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与剑 ——日本武士史》
第30节

作者: 万邦咸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源赖朝登高一呼,无数关东武士高举臂膀,天下如雷如霆——比企能员、宇佐美实政率上野国的武士团,沿北陆道攻取羽州;千叶常胤、八田知家率常陆、下总国的武士团,朝岩城、岩崎方面进攻;源赖朝亲自率主力中军,以猛将田山重忠为先锋,由镰仓街道经下野国直扑奥州。三路大军皆竖源家的水色白旗,虎贲雄狮遮蔽荒野,刀枪甲胄耀映天日,总动员起来的镰仓武士人数,居然达让世人瞠目结舌的二十八万骑之多(《吾妻镜》)。

  此刻是文治五年(1189)七月十九日,奥州震恐,朝廷震恐,全天下为之变色!
  日期:2010-04-16 20:08:41
  胆战心惊的藤原秀衡猛然想起父亲的遗言,也许会感到莫名的悔恨,没想到自己酿造的苦酒这么快就要一饮而下。
  初秋,镰仓军越过奥州与关东边界的白河关。军中的能因法师望见悲风阵阵,咏诗为“回望都城云霞中,秋风遍满白河关”。梶原景时之子景季目睹雄壮的军容和萧索的秋色,当年其祖先和八幡殿源义家,在金泽前奋战的景象似乎浮现在他的面前,这位著名的马背歌人因而和到,“秋风过处草露消,君越之处关守无。”大喜的赖朝当即赐予景季五百町领地。

  田山重忠率一千精锐马上武士,徒从(跟在后面的步卒与辎重人马)两万五千,滚滚杀向奥州的前防阵地伊达郡。秀衡以其异母哥哥国衡为大将,率两万人马于阿津贺志山布防,平泉军掘三道沟堑,引阿武隈川河水灌之,自谓天堑难越。而秀衡自帅军队于贺志山后方的国分原立营,又令部下秋田三郎致文于羽州抵御镰仓方的别动部队。

  八月七日,田山重忠正面攻击阿津贺志山。镰仓的小山朝光率七名勇士越过鸟取岭,奇袭藤原国衡军后方,国衡军方寸大乱——重忠遂乘机命手下人夫大举填土,连平国衡军的三道沟壕,镰仓大军一拥而上,破隘口大木户,斩国衡手下大将金刚别当。
  日期:2010-04-17 18:47:07
  注:鄙人周末两天连续加班,故白天更新不能,所以此周与下周周末更新将集中在晚上,请各位朋友在白天帮顶,拜谢则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丢失防线的藤原国衡只身纵马奔逃,其胯下骑乘的乃是奥羽第一骏马“高楯黑”,履高原如平地。但运气不好的国衡栽在了自己胖大的身躯上面——在乱军中太过引人注目。镰仓侍所别当和田义盛急忙拈弓,射国衡于马下,义盛家臣大串次郎跃上,斩下了这位奥羽大将的人头。得知贺志山之败的藤原秀衡,连前去收拾局面的胆量都没有。《吾妻镜》嘲笑这位秀衡的继承者:“贪念一身之命,宛如穴鼠般惊惶而窜。”

  十三日,赖朝大军与北上的千叶常胤军合流。另外一面,比企能员军成功压制了羽州方的抵抗。二十一日,势如破竹的镰仓军,已经杀到平泉城的门户津久毛桥。二十二日,秀衡纵火焚平泉而遁,赖朝率军进入平泉,在大肆抢掠之后又放了一把火。
  平泉,这座凝结着古日本东北独特文化和黄金般繁华的名城,就在兵乱之中化为了一股苍凉的浓烟,烟消云散。
  明治时代学者根据历史记载绘制的平泉都市图。平泉在奥州藤原氏统治的百年时期,通过海外贸易而极度繁盛,形成了独特灿烂的“东夷平泉文化”,在建筑、文化艺术上为今日日本留下无数的瑰宝
  日期:2010-04-17 18:48:01
  穷迫无路的秀衡遣人向赖朝乞降,遭拒。
  九月三日,企图渡海逃亡北海道的藤原秀衡,被手下河田次郎杀害,他的首级被送到了源赖朝的面前。

