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可用“按我的理解,你的计划是……”、“你是说……”及“所以你认为……”等句式。这些说法表明你在倾听,并明白对方的意思。重复的重要性在于让你尽早发现有无曲解对方。
回应。常用说法有“你的感觉是……”、“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听对方所言与知对方所想完全是两回事。唱一遍《感觉》(Feeling)这首歌,你可能就会明白个中的意思。
总结。试着用“你的主要意思是……”和“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你认为……”等说法。不要第一个下结论,先听他人的结论可能更有价值。
简单的说来,就是要做到“五到”:“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
“倾听和沟通非常关键”贝塔斯曼书友会(中国)总经理瑷秉宏说,这是他在白宫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懂得倾听的人应该是有内心力量的人,从倾听中可以产生某种“归属”和“赞同”的感受,通过倾听,双方的思想可以互相渗透和相互融合,慢慢地凝聚力也就集聚起来,就会获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就如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中说的:我没有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在构建职场成功的导向图中,倾听是一块最容易被忽略的组成部分,但是,一旦我们充分利用,他将成为发挥无穷的力量的部分。
倾听是一门艺术,当我们了解了、熟悉了、掌握了并且恰当的运用了,她会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承认自己无知》
日期:2008-2-18 8:37:49
第三十七招--承认自己无知
拆招:承认自己的平庸与无知,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心灵的痛苦煎熬,而在这些度过之后,带给我们的是丰富的收获。
我有一个学生,在大学的时候是那种大家眼中的“精英人物”,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众,他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世界知名的IT企业。
我听说他在公司第一年获得了“进步最快员工”奖,我想让他给我讲讲是怎么得到这个奖项的?
在他们的一次他们的同学聚会上,他的话深深的教育了我。
我问他:大公司竞争那么激烈,你是怎么获得“进步最快员工”奖项的?
他说,这段时间,确实感觉自己有很大成长,而且特别有感慨。
他说:原来,他在学校,是年级排名前几名,学生会骨干,课外科技小组组长,过去在学校里总以为自己特别出色,总认为没什么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现在到公司已经6个多月了,慢慢发现,自己其实非常平庸。周围有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比自己出色,原来自己什么也不是。
和他一起入职的人走了一大半,他算是苟延残喘的熬过来了。
他说,多亏了他在公司的一位师傅提醒他“一不要脸,二不怕苦,才能学到真本事,才能做好事情”。
我问什么叫“一不要脸,二不怕苦”?
他说,就是刚来大公司,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原来是这个主席,那个长的,其实一点用的没有。
不要脸,就是要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是,承认自己无知,而且不知道就主动问,追着问。
不怕苦,就是自己私下下功夫,自己多做功课,一遍一遍的啃那些不知道的。
他说,他能坚持过来,就在于,他肯承认自己太无知,而且愿意面对这种无知而下功夫。
他说,走出校园我真的发现,其实,我很差,真的很差。
苏格拉底说,最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柏拉图亦认为自己知识有限。他说:“我是雅典最聪明的人。因为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我是单一的无知,其他人是双倍的无知。他们认为自己知道,其实他们不知道。”
中国的圣贤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因此,拿无知当个性的人恐怕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愚笨的人了。
现在,很多朋友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可怜的“尊严”,为自己的无知一味的辩解或者敷衍,其实,这才是真正可悲的。
正是这种拿无知当个性的行为,导致了他们无法前进,为自己迈向精英的道路设立了一道一道的关卡。
不敢承认我们自己无知,是的我们放弃了学习更多的知识的机会。
很多人,将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挂在嘴边,而他们恰恰不真正懂得这句话中的深刻意味。
松下幸之助说:“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
也许这才是对那句“走自己的路”的一种诠释。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无知,这才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无知并不可怕,谁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相反,如果我们不懂装懂,对于我们的饿无知文过饰非,那将是我们职场上的一块万股的绊脚石。
日本有句著名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表现一次无知;企图掩饰自己的无知,就得表现几次无知”。
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受命协助那些明明被看好却表现不佳,甚至快要被炒鱿鱼的主管。
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会成为致命缺陷,严重地阻碍职业生涯?
华德普与巴特勒归纳出12项职场缺陷的行为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不懂装懂”。
工作中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喜欢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9世纪俄国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说“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作为职场精英,我们不应当被这精英的头衔所困扰,不懂就是不懂。最怕的是自己认为什么都懂,地位越高、资历越深就应该懂的越多,这是最严重的错误认识,这往往就是做错事和出乱子的根源。
其实,不但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要勇于承认自己无知,就算我们知道,也需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博采众长。
就如同《论语》中所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