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枪物语》
第5节

作者: 东山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三位少年分别是加藤清兵卫,森本仪太夫和饭田角兵卫。加藤是清正在山城国的远亲;其他两个都是山城国没落武士的孩子,是清正幼年随母亲去山城时认识的。那时,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孩互相不服气,最后用竹剑比试武艺,并约定其他两人当奉胜者为主君。不想,儿时的承诺竟成为了现实。
  这真是奇妙的缘分,尤其是在这样的乱世中还能如此重视信义,或许,这也是天意吧!
  日期:2008-03-24 09:41:24
  回到长滨后不久,发生在清正身上的另一件事情让秀吉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感到,游历归来后的清正俨然有了几分大将之风。
  这天,清正独自走在城下町的街道上,忽然听到前面一阵骚乱声。人群惊叫着四下奔逃,似乎前面发生了什么流血事件。

  拨开人群,清正来到了事发地点。
  那是一个低档的小酒馆,门口一个伙计正手足无措地对着一具尸体发愁。
  酒馆显得异常冷清,但周围却围了不少民众,惊恐地朝里面探望着,里面则传出一个略呈醉态的粗鲁声音:“快拿酒来!快点!”接着,又是酒瓶摔在地上破碎的清脆响声。
  “怎么回事?”清正问伙计。
  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体格瘦小的伙计抽泣着告知了事发经过:地上的尸体是酒馆老板,现在坐在里面的是一个名叫市足久兵卫的足轻头。市足非但喝酒不给钱,还乘醉发威,抽刀砍死了老板。

  清正听罢,立刻剑眉倒竖,愤怒之下,二话不说,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酒馆。
  酒馆外面的人们只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响声,几声闷响过后,一切又归于寂静。几个胆大点的试探着走近酒馆的纸门,想看个究竟,很快就被吓得跑了回来。接着,一个人从酒馆里走了出来。
  众人立马松了口气,因为出来的是清正。只见这个高个子少年左手拿着佩剑,右手挟着市足久兵卫,步履平稳,面不改色气不喘地从酒馆里走出来。
  杀人闹事的市足最终罪有应得,按照军法被判处了斩首。事后,秀吉对清正大加褒奖,加封了一百石知行地。在他眼里,清正已经具备了与正则大体对等的重要性。
  不久之后,长滨城的百姓开始看到:每当秀吉出巡时,队伍最前列多了两位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英武少年骑马开道。正则和清正成为了羽柴家年轻武士的领军人物,正则更是担任了侍卫队中仅次于队长的笔头①。

  在这里,恐怕很有必要提一提侍卫队中与正则,清正同辈的其他人。
  农民出身的秀吉对于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不可能象那些根基深厚的武士家族那样拥有自己的谱代家臣,所以必须想办法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半兵卫组建的侍卫队还远远不能满足秀吉的要求,而身为军师的半兵卫事务繁忙,且体弱多病,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搜寻人才方面。
  于是,秀吉常常借助狩猎的名义在领地内到处出巡,以便搜寻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他还着实挖掘到了不少人才,石田佐吉和大谷桂松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
  大概是在天正二年,也就是正则,清正来到长滨城后不久,秀吉带领二十几名士兵骑马到了坂田郡境内狩猎,尽兴之后,竟已至午后未时,饥渴难耐的秀吉就来到山里的一座寺院讨些水喝。
  这个寺院虽然不算大,而且看去也比较寒酸,但却绝非那种没有根基的新建庙宇,其本家乃是京都的法华寺.这个山间小庙只是法华寺门下一个小小分院,名叫塔头三珠院。

