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2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优秀的人是很容易引起他人嫉妒的,喜欢出头的鸟儿也容易成为枪靶子。每一次赵匡胤夺冠,他的背后总有一双双忌妒的眼睛盯着他。那些眼睛的主人们都渴望好好奚落他一番。而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赵匡胤并不知情。
  日期:2013-04-07 22:34:28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赵匡胤的一个小伙伴牵来了一匹烈马,请赵匡胤乘骑并将其驯服。赵匡胤粗略地将马看了一遍,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有必要来简介一下赵匡胤和这位小伙伴的对话,因为其中一半的话险些成了赵匡胤的遗言。
  小伙伴:这是一匹很怪的马,没人能骑,我看你很有驾驭之才,所以特意来请你骑一骑。
  赵匡胤(得意并微笑):越是怪的马,我越想骑。我骑术在身,还怕一只畜生么?
  小伙伴(更得意,并使出激将法):话不是这样说的,的卢马常妨害主人,我看你还是不要骑了。
  赵匡胤:不能驭马,何能驭人?看我的吧。
  赵匡胤的争强好胜注定了他会中激将法,而且不会回头。他跳上马背的那一刻,那位小伙伴正看着他,用异样得意的眼神,并抱着能看赵匡胤出丑的期望。
  死神正在不远处向赵匡胤小弟弟招手。过来吧,赵匡胤小朋友,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首先要说明一下赵匡胤这次驯服烈马的各方面具体条件。
  骑手:身怀绝技,却中了激将法的赵匡胤小弟弟。
  马:一匹高大强壮的,不用挥鞭就会狂奔,左冲右撞,勒断马缰也不会停的马。
  驭马工具:马鞭(完全用不上),口令(完全用不上)。
  保护设施:马鞍(没有),头盔(没有)。
  骑道:这个由马来选择。
  障碍物:这个也由马来选择。
  死神蹲点的地方:前方六里城门门楣处。
  意外事故保险:没有。
  马被制服的标准:让马听话。
  在如此简陋得近乎苛刻的条件下,赵匡胤小弟弟就这样开始了。马跑得非常快(风驰电掣),方向正是死神蹲点处。那个小伙伴正在后边远远追着。他期望的好戏即将上演。
  距离越来越近,三里、两里、一里、半里......,赵匡胤的心跳也随之越来越快,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死神正在向他微笑。
  但是争强好胜的赵匡胤并不作放弃的打算。

  很快,让那位小伙伴发出得逞的欢呼声那一幕到来了——赵匡胤的头撞在了城门的门楣上,坠下马背来。
  但是,就在观众们都以为赵匡胤没练铁头功的时候,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躺在地上的赵匡胤小弟弟突然弹跳起来,迈开步子,飞快追上马,跃上马背,挥鞭向马头一拦,马原路返回。
  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好吧,已经尘埃落定了。各位把嘴巴合上吧,透口气吧。死神老爷我们恭送他走吧,蹲点蹲空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再接再厉就行了。你们没有看错,赵匡胤小弟弟胜利地将马制服了,而且是毫发无伤,不是诈尸。
  赵匡胤从此一骑成名。
  各个小伙伴们对他不再是忌妒,而是羡慕加敬爱,不敢再捉弄于他。
  名声是获得群众基础的有力保障。就在赵匡胤声名鹊起的时候,有两个勇敢的少年来与他结交(物以类聚)。一个叫韩令坤,一个叫慕容延钊。这两个人为助他完成帝王大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名垂青史。我们以后会提到他们的,现在暂且搁下不提。
  日期:2013-04-07 22:35:07
  赵匡胤十七岁那年,赵弘殷为赵匡胤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京城右千牛卫贺景思的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皇后,贺氏。这位大小姐性情很温顺,非常讲礼。赵匡胤的父母看了很喜欢。满足了这一条件,赵匡胤也无法说一个“不”字(说了也没用,父母要子婚,子是和尚也得婚),便很快被赵家相亲平台包办,和贺氏完婚。
  这就是纯粹的包办婚姻!

  这个时候,赵匡胤的家景比起以前来窘促了很多。赵匡胤已经有了两个弟弟,他们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和秦王赵廷美。赵弘殷那微薄的俸禄已经不起挥霍。虽然在杜氏夫人的操持下,他家中不至于揭不开锅,但生活质量比起先前来已有明显的下降。
  这一家人都要吃饭。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换做以前,赵匡胤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他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后转背忘记赵弘殷那时正在战场上玩命赚钱就行了。可是,他已经长大,十七岁了,还有了妻室。如果他继续无所作为下去,那么他就是一个“啃老族”。
  十七岁的赵匡胤已经成熟不少了。他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继承父业,做一个军官,上阵杀敌,每年拿俸禄养活家人。等到有了孩子,可以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让他继承事业。
  赵匡胤曾经的那个理想——成为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人,仿佛离他越来越遥远了。他不禁微微叹息,一切都如此沉重。
  崇高而美好的理想在残酷而无奈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作出让步!赵匡胤觉得有必要出去闯一闯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赵匡胤并不知道第一步该怎么走,完全没有任何计划,前途一片渺茫。

  为了想清楚第一步该怎么去走,赵匡胤在家继续啃了三年老。结果是除了赵家这座大厦的支柱被啃得越来越细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结果。
  天下之大,竟没有我赵匡胤容身之处!悲夫!
  日期:2013-04-07 22:35:36
  所以,这三年来,赵匡胤是过的极为矛盾的。在一个怀有远大志向的男人眼中看来,事实的确是这样的。
  要想知道赵匡胤这三年过得有多矛盾,我先给大家找个例子来折射一下。各位急着听后话的观众们,请你们先收好已经掏出来并准备随时发射的板砖。我要说的例子很关乎现在的你或你的后代面临的现状,我觉得很有必要讲一讲。

  这个例子的主角就是一个青年,具体的说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这位仁兄学的是广告专业,本科(二本)毕业、有女朋友、父母是中学老师,还在不停地付房贷。我们知道,打广告的和吹牛的其实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位仁兄学历是二本学士学位,不是研究生,也不是博士硕士。一看学历和文凭就知道此人吹牛的技术不够好,没人肯要。所以,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这位仁兄回到家做的第一个打算就是自己去开一个广告公司,然后慢慢做大做强,将来做出一个大企业来。这就是他的远大志向。
  可是,问题很快来了——开公司缺乏资金。他的父母是无法资助他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抢劫银行之外恐怕没有其它办法。这时候女朋友那边又来电话问候了。说得好听一些是问候,说得不好听就是质问——什么时候有车有房啊?接着,父母又轮番对他诉苦,说现在生活是多么困难,工资待遇是如何的低,劝他要努力打拼。这位仁兄被轮番施压下来,一时间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哭了。他当然知道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可是更残酷的是他无能为力。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