  赖朝对河田次郎大怒曰,“秀衡固在我掌中,岂愿假于他人之手?汝弑君以为功,罪在八虐。”遂斩河田次郎,又仿祖先源赖义杀安倍之故事:用八寸之钉穿秀衡之首级,钉在木桩之上。其后,忠心追随秀衡到最后的藤原家臣由利八郎被捕至赖朝前,赖朝嘲讽到,“汝主藤原泰衡,扬威于奥羽之界,自以为刑罚难加其身。夸部众十七万骑,谁知区区二十日全族尽灭,身死于匹夫河田次郎之手,当真是言之不尽。”

  由利八郎反唇相讥,“汝父故左马头义朝,为海道十五国武士之冠冕。平治之乱竟一日而溃败,身为数万骑雄主,死于匹夫长田忠致之手,比此日之事又何如?”
  赖朝一时语塞,但很赞赏由利八郎的不屈态度,于是命田山重忠释放了他。
  昔日独步奥羽,繁华四代的奥州藤原氏,短短百日就败在镰仓武士手下,在平泉的大火中宣告其在历史舞台上的黯然退出。至此,西海平家、奥州藤原这两大武士集团,皆为关东镰仓的源家所灭,日本苍天之下高高飘扬着的,只剩源家的白旗。
  日期:2010-04-18 10:56:09
  乘着中午回来更新一节
  三、镰仓天下的草创
  征平奥羽后,赖朝任命葛西清重为奥州总奉行,平泉检非违使,负责整治日本东北,随后率大军返回镰仓。首鼠两端的朝廷和法皇,见赖朝大胜,急忙又下了几道加官进爵的命令,来“褒奖”源赖朝追讨源义经和藤原泰衡的功勋。借坡下驴的赖朝也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谢自专征讨的“罪过”。

  为了笼络住关东的大军阀头子源赖朝,朝廷先后任命赖朝为大纳言和近卫大将的官位,但都被赖朝辞退了。近卫大将已经是日本武官所能担任的最高官阶了,但赖朝还不满意,这让朝廷非常惶惶,难不成他还想要当天皇不成?
  文治五年十一月,进京谒见后鸟羽天皇的赖朝,在馆舍中和亲镰仓的九条兼实面谈时,吐露了真正的心声,“若有天运,当在当世法皇(后白河)御万岁(即驾崩的意思)后,执掌天下之权。”
  三年后,后白河法皇,这位经历武士大乱斗腥风血雨数十载的“治天之君”驾崩——挡在源赖朝面前的最后一道障碍也不复存在了。不过看透朝廷虚弱本质的赖朝,对当天皇并不感兴趣,他执掌天下权柄的方式是担任“征夷大将军”这一官职。
  日期:2010-04-18 10:59:00
  征夷大将军并非是固定的武官职位。古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以日本正统自居的大和王朝,连续发动针对对当时日本其余少数民族的征讨活动。大和王朝仿造中国的术语:以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来称呼日本四隅的土著民族。所以,负责向日本海方向用兵的将军就被称为“征狄大将军”,负责向九州岛用兵的将军称作“征西大将军”,其中以在东国对虾夷族用兵的将军征战任务最为频繁,叫做“征夷大将军”或者“征东大将军”。赖朝所在的年代,日本朝廷对虾夷的征讨活动早已消失,他之所以要求担任这个官职,原因无外乎三方面:一是表明镰仓政权浓厚的关东色彩,来与京畿朝廷政权相区分;二是彰显自己对虾夷后人——奥州藤原氏的征伐之功;三是用“将军”的头衔,强化自己“全国兵马总指挥”的形象。

  这样,在建久三年(1192年),赖朝得到朝廷的敕令,就任征夷大将军,正式开创了日本武家政治的时代,也叫做“幕政时代”。
  为什么叫“幕政时代”?那是因为将军治理天下的统治机构叫做“幕府”。所谓“幕府”,是借用我国词汇,指代理国君出征在外的将军指挥所的名称。当然,赖朝领下的幕府,可不是单纯的指挥所,而是个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
  好的,下面咱们来镰仓幕府,这个在世界史上也非常有特色的“武家政权”的来龙去脉。
  关东源赖朝入京叙任征夷大将军的情景
  日期:2010-04-18 18:50:03
  晚上回来更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