  住持方丈见是领主大人来访,颇有些受宠若惊,慌忙将秀吉一行人等请入寺中。士兵们被安排到客厅外守侯,秀吉则与住持一起在客厅品茶。
  茶道作为武士修身养性的通行方式也是到了战国时代的事了。长时间,高烈度的战争纵是身经百战的武士也会有感到疲惫和麻木的时候,茶道,和歌之类的“雅道”很快成为武士放松心态,疏导情绪的新渠道。然而,和歌的创作和鉴赏都需要比较高的文化修养,能够擅长此道的武士实属凤毛麟角。反倒是茶道,因为简单易行而受到普遍欢迎。战国武士不但喜好茶道,更以收集名贵茶器为乐事,甚至于有些武将在接受主君封赏时情愿不要土地也要茶器。织田家的当主信长就很热衷收集茶器。据说,在进军京畿时,大和地方大名松永久秀到岐阜晋见信长,鄙夷其为人的信长一度想杀死他以谢天下,但在松永献上名茶器“九十九发茄子”后就放了对方一马。后来,松永再度叛乱,信长派大军包围松永本居信贵山城时,还提出条件:如果献上名茶器“平蜘蛛”就可免一死。结果自觉难逃一死的松永带着“平蜘蛛”在城中玉石俱焚。对此,信长一直深以为憾。由此,可见茶道在当时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艺术审美本身。

  奉茶的是个少年和尚,看上去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相貌清秀,脑后勺的骨头比较突出,按相面术的标准,这是聪慧的突出表现。
  小和尚给了秀吉一碗茶水,那碗比较粗糙,大小只比盛汤用的海碗略微小些。
  秀吉接过,手一摸碗,发觉是碗凉茶。接过后他就一饮而尽。
  凉茶过喉,渴意立马消解大半。
  “痛快!再来一碗!”
  过了片刻,小和尚又奉上一碗茶。这回盛茶的器皿比刚才的碗小得多,接过时秀吉发现茶水不冷不热,温度刚好。喝下肚后,秀吉感到先前渗入脾胃的焦热完全被温茶给浇灭了。
  最后,小和尚奉上第三碗茶。那是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盛茶的器皿也换成了小巧精致的名贵茶器。伸舌一探,热得直烫舌头。

  三碗茶喝下,秀吉对这个小和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孩子是个有心之人啊!”秀吉对住持这样说。
  住持也颇有同感。他告诉秀吉,这个小和尚是附近北乡大字庄石田村土豪石田正继的次子,名叫佐吉,确是个天资聪慧之人。
  “你愿意跟随我,出去做一番武士应有的事业吗?”秀吉问那小和尚。
  原本就无心向佛的小和尚立刻就应允了秀吉。

  这就是秀吉和三碗茶的故事。而这个佐吉就是在日后秀吉政权当中担任行政主脑的石田三成。
  不久,在佐吉的推荐下,好友大谷继之助也投到秀吉门下。这位继之助来历颇为不明,据说原本是九州丰后人,父亲是大友家臣,后来在大友义镇弑父的“二阶堂之崩”中受到牵连,不得已才离开主家避祸。大谷家也是四年前才定居近江,居所就在佐吉出家的三珠院不远处。
  这位继之助和佐吉同年,仪容俊朗,是个非常出色的美男子,一些年后,甚至有些好事之徒揣测他与佐吉有断袖之癖。
  继之助到了长滨后不久,就与佐吉一起举行了元服礼。继之助改名“平马”,而佐吉则改名“三成”,以纪念这次三碗茶出仕的传奇经历。秀吉让平马和三成一起做了自己的侍从。
  到了天正四年,秀吉手下又多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侍从。

  侍从姓加藤,名叫孙六,三河人氏。父亲右马助教明本是德川家康的家臣,因为信奉一向宗佛教,卷入了反抗领主的一向一揆起义,所以被家康勒令改宗。视信仰如生命的教明拒绝改宗,最后干脆出奔做了浪人。去年才到了尾张,听说秀吉在四处招兵买马,所以就赶来投奔。
  这个孙六年纪虽小,但看上去很老成稳重,平时少言寡语,只顾埋头做事。虽然才干不及正则和清正,但也很得秀吉的赏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