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这应该是事物的基本属性,就像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一样,属于宇宙中的一条基本规律,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这方面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学中,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经济上涨,所有的经济体利用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都好进行评价,有利润,企业在成长等,尽管可能导致社会产品过剩、浪费等现象,但是社会依然正常运转;但是,经济下跌,尤其是大幅的下跌,财务上,尤其是利润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企业流动性没有了,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企业就得破产清算,对应的就是这部分社会财富供应能力下跌,进而可能威胁到整个社会的财富供应能力,出现社会危机;而企业由于利润没有、流动性没有而出现整个企业倒闭这种现象,按照一般的企业财产配置,流动性一般在企业整个资产中的比重为10%,由于10%的资产不行而导致其余90%的社会财富供给能力停滞,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何况,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现代的银行体系,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代大型的银行体系,包括私有的和国有的银行机构,银行给社会10块钱的货币,自己银行体系内其实只有真实的1块钱的本钱,如果有人将这1块钱取走,再有人向银行取款,银行就得破产,银行一破产其他的9块钱就将飞灰湮灭,而按照常规的企业配置,9块钱飞灰湮灭,大部分都是企业属于流动资产,那么有将近9*9=81块的财富破产,而这对应的就是社会财富供给能力的消失,同时也对应着社会购买力的消失,这部分消失的购买力又会影响到其他的企业的利润,又会产生上述的银行、企业、社会整体的连锁坍塌现象。更何况目前的美国等国家还存在各种企业互相担保等情况,一旦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比如像上面达到银行1块钱本钱的标准,就会产生整个经济体的问题。因此说,从财务上很难出现衰退。
日期:2011-03-21 19:23:48
在小农经济中,也会有经济的盛衰,比如一年中风调雨顺,就会是大丰收,经济就好,经济增长强劲;相反,如果干旱就可能导致欠收,经济就不好,经济衰退,在这个经济体系中经济盛衰非常频繁。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在小农经济中,经济盛衰可以经常发生,而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社会问题,只需要农民做好一定的生活物资储备,丰收年份补充欠收年份就可以;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一出现大的衰退,尤其是利润没有或利润为负,没有流动性的时候就会是整个社会的整体问题呢?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私有银行体系当中,一方面是它通过现在的钞票体系无形中拿走了大众很大一部分的社会财富,另外一方面,由于它拿大众财富时给的假收据,掩盖了很多次的社会小衰退,导致小危机积累,最终造成大的危机,最终的结果类似于真相大白。当然,也可以在上述有人取走银行1块钱的时候,马上按照现在美联储一样的做法再印刷1块,甚至81块都可以,其实这个本质上还是在维持这个单向上涨,同时这个操作过程也体现了银行体系对大众的欺骗,以前是东西到手,现在只是将我印刷的纸币与你以前通过交易而出让的劳动成果进行一次变现,让你拿到账面上81块的纸币,而这81块无法再换回你以前所付出的劳动。
由于有各种情况的存在,导致现代的经济体系只能在经济上涨(或者说起码应该是账上财富上涨)与整体社会危机之间二选一,促成了现代经济只涨不跌的局面,就算是滞涨也是上涨,就是多印刷钱给你一种有利润的账上感觉。
日期:2011-03-21 21:02:26
第九节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与现有的经济制度出现不相适应时的取舍
人类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是在总结前人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提炼或者伴随美好的未来构思而形成,因此,理论多数来源于实践,同时优秀的理论又用于指导实践,指导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的完善理论体系。
