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枪物语》
第9节

作者: 东山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着,清正又单独格杀了城将岛越左卫门。
  另一边,杉原军陷入苦战。杉原家臣山下定次挥动长枪,接连刺倒七名毛利军士兵,却被一人从后面用刀砍伤左腿。不能自由移动的山下转身奋力刺死袭击者,不想长枪居然再也拔不出来了。立刻有更多的毛利军士兵蜂拥而至,很快就淹没了山下。
  此时的清正犹如战神摩力支天转世,凭借手中一柄太刀,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毛利军士气终于完全崩溃,接着就开始了全线溃退,东,西,南三处城门也相继失守。
  清正率领甲贺忍者队作为先锋,第一个杀入冠山城本丸,守军纷纷退守天守阁。到了次日凌晨,冠山城终于陷落,城主林重真在居所剖腹自尽。

  秀吉军拔除了通向高松城的第一个钉子。
  清正再度得到嘉奖,被加封了知行地,与力三十人和五百支铁炮,更重要的是,秀吉对他更加信任了。
  听闻防备最强的冠山城陷落,其他支城人心惶惶。七天后,身为毛利家老家主元就女婿的宫路山城主乃美元信开城投降;日幡城主日幡景亲坚持抵抗,却被弟弟杀死,日幡城也开城投降;半个月以后,鸭庄城主上山兵库在宇喜多军的劝诱下也加入了织田阵营。现在,除了因距离遥远躲过攻击的松岛城外,清水宗治完全被孤立起来,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甍中之鳖。

  但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一旦毛利援军到达,战局必定有变。更何况,此时信长已经消灭了甲斐武田家,而柴田胜家在越中对上杉家的战事也很顺利,惟独中国地区久决不下,这让秀吉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信长是个唯才是用,却又冷酷无情的人。两朝老臣佐久间信盛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佐久间在织田家战功显赫,德高望重,一直很受信长器重。但就在几年前的第一次石山战争中,佐久间出师不利,结果被信长讥为废物,最后被流放。可事实上,后来信长亲征石山本愿寺时,他自己打得也不比佐久间强多少。假如不想步佐久间后尘,就必须尽快打下高松城。另外,毛利家的援军在安艺正在准备粮草,月内应该可以抵达备中,现在时间的确非常紧迫。

  “官兵卫,该怎么办?”秀吉问官兵卫。
  自从竹中半兵卫在三木城下病故后,黑田官兵卫就凭借出众的智谋成为秀吉麾下的第一谋士。但和半兵卫不同,官兵卫野心勃勃,想出来的计策虽然卓有成效,但往往流于阴毒,丝毫不比半兵卫的仁者风范。官兵卫就象一把具备了自我意识的妖刀,如果驾驭得当,对于制霸天下自然助益良多;否则,难免反受其害。对于这一点,秀吉早有认识。

  “主公想必已经有主意了,不妨各自写在纸上,看看是否相合。”官兵卫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日期:2008-03-27 13:16:34
  清朝人写的啊?
  看来这个不是很可信,居然还扯到演义了.蔡东藩的那个估计也是从谷应泰的书里看来的吧
  我看到的是:李宗诚受到清正等主战派恐吓,吓得直接逃跑.副使杨方亨直接升为正使.这个倒也能理解,李是明初名将李文忠的后人,世袭贵族,胆子小倒也正常.杨是军人出身,很难吓唬住.

  个人感觉调戏宗义智夫人的情节杜撰的可能最大.
  那样的场合宗义智让夫人出场本就不符合常理;如果说是设计仙人跳,拿自己老婆当枪使唤也太那个了,更何况那女人是小西的女儿;另外,小西的女儿是基督教徒(著名的细川玉子也是由她介绍入教的),不可能会去自甘下贱地跟丈夫父亲玩这一手.从后来幕府禁教时日本教徒的表现来看,日本人一旦决心信一种宗教,那种虔诚和狂热真不是盖的.

