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28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依据史料的记载,首先让人感到意外是,这位“废柴”的高经略,探听敌情的能力非常了得,恐怕仅此一项,就足以令人对他刮目相看了。在《明熹宗实录》上有一条非常醒目的记载,归档于天启六年正月初五(宁远大战前夕),内容如下:

  “经略辽东高第奏,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
  得旨:狡奴蠢动有形,右屯积聚刍粮,俱要收拾内地。卿新莅关门,锋刃方锐。宜严敕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
  高经略的情报显示,后金军将于十五日前后渡过辽河,目的是来右屯抢粮食。右屯位于辽河以西,辽河以东即是后金的实际控制区。天启的旨意是,既然他们想来抢粮食,那就把粮食搬回关内来好了。
  高大人的这个情报,在后来被印证了是极为准确的,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后金大军是十七日渡的辽河(三岔河段),这和高经略情报中提到的十五日前后渡河完全一致!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诸王统大军征大明。十六日次于东昌堡,十七日渡辽河……”
  就当时的情形而言,高经略面对大敌将近的形势,又在天启有谕旨的情况之下,要转运右屯的粮食入关,那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大错。
  另外,因为高经略的主导思想是避免粮食被劫掠,所以《明史》里所谓“委弃米粟十余万”的说法就显得有些荒唐了。既然人家高经略非常担心右屯储粮的安全,那他怎么可能又“委弃”大米白面十几万给后金呢?
  而整个事件中,最让人一头雾水的事情,就是为什么非要把那么多的粮食堆积在右屯,选择右屯为存粮地本身就透着古怪!
  右屯位于大凌河、三岔河之间,这个地区在当时是非常敏感的,此地是后金认定的缓冲区。当然,也可以看做是后金故意留下的空白地带(广宁大战之后,后金主动放弃了右屯、广宁这些地方,一路撤到了三岔河东岸才停下来)。
  当时的缓冲区,按现代的理解,那应该叫非武装区,就是大家都不驻军。因此,后金最靠前沿的据点设在三岔河东岸的耀州。后金的这个地域认识,在皇太极写给袁大人的议和信中也表述得十分清楚,说是要以大凌河、三岔河为各自的边界,中间留为空地。而大凌河与三岔河也基本上就是双方当时的实际控制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明朝最前沿据点只是在大凌河以西,并没有进入缓冲区,那就跟后金的地域认识相契合了。如果是这样,即便双方没有停火,那整个战局也会暂时处于稳定,而不至引发什么事端。

  不过,孙阁老和马大帅却越过大凌河,在右屯大肆屯粮,这个举动是极具攻击性的,并且有相当的挑衅意味。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把大米白面送到后金伸手就可及的地方,还具备攻击性还构成了挑衅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试问你搬这么多粮草过来,不是为了动兵,难道是为了白送不成?
  所以说孙阁老、马总兵在缓冲区里储备大量军粮的举动,实质上是直接宣布缓冲区改成前进基地了,而下一步的动作,即是剑指后金控制区,火药味十足。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时孙老师和马总兵因为急于摆脱各自的困境,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一场胜利来改变现状,于是他们把后金控制区里最前沿的据点——耀州,作为了进攻的目标。

  其实,在攻击耀州以前,在对手还不知道你虚实的情况之下,从某种程度上说,囤积粮草、调集大军,那还算是有威胁的,所以尽管三十万石的大米白面堆积在右屯,倒也算安全。可是攻击耀州失败以后,还把大米白面摆在人家面前,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这不纯粹在找抽吗?
  在耀州与孙阁老、马总兵交手的,不过是后金修缮城桓的二线部队,可一交手就已经让孙阁老和马大帅的精锐主力溃散奔逃了,一个晚上六万多人就不知道上哪儿遛弯去了。而后金若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给回敬一下,那来的必然是主力!就孙大人、马总兵手里剩下的那些溃军,如何能招架得住?所以,此时若不考虑撤退,采取避其锋芒的策略,却大肆叫嚣决战、死守,那绝对是头脑发热,因此撤离是非之地右屯那是当务之急。

  再说,锦州、大凌河、右屯等些地区并没有设立防区,都是所谓的“哨探屯种之地”,跟正式设防的“信地”大有不同。
  在明朝“信地”的概念类似于“防区”或“阵地”,一旦归为信地,那打起仗来就必须人是在阵地在,既不能抛弃,也不能放弃。而未被归入“信地”的地方,则多为“哨探屯种之地”,可哨探,可屯种,但不必坚守;一般为缓冲区,或交战区,或敌占区。一旦发生战事这类地方是不用管的;大敌来了,只管往设防的区域撤退即可,这在边镇是定例,事先也都是有预案的。

  所以,到了这个当口,还死皮赖脸地留在缓冲区里不走,就显得有些不可理喻了。毕竟是你先开罪了人家(攻击耀州),而在被打得灰头土脸之后,还把三十万石大米白面留在人家门口,别人实在没有理由不过来抽你一嘴巴,然后再顺手牵羊地搬走大米白面。
  可这么明白的道理,袁大人以及那位金通判就愣是想不明白,非要“死守”大凌河、右屯这些地方,而全然不顾及当前形势的紧迫,以及边镇的定例和预案,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嘴上得劲,确实显得有些愤青。
  ---------------------------
  【《清太祖实录》】
  日期:2012-04-24 19:31:03

  连载43:辽东的火药桶
  由于后金对两河之间留为空地这个地域认知非常在意,所以孙老师、袁县令二人,每次折腾大凌河、右屯一带都引发了战事,因此这一带就成了辽东的火药桶。
  眼前的柳河之败引发宁远大战是一次,而宁远大战之后还有几次,如袁巡抚偷偷修大凌河、小凌河、右屯等城池,皇太极就立马发动进攻来破坏,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宁锦大战。而孙阁老二次守辽之时,派祖大寿去修大凌河城,结果又被人家给端了,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孙老师一次守辽四年,袁大人巡抚一年多,后来又督师一年多,然后老孙头回来二次守辽,又搞了两年,两人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有十年,真金白银的挥霍了无数,可都没能成功跨过大凌河、右屯一带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每次后金取缔孙、袁二位的城池台堡,都可以得手啊?难道说后金是作了什么法,让孙阁老和袁大人的城池一修到这里就马上塌陷不成?或者这里有什么风水,可以让城池总也修不起来?
  关于这个问题,看似离奇,但原因其实超级的简单,那就是虽然孙、袁二位大能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但却还没能弄明白“堆土堆,修城池”这个动作里的一个潜规则。
  虽说修城池只是堆个土堆,四面合围即可,但毕竟需要时间,所以如果在你没围好之前,别人来打,而你又不能胜的话,那你就永远别想堆好!因为等你围得差不多合拢的时候,别人来一打,你又不能战,那就只有撤,可这一撤退,先前修的自然会被别人给拔除掉,那没修好的城墙就等于废掉了,例如“宁锦大战”中白白丢的三城就很典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