理论与经济实际相适应,那是理论与实践最佳状态,但是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经济实践与理论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当然,问题可能出在理论,也可能出在经济实践之中。比如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由于中国是以公有制为现实经济基础的国度,在引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一套世界通用经济制度的时候,两者出现了不适应,导致各种违背大多数人美好愿景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又伴随着在很多方面带来的改革成果,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人来讲都希望即拥有改革的成果又避免各种经济乱相,也就是想享受好处同时尽量避免坏事的产生。在这里我不去讨论好处和坏处是不是必然相伴相随,我们只去构思能不能将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对大众有益的经济现象,能不能集合到一个经济体系中运行,比如在公有制时期的社会道德水准、财富分配能力、免费的医疗和住房保障体系等,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现在经济体系中的个体生产的积极性、社会整体财富供给能力等。在本书中,会有一个对这方面的整体构思,不过在这里,我们只是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推动我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式达到我们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调整经济实践与理论的不相适应这种现实现象,到底是调整整个理论指导体系,还是对自己的经济实践进行调整。总的来说还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对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对现有的理论怎行调整,是一个对整个民族国家损失最小的方式,比如,将财务会计制度中的条款进行修改,使其适合我们的现实经济;汇率制度进行修改,使其适合我们的社会经济实际;其他各种与社会现实不相符的现实理论,包括道德、以钱作为核心的价值观等。具体各个方面的调整构思,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提及。
日期:2011-03-22 12:24:47
中国政府将以前造钱这么好的活,现在通过法律条文让给了美圆作低压!我们以前听说我们的银行坏帐很多,那么我们欠谁的呢?外国我们没有欠,欠老百姓的,但是银行也是老百姓的,有自己欠自己钱的逻辑吗?只是说当时老百姓承受了多造钱的通涨后果,但是现在改变了之后老百姓就没有承受了吗?实际情况就是大家感觉更加强烈的通涨……
现在各地政府的项目都是抵押给有钱人去弄,外资,或者国内的游资,再利用银行的贷款,政府拿税收去抵押,哈哈,世界上真的还有这么愚蠢的决策。我们2.8万亿美圆对应的货币增发是16万亿人民币,这个16万亿人民币可以造80亿平米的经济适用房,1一套80平米的建筑,可以解决城市3~4亿人的住房问题。但是我们民族却在房地产的深渊里徘徊
我们的自来水、公路、铁路、码头等一些基础设施有多少已经被政府抵押了。同样是造钱,同样的老百姓承受通涨,但是我们却将造币这一权利拱手让给美圆等世界基础货币供应该。
无语,怀念毛主席
日期:2011-03-22 19:52:54
以最小的代价使实际与理论相适应,这是我们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与现有经济制度出现不相适应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一条标准。而不像有时,我们为了使实际与外国目前使用的我们感觉很好的理论体系去相适应,而大胆对我们的的经济实际怎行调整去适应已有的外国经济理论,这不但代价太大,而且忽略了先前的社会成果,违背了具体事务具体分析的办事原则。
第三部分 未来经济的全面构思
第一章 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道德和文化基础
经济活动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劳动必须有劳动者、劳动的对象、劳动的方式方法、劳动的目的动机等等。
比如说人为了吃饭,你首先必须得有粮、做饭的器具、加热用的火源、水、包括做饭的人以及这个做饭的人所具有的做饭的技巧。
而粮又必须有土地、水源、人的劳动耕作、太阳的照射、水稻品质及水稻的生长等基础条件。
做饭的器具必须先有材料(不管是钢材、木材还是竹子等),做饭器具的加工(机械加工或者木工加工),还有就是做饭器具的制作工艺等基础条件。
加热用的火源,首先必须有原材料,电、煤、或者说柴火,还有就是点火的方式,比如以前的钻木取火、火石取货包括现代的火柴或打火机等。
水,必须有可以饮用的水源,而水源又必须下雨,有大自然中存水的河流、河塘取水地等,同时也离不开大气循环。
做饭的人,会做饭,他必须具有一定的年龄,学习过做饭的技巧,同时能够安全的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这个人必须具有吃、穿、住、行、社会交往等其他一系列的生活基础条件。
日期:2011-03-23 18:50:07
如果我们将上面的各个程序中的子程序再一次的分解,又会得到其他很多的基础条件,不过在这里不做更详细的分析,我们做一次简单的提炼,就吃饭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会经济事件,他就牵涉到许许多多的基础条件,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的基础条件:
自然资源:太阳的照射、水源、土地、森林、矿产等等
文化资源:做饭的方法、吃饭的方法、点火的方式、器具的加工方式、开山修田方法、灌溉方法等等
道德资源:做饭人安全的生存、你做好的饭不会被同类抢去、种族持续繁衍生存中牵涉到的尊老爱幼等等
尽管吃饭只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但是它与人类千千万万个其他的经济社会活动类似,要使吃饭这个社会活动能够存在,并且持续的存在,它就离不开上面这些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道德资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