  如果李是因为害怕逃跑,那么就是胆量问题;如果是酒后失德,也只是个人道德问题;如果是中仙人跳,那么是智力问题.这三个选择,换了我是明朝史官,至少不会选择第一种.
  日期:2008-03-28 10:45:06
  秀吉呵呵一笑,取来纸笔写下一字。官兵卫也飞快地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一字。
  两人将写字的两张纸放在一起,看后不禁相视大笑。原来,两张纸上都写着一个“水”字。
  其实,早在一年前,官兵卫就在高松城附近勘察地形。他发现,高松城地势低洼,而四周却有七条河流流过。如果将河水截流再引向高松城,绝对胜过十万大军攻城。秀吉比官兵卫稍晚些注意到这个情况,只是苦于后方不稳,叛乱频发,才没有将想法付诸实施。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移营到蛙鼻。”秀吉当机立断。
  蛙鼻是高松城东北方向的一个小山丘,在那里可以鸟瞰整个高松城。
  当天,秀吉全军移营蛙鼻,次日,就开始筑堤。
  秀吉下令雇佣周边的农民承担筑堤的劳役,具体执行者是石田三成。之所以起用三成担任这项任务,完全是因为三成在理财和算术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干。还在长滨城时,秀吉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秀吉才如此放心地把此等重任交付给了三成。
  三成贴出告示,宣布筑堤的酬劳标准为一表土可换一升米,一百文钱。重赏一出,必有勇夫,周围的农民纷纷踊跃报名。在他们连夜的勤奋劳作下,仅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六万三千石米,六十三万贯钱,羽柴军就筑起了一道长三公里,高六米,上宽十米,下宽二十一米的巨型堤坝。时值梅雨季节,河水很快蓄了起来,等到五月二十一日晚,秀吉终于下达了开闸放水的命令。

  深夜的高松城一片宁静,静得让人害怕。城楼上的士兵不敢入眠,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几名士兵聚在一起闲聊起来,现在,除了闲聊似乎真的无事可做了。
  “这些天织田家怎么没有动静啊?”一名短小精悍的士兵问伙伴。
  伙伴只是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应了句:“我怎么知道!?”
  “弥八,你出了城,到对面织田家的大营里问问羽柴秀吉不就知道了吗?”担任今晚城楼守备队长的武士戏谑地打了个哈哈。
  众人都哄笑起来。那个被称做“弥八”的士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摘下阵笠,又搔了搔已经长出发茬的青色头皮。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洗澡了,身上早就长了虱子,但为了节约有限的水源,他和同伴们也只好忍着奇痒,继续做邋遢鬼了。
  “什么声音?”开玩笑的武士突然警觉了起来,因为他听到了一些声音。

  士兵们立刻止住笑,屏声息气地仔细聆听。果然,有个声音是越来越近,有如春雷涌动,又象万马奔腾,听去着实有些骇人。
  武士站起身,跑到一个射击孔背后,向外探头观看。城外漆黑一片,只有对面织田军大营的点点火光依稀可见,但那个声音确实是朝着这边来了。
  “是织田家的骑兵吗?”
  可是,从这声音来判断,织田家又哪来如此数量的骑兵呢?武士正在疑惧犹豫时,整个城堡似乎被什么东西重重撞击了一下,城楼上的士兵都清楚地感觉到脚底摇了摇,许多人站立不稳,栽倒在地。
  当声音来到耳边时,许多人方才听出这是平日里早就耳熟的河水奔腾的声音。很快,城里陆续传来哀号声和怒骂声,就这样一直闹腾着,持续到东方破晓之时。

  天一亮,整个高松城的景况尽收眼底:城墙被冲开几个缺口,东城门被大水冲得摇摇欲坠。城里的水深可及腹,虽然没有出现淹死人的情况,但为数不多的粮食和饮水都泡在了污水里。
  城池被淹对守将清水宗治自然是个坏消息,但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就在这天中午,毛利家的援军出现在城西。吉川元春的一万人马驻扎在庭申山,小早川隆景的两万人驻扎在日差山,而家督毛利辉元的一万人马也在猿挂山扎下大营,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