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放大镜——写给奋斗在职场的同仁们》
第16节作者:
一千零一夜HR 日期:2011-06-25 11:05:06
第六节 我们个人的培训和规划(楔子)
总有人问:“我自己该培训些什么呢?”
包括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亲戚都会这么问我,开始我总是很认真的询问他们目前的情况以及公司、技能、想法等,然后依然认真的进行沟通、分析,甚至会思考几天或向某行业人士咨询一些信息……
毕竟关乎个人大事,应该慎重,我可不想哪天跑出一个手持利器的朋友说我误导了他一生……
时间长了,我总结出一个规律:我给予他们的答案,通常都是概念性比较强,选择性比较强,方向性不唯一,鼓励的语言居多,期待的态度较高。但是(注意),我发现唯一很中肯且可行性非常高,预见性非常准的,是给从事人力资源行业的朋友的建议。
从那天后,我对于人力资源中的一门学科有种顿悟的感觉,这门学科在专业教课书中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
日期:2011-06-26 13:03:11
第七节 我们个人的培训和规划(1)
“那我们个人到底应该培训什么啊?”职员C的暴脾气又上来了。
各位不要着急,马上就到正题,我知道再不说,该挨砖头了……
首先,适应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培训。
这个专业HR会做,你参与即可。(看过第三节的朋友也可以自己选择)
其次,适应你职位的附加技能的培训。
比如说,你是做策划的,做策划就需要写方案,写方案就需要我们懂PPT,PS,绝大多数高手一定不止会出谋划策,相信他们对PPT、PS等的应用也很熟练或精通,如果你想成为高手,那请你最好专门去学一下,不要浅尝即止。其他岗位都类似,人力资源也一样,比如公司的组织结构图,我是用FW来做的,求人不如求己哈。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被人求;被人求不如一无所求……”职员C忽然来灵感了
“一无所求”往往代表你在职场不是该拥有的都拥有了,就是说明你还一无所有……
最后,我们个人的培训,应该看长远。
就是说为了我们今后的职场发展的更好(高层、高薪)我们应该有前瞻性、计划性培训的东西。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明白“楔子”一节中我说到的人力资源的一门学科就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为什么归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职员C突然插了一句。
这个我也不知道是谁定义的,也许国外就是这样?还真没有调查过,或许大概可能是“就近原则”吧……
在探讨“职员规划”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人的“人生规划”:
在步入职场前,是国家和父母替我们规划,上小学、读初中,学什么特长、参加什么补习班、吃什么、玩什么都会有规划(“限制”这个词好像更合适);再长大一些的时候考高中、考大学,选择报考哪所学校,甚至报道都要亲自把我们送去……(这里只说共性,辍学或未读高中、大学的在此另当别论,但不代表本人轻视)。
这种“规划”在我们大学毕业后突然出现了断点。就是说,国家和父母已经不能给我们继续规划了,我们要自己去走后面的路。我们要面临选择行业,选择公司,选择伴侣,选择什么时候结婚,选择在哪里买房子,选择什么时候要小孩等等。
这一切的基础是以你的经济收入来衡量的,而你的经济收入又是通过职场获得的。那我们该怎样规划我们的职场呢?
“找职业规划的公司咨询啊!”职员B大声说。
喊这么大声干嘛!(难道你是托~?)
首先,咨询公司的顾问对你不了解。有时候甚至不如与你共事多年的HR对你了解的多(这个是真的);
其次,咨询公司的顾问对你的规划无责任。“无责任”就会导致不负责,这种情况在公司里常见。试问哪个咨询公司的顾问敢对你的前途负责呢?
再次,目前中国咨询公司的顾问是否有能力给你做职业规划还得打个大大问号。我记得金庸先生在某著作中提到一个关于中医工作者的评断:“诸般牵连而定医疗之法,变化往往存乎一心,少有定规,因之良医与庸医判若云泥。”
就像上节中,我提到自己的疑惑:“我给予他们的答案,通常都是概念性比较强,选择性比较强,方向性不唯一,鼓励的语言居多,期待的态度较高。”(多么像某些咨询顾问)
“说了半天,职业规划就是忽悠人啊?”职员B恍然大悟。
非也~!
文外话:看完此节,可能有不少朋友可能会问中国到底有没有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呢?答案是有的。咨询顾问?非也。人力资源HR?亦非也。其实中国目前最有水平的职业规划师群体是——专业且优秀的“猎头顾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