,牛顿的伟大不但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划时代贡献,还在于说话非常诚实中肯。知识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前贤们的积累和铺垫,即使牛顿本人再聪明,也不太可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同样道理,如果能够在职业发展上从别人的经历中吸收更多的东西,我们也就相当于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之上,会发展的更有高度,整体上会发展的更好。在这种分享模式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经验的提供者,又是经验的接收者,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多赢”。

  日期:2011-09-20 17:51:31
  事实上,显望家族当中的成员在整体上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优于普通家族,除了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严密的社会关系之外,内部相互分享各种社会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一些更为特殊的案例中,家族内部的各种经验能够进行系统的代际传承,甚至还会变成秘而不宣的教程。尽管不少人持不认同态度,但现实一再证明,很多模式确实是可以复制的,就跟特警可以批量培养一样。

  日期:2011-09-21 15:44:10
  或许有人会认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些东西同亲朋好友讲出来,这样会给他们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各类图书以及网络资源来补充。这就出现了又一个误区,以上渠道的东西,可能会非常系统和全面,但终究属于公开的东西,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会对一些问题进行技术化处理,跟原生态状况还是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他们要照顾到太多的受众,某些问题点可能也会涉及到,但针对性不强,很难深入细致展开去阐述。同时,很多内容还会出于商业化的考虑,过分迎合受众心理,而对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做了一些扭曲,就如为了迎合客户瘦肉率的需求,部分生猪养殖户大量使用瘦肉精一样。更何况,不少创作人本身的水平就存在瑕疵,很多作品是胡编乱造串出来的。

  日期:2011-09-23 23:49:16
  只有私下相互交流的东西,才更有针对性,最真实和最有价值。遗憾的是,很多人天天哭着喊着要学习,与自身利益最为密切相关的东西,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对象,却被无情的抛弃。也许你感觉这是笑话,而我每每想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怎么也笑不起来。这是一个很严肃,又不能不令人悲哀的现象。尤其是当你由于无人指导经历过很多曲折,而又有所领悟之后,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

  日期:2011-09-24 20:58:10
  实际上,如果你能信任对方,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主动讲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尊重你隐私的,而且还会答疑解惑,针对性地给你建议。退一步来讲,即使你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讲出来分享,也可以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或者你观察到别人身上的一些现象,与亲朋好友,特别是经历丰富的年长者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式,再结合自身实践去领悟,就相当于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社会阅历,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少走很多弯路。在职场上发展,怕的不是起步晚、起步慢,最忌讳的是弯路走得多,如果少走弯路,就算三年上一个小台阶,十五年之后,就已经发展的相当好了。

  ——
  日期:2011-09-25 10:18:52
  (027)
  铁律之二十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垄断知识的局面,正被日益打破。这就使得人们突破时空限制来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成为一种可能。在新的形势下,对知识的检索、整合及挖潜能力,远比上研究生继续深造重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