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如果上述三个大的资源中的任何一个小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吃饭这个社会经济事件出现问题。比如水源出了问题,整个一个人类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再则如果道德方面的做饭人安全的生存或你做好的饭不会被同类抢去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整个一个人类的生存也会出现问题,起码上面正常程序的吃饭将不复存在。
因此,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个经济社会活动要长期稳定的存在,就必须使与之相关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道德资源都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在。二者存在正相关性。可以说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道德资源都是社会经济活动存在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存在,上面的经济活动也不可能长期稳定的存在。
日期:2011-03-24 20:44:51
第一节 怎样在经济学中弘扬高尚的道德传统
道德,目前人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具有很多公认的、流传历史很久的高尚道德形式,比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公平公正等等。
道德有很多基本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作为一种传统,具有很长的流传时间,另外一个就是具有广泛的认知认同基础,作为大众一个行事的准则或者做事底线。因此,对于身在其中并以此为行事准则的人群本身很难对他做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可以从与我们人类类似的动物,尤其是人类进化成人之前的祖先类似的猴子身上大致找到道德或者说群体行为的形成机理、及道德或群体行为的历史意义。
以下引用猴子的故事来说明人类道德或者说群体行为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意义。
群体行为的起源(猴子的故事)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 ^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或群体行为的起源
日期:2011-03-26 09:53:21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或群体行为其实就是保护大多数。群体行为产生的过程也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真正的道德得到执行,除了大家要遵守道德之外,另外一个就是主动的维护道德,对于破坏道德的人,大家必须及时做出惩罚。
越高尚的道德,就越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也就越能保护更多人,相反,破坏高尚的道德,就会侵犯大多数人。像上面提到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公平公正等等,无论其中的那一条遭到破坏,最终受到影响的都将是绝大多数的人群。
类似的道德在各种生物种群之中也都有体现,比如各种哺乳动物中都存在的母体对幼体的照顾;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牛全体遇到攻击时将幼体和老年个体放在中间进行保护,成年雄性个体在四周进行防御;动物种群中公平的择偶竞争制度等等。当然,有人会说这是本能,不管他是本能也好,道德也罢,一旦破坏了这种制度,对于当时破坏的个体而言,也许会存在好处,但是长期而言,将会是种群的灭绝,这套东西同样适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
当然类似与上面其他猴子打另外一个拿香蕉的猴子一样,我们这里所指的道德,应该是大众都广泛接受的道德,而不是指某个局部为了某种利益,对局部来说也是保护的大多数人这种情况。
道德也是形成法律和现代各种制度规范的基础,在目前的法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经济或社会活动违背了道德基础,尤其是最最基本或高尚的道德基础,就不成立的这样的法律明文规定,比如商业合同中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而签订的合同一律为无效合同等等。世界第一部正规的法典《拿破仑法》也是在当时人民道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汉朝刘邦进入秦都城咸阳之后,制定的法律也是在当时的道德基础之上,比如不准杀人、抢劫、放火等,违者偿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尚的道德是法律存在的根基,如果有出现违背法律根基的违反人类高尚道德的法律行为出现,这种法律行为本身就是应该受到人类整体问责处罚的,而不是反过来人类受法律条文的约束,而最终导致良好的道德受到破坏,最终威慑到整个人类。
日期:2011-03-26 13:40:37
最初的法律条款的制定,比如像:不准杀人、抢劫、放火、奸淫等。这些都是在遵循深受大众接受的道德,法律只是在维护道德的基础上指定了一个由国家的强力执行和监督机构而已,本质还是在维护大众道德。
社会中推行的各项制度,也是在国家法律基础之上慢慢形成的,包括我们现在经济领域的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各种细节制度,比如像财务会计制度、银行制度、保险制度、税收制度、各种金融产品交易制度、养老制度等等。
如果在经济活动中出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当然按照法律会受到惩罚;但是,如果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够健全,或者说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在在行为之后,这种经济活动从道德,尤其是像这种破坏公平、公正、不抢劫、不欺诈的道德行为出现在经济活动之中的时候,这种经济行为本身就应该受到大众的责备和处罚。比如像前面我们提到过的狡诈的私有银行制度,他带着的是对整个社会全体的抢劫和欺骗,而且它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当然对于除他们自身以外的个体来说好像都是公平、公正;还有像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它涉及到的就是整个一套制度对大众的欺骗;再一个你比如私有的美联储及私有的美国大型银行,通过购买美元国债的方式向整个社会印钱的行为。这种群体的欺诈行为理应按照大众的道德去对其进行处罚,而不是一定要遵守法律条款,从法律条款中去寻找处罚的依据,因为他的行为破坏了大众的道德,结果必然是侵害大众。
在未来的经济构思中,我们需要在我们的经济制度中体现我们的高尚道德,让现在被私人银行集团侵犯的每一项权益都回到大众的手中。比如中央银行和大型私有银行的印钞收入,我们要将它体现在银行财务报表之中,这部分收益要固定的投入到尊老爱幼这种社会行动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金的一部份,作为教育经费的一部分。
比如像在经济中弘扬公正公平、勤劳节约的道德,就是建立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包括医疗、生活、养老等方面,每一个人只要一生下来就享有,保证公平公正,但是标准是最低的,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最低的医疗条件,要想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必须勤劳节约,自强自立。这个标准按照人生存所需的最低物资标准进行计算,包括吃、穿、用等。当然教育应该是全民一致的标准,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公平。
日期:2011-03-26 18:40:13
第二节现代经济对人类美好道德传统的破坏及其出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