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顾问谈职场中的点滴》
第20节

作者: popobox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人的名誉,就像他的实质财产,是他的所有。名誉比财产更重要;它是平安和完全的守护神;苦海中的救生筏;从天堂掉下来时的降落伞;陷入流沙赖以救命的木板。
  古希腊的智者赛勒斯说过“拥有一个好的名声比拥有金钱更显得重要”。

  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讲“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可见个人品牌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作为职场精英,我们更要为自己树立优秀的个人品牌,要专注我们的品牌,要维护我们的品牌形象,我们将从自己的个人品牌中受益良多。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行使拒绝的权利》
  日期:2008-2-14 8:49:05
  第三十五招--行使拒绝的权利

  拆招:理智、智慧并勇敢的行使拒绝的权利将为我们排除前进路上不必要的困苦和干扰。
  当我们在职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后,我们在别人眼中就是生力军,就是能力出众,精力充沛,无所不能的超级机器。
  我们可能经常遇到,有人让我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让我们帮忙解决那个问题的时候。
  我原来在公司工作1年后,在专业技术方面,我对于基本技术掌握的比较熟悉,在很多二年眼中成为解决问题的老手。
  非业务方面,我原来做行政工作有些底子,而且帮助行政部门做了一些事情很让老板满意,也留了些许美名。

  因此,一段时期,我几乎白天就忙于帮助这个人解决问题,帮助那个人排除困难,只有晚上加班才能保证自己分内工作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我脸皮又比较薄,那段时期,很是让我疲惫不堪,内心也特别困苦郁闷,帮别人吧,自己的事情一大堆,不帮别人吧,自己又抹不开面子。
  而且,因为琐事频频,即便有些许时间可以完成原本计划的工作,可以被琐事干扰的很难进入工作状态,使得自己的效率也严重下降。
  后来,我父亲的话警醒了我,他说: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那么,怎样拒绝别人才能既不伤和气,有两全其美呢?

  我父亲告诉我:
  在说“不”之前,认真地听取别人的诉求
  在我们决定拒绝之前,首先、我们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请求:
  耐心的请对方把处境与需要讲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帮他。
  即使对方说了一半我们就明白此事非拒绝不可,为了确切了解对方的用意和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我们要耐心听完对方讲话。

  “倾听”能让对方了解自己受重视,我们也不是在敷衍了事。
  第二、要温和坚定地说“不”:
  如果我们无法帮助对方,我们应当选择说“不”。
  在我们拒绝对方请求时,语气应诚恳,表情应和颜悦色。这就好比同样是药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药,就比较让人容易入口。因而,我们温和地表达拒绝,也比简单直接的说“不”更让对方容易接受。
  我们应当感谢对方想到我们,并表示歉意,同时我们应当说出拒绝的合理原由。
  如果一句话也不说就直接回绝,势必会引起误会,对方也许会怀疑我们根本就不想帮助他,而不是我们力所不能及或者条件不准许。

  一旦我们说出理由后,就要稳定自己的立场,而且不要与对方争辩。
  第三、如果可以,我们最好能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其它方法,或者帮助为对方指引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四、我们应当事后进行关心,或者在自己条件准许后进行帮助。
  对方在被拒绝后,很多时候可能会陷入一种比较艰难的境地,因此,如果我们待自己条件准许后,应当主动关心对方,了解是否自己还可以提供帮助。
  我们在社会中生存,互相协助基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春教授认为,不会拒绝别人已经成了一部分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习惯,他们总是过多为别人着想,忽视自己的利益。别人会觉得这样的人很高尚,他们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很神圣。但在社会交往中,人际交往是需要平衡的。有付出就应该有收获,如果只是一味付出,时间长了,心里自然就会觉得不平衡,进而产生自责、内疚,甚至挫折感。他们虽不愿再接受别人的请求,但真要这样做,又会与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觉得自己“不仗义”,结果是逐渐缩小交往圈子,不愿与更多人接触。

  在这里,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有人去找禅师求得解脱痛苦的方法,禅师让他自己悟出。第一天,禅师问他悟到什么?他说不知道,禅师便举起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他仍说不知道。禅师举起戒尺又打他一下;第三天,他仍然没有收获,当禅师举手要打时,他却挡住了。于是禅师笑道:"你终于悟出了这道理--拒绝痛苦。"确实这样,我们可以拒绝生活中的痛苦,虽然我们无力去阻挡要降临的事情。

  拒绝是苦,然而那是一时之苦,阵痛之后便是安宁。
  不拒绝是忍,心字上面一把刀,忍是有限度的,到了忍无可忍的那一刻,贻误的是时间,收获的是更大的痛苦与麻烦。
  那些职场成功的人士,其实没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如果说有的话,他们只不过比别人更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知道如何有选择的做事情,知道如何合理的拒绝,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
  拒绝不等同于六亲不认式的无情无义,也不等同于失去理智后的一意孤行。在特定条件下,拒绝是人格与个性完美的结合,它既是人类个性的一种体现,又是人格精神煅造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意志力量。
  是的:理智、智慧并勇敢的行使拒绝的权利将为我们排除前进路上不必要的困苦和干扰。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倾听助我们成功》
  日期:2008-2-16 16:24:22
  第三十六招--倾听助我们成功
  拆招:倾听是一门艺术,当我们了解了、熟悉了、掌握了并且恰当的运用了,她会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我与很多大公司的总裁,成功人士和企业精英会面,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自我感觉特别的好,但就是一直不知道原因所在。
  在我曾经做软件开发的公司,我的公司主管的话为我点破迷津,原因在于:他们在认真的倾听你讲话。
  人都有倾诉的愿望,但由于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人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的人主动,有的人消极,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倾听”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