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机理论和投机思路》
第10节

作者: xv2gang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世界货币格局基本上是美元为中心的。美国占全球GDP1/4,国际贸易大部分用美元结算。欧元是区域货币,欧元区贸易以欧元结算,出来欧元区基本用不上。再往下排,英镑 日元 人民币,都是国内货币。
  因而,国际化的商品,都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供应量大,则商品涨价,美元供应量小,则商品降价。
  接下来,就要研究美元是怎么发行的了。
  美元是无抵押的发行。发行主体是美联储。发行方式是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在08年危机之前,美国一共只发行了1万亿美元。08年第一轮救助,发行了1万亿,今年第二轮,发行6000亿。
  货币发行的第一个乘数是借贷乘数。即每发放一份贷款,对应就增加一份货币。这个事情很多人就是搞不懂。我多花些篇幅来说。
  假如整个世界只发行了100美元。人们都选择存银行,因为存银行既安全又可以赚利息。所以银行有100元存款。这时,某甲跑到银行去借款,银行说,我最多可以借你90,要留10块来应付随时来提款的人。那么,某甲借到了90块。银行有100元存款,其中90元贷出,10元流动资金。某甲不喜欢拿现金,就把这80元暂存在银行,于是银行有100+90=190元存款,90元贷出,100元流动资金。就这个地方很多人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就使劲看,使劲看完了使劲想。就这么点事,我也没啥好打比方的。

  然后某乙来借钱。银行说,哦,我现在有190元存款,需要留19元以备急,90元已贷出,你可以贷81元。某乙贷了81元,存到银行。于是银行有271元存款,171元贷款,100元流动资金。依此类推,最后银行有1000元存款,900元贷款,100元流动资金。到这时,某N再来借款,银行说,NO,我已经不敢再借你钱了,否则有人来提款我就破产了。

  这样,整个世界的美元数量从100元变成了1000元,乘了10倍。这个就是贷款乘数。
  银行留的那10%的备兑资金,术语叫作准备金率。所以货币乘数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
  如果是借给国家,即国债,就有所不同了。因为国家不需要留准备金。国家借了钱可以全花掉,然后再借。所以国债的乘数理论上可以到无限大。当然正常情况下国家不敢这么拼命借钱花钱的。由于国债和银行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所以国债发行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长。
  比如,还是100美元,都买了国债,那么国家在银行有100块存款,总货币量还是100块。然后国家把这100块花掉,银行里还是100块存款。然后人们又把这100块都买了国债,如此往返N次,最终国家欠老百姓1000美元,银行存款100美元,货币总量并未增大。
  日期:2010-12-21 18:00:04
  这个可能也不好理解。不好理解就慢慢理解吧。
  货币发行的第二个乘数是周转率乘数。这个好理解。如果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不花,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为0,物价狂跌。每年花一次,和每月花一次,相比,货币供应量差12倍。
  货币周转率,主要影响因素有2个方面:交易效率,消费意愿。

  交易效率,比如纸币,需要当面交易,来回路上花时间;而电子货币,网上交易,几分钟搞定,这样效率差几十倍。还有,发工资的周期,月薪和周薪制,交易效率差4倍。很多金融衍生品,包括信用卡、股票、期货、权证、掉期等,都是为了大幅提高交易效率,进而提升货币周转率。
  消费意愿。如果大家都艰苦朴素,挣了钱不花,那么货币周转率就低,如果发了工资跑步去市场买东西,货币周转率就高。外国人都是用信用卡消费,银行没有存款,所以整体上货币周转率比中国高。
  日期:2010-12-22 14:16:35
  讲点书上没有的?难
  现在是知识泛滥时代。你知道我看了多少本书才琢磨明白这么点道理?

  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然穷一生拼命看书,到最后就是一“书生”,一肚子“知识”,见人滔滔不绝都是“高论”而已。
  货币发行我只讲2千字而已。都懂了就直接跳过好啦。
  日期:2010-12-22 16:16:50
  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货币乘数已达10倍,基本饱和,这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第一次第二次量化宽松后,基础货币投放量达到2.6万亿,但是货币乘数需要一段时间达到最大值,这段时间就是通胀和美元贬值的时间。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大2.6倍,对应的是物价上升2.6倍!所以,未来数年,通胀都是基调。
  08年的物价虽然看上去是炒作造成的,但是毕竟是在1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量下达到的价格,所以未来商品的价格,应当参考08年峰值x2.6.

  我可不是空谈理论,美元供应量是预测一切商品价格涨跌的基础。
  日期:2010-12-22 16:58:01
  接下来谈中国了,毕竟我们投机的对象都是中国的商品。
  人民币发行方式是极为独特的:被动发行为主,主动发行为辅。这个我也不用多说了,天涯的帖子成吨。
  在贸易顺差情况下,必然造成不断增发人民币。贸易顺差将商品运到国外,同时增加了人民币供应量,这一出一进,中国的通胀必然大于全球水平。

  中国的这种无赖货币政策,其实就是抱死美国大腿把它拖下水。想让中国的顺差停止,就只有美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与中国相当,而现在是相差10倍!所以人民币的发行量还有10倍的扩张空间,等到啥时候普通打工的月工资1万了,人民币的扩张发行才会停止。
  由于美国拖了中国这么一个大尾巴,所以美元的贬值幅度要大于2.6倍。对应的,中国的通胀水平也会大于2.6倍。
  中国的货币乘数非常低,只有不到3倍,原因是国家很清楚货币供应量增长太快,必须严格控制贷款,才能防止经济出问题。所以,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非常安全的。即便出现外汇流动逆转,国家只要稍微增大货币乘数,就可以弥补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更何况我们又权力自主发行货币的,这些年国家基本放弃了自主发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加紧发行,以保证货币供应量充足。

  但是不管怎样,人民币的供应量已经远大于美元,这样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不正常的,所以人民币只有1条路可走:贬值。人民币贬值,将加剧国内的通胀。甚至会引发人民币信任危机,出现恶性通胀。为什么国家对区区5.1%的通胀率如此敏感,其实是惧怕人民币崩盘。
  我认为,如果明年通胀继续狂奔,国家可能改变目前的人民币发行方式。由直接发行人民币兑换美元,改为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人民币贷款来兑换美元。
  日期:2010-12-23 11:16:29
  品种的供需关系
  经济学里重要的理论是替代品理论。对于一个很细分的产品,由于替代品数量远大于产品本身,所以价格弹性很好。但是对于一个大类的商品,具有某一使用价值的所有商品的集合,这个集合就不再有替代品,价格就是刚性的了。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不知道这一点是被经济学忽略了,还是被经济学家忽略了。

  比如,大米是有替代品的,但是食品作为一个大的集合,是没有替代品的。以人类目前的科技,食品的产量是由耕地数量决定的,而耕地作为一个大的集合,也没有替代品。所以,一旦食品的需求接近供应,食品价格必然暴涨,并带动耕地价格暴涨。这就是我们面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一个巨大的投机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