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4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或许是孙大人当时的军旅资历还尚浅,而袁崇焕要出关去设防的计划听起来又很提气且极富煽动力,因此在受了些蛊惑之后,孙阁老便甘心地为袁大人的上丨访丨强出头了,所以才有了那番载入史册的掐架,只可惜在掐架之后孙老师方才明白,原来人家王大人是拿“八里铺重城”当督战队来用。

  不过,王经略修筑“八里铺重城”的真正原因还并不仅仅是代替督战队,其初衷乃是基于另外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那就是山海关城墙本身修得很有问题,存在硬伤,而这个硬伤几乎是人人都应该能看得出来的(貌似孙老师、袁大人除外)。
  某日,王经略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怀一登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可登高这么一望就傻眼了,一个劲儿地直犯嘀咕,心想这是谁的创意啊,有这样修城墙的吗?
  古代城墙作为军事堡垒一般对城外都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可是山海关却反其道而行之,许多段城墙都修建于高岭之下!
  随便派个兵站在这些城外的高岭之上,就可以将城内情形一览无余,手里若是多一把弓箭,一抬手就能射在城墙上,如果要是再架一门火炮,那城里的守军可就得找地洞钻了。
  所以,王在晋怎么看这城墙都像是给敌人设计的,他老人家给予的评价是“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这样的情形无疑是兵家大忌,于是王大人特为此上疏陈情。
  他说山海关周边的高岭就好比是锅沿,而山海关关城就像个锅底……这样的地形地貌,别说用兵打仗,就是待着不动也有坐困的感觉。

  而此时王大人手里本来就只有熊廷弼、王化贞留下的几万溃兵了,若再被下到如锅底一般的城池里,那情形就更凄惨了,确有几分被扔到井里再等着人来落石头的意思。
  介于山海关此时已经是退无可退的“冲边绝塞”了因此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这样的硬伤必须得到妥善地解决,故而王在晋立即组织了现场工作组进行会商。
  在会上开始有人提出能不能在这些高岭上修敌楼,王在晋想了想,给否了,因为这些孤立在城墙外的敌楼很难自保,一旦被敌军占据了,那可就真成敌人的楼了,后果不堪设想。
  之后,大家想来想去,最终确认别无他法,只有再修一道城墙,将这些高岭收于城墙以内才能保险,这才是“八里铺重城”的真正由来。
  这个方案一出炉立刻获得了兵部尚书张鹤鸣、蓟辽总督王象乾的支持。这两位和王经略联袂出手,那可就非同小可了!
  当时,“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蓟辽总督”相当于北京军区司令(大军区,非卫戍区),“辽东经略”相当于东北军区司令,而山海关正处于“北京军区”和“东北军区”的辖区交汇处。在这样一个地方,最怕的就是各个山头意见不统一,但此时此刻却是另外一番情形,因为各方意见一致,都表示赞同。

  在明朝各地的总督、经略等封疆大吏名义上是由兵部尚书来总领,之后再由兵部尚书向内阁、皇帝负责,由于“八里铺重城”这个计划同时获得了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辽东经略三人小组的一致同意,所以方案很快被付诸了实施。
  日期:2012-04-18 20:50:24
  连载5:谎言背后有玄机(二)
  首先是作出了预算规划,不过王在晋嫌这个预算规划太贵了,所以从四五百万两瘦身到九十三万两,并且还包括了衙舍、铳台、营房等等的修建费用,总体来说费效比还是不错的,虽然花费近百万,但却让山海关成为了堪称金汤固若、万世不拔的雄关天险。
  按说这方案领导层已经批准,专家组业已通过,工程预算也经审计完成了,朝廷立即批复,连经费都拨了一批下来,施工队都陆续进场开工了,事情可谓是板上钉了钉,不应该再有什么变数了,可到最后还是发生了意外,因为袁崇焕来事儿了。
  袁崇焕在《明史》里是个“忠肝义胆”的“光辉形象”,但其实他却很会玩阴的,他跳出来反对不说还把黑状告到内阁首辅叶向高那里,所以这才有了孙大学士手里的那份上丨访丨材料。
  袁大人告状的材料里说,王在晋不顾众人反对独断专行(其实是三巨头一致同意),耗资百万去修“八里铺重城”,结果是“群议哄然”(意思是反对的意见很多)。可实际情况是“群议”自然没有错的,但“哄然”却并不一定就代表反对,只能说明当时讨论得非常热烈,具体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声援的、出主意的、赞赏的、嘉许的各有不同。

  先有户科周希令提出与王在晋类似的计划,周大人的计划是由中前所入海口筑一边城到黄土岭,城墙约有17里,算是出主意的。不过,此城造价颇高,估计是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的,17里城墙居然要耗费四五百万两银子(王在晋的37里城墙才用了93万两)。
  此后兵科沈应时又复议他们二人的方案,说两个都不错,算是声援的。
  接下来兵科赖良佐又提出,可以先修王在晋所提议的八里铺重城,等完成之后再修周希令的。(果然是兵科的,军事上倒是有双保险,可惜缺乏经济头脑)
  天启对王在晋的方案批注是“着该部议行”。不久之后,朝廷第一批拨款也下来了,共计纹银20万两。
  说到这里,八里铺重城计划出炉的来龙去脉就很清晰了,到底该不该修,是否遭众意哄然,决策层有没有同意,天启是不是批准了,都很清楚明白。

  清代修《明史》的文人们对这些史料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写出来的《明史》里却对这些内容只字不提,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那清修明史在叙述这段历史时,为何不说实话,而非要采信有杜撰成分的史料呢?其实,《明史》里这样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他们这么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如果照实写,孙老师哑口无言了,那王在晋就显然没错,而王大人没错的话,则必然意味着袁崇焕错了,倘若袁崇焕一旦错了,那《明史 袁崇焕传》就写不下去了……所以为了让袁崇焕“正确”,那就必须使得王在晋“哑口无言”,因此修史的文人们心一横,就干脆作伪作到底了,于是他们编修的“史文”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对于八里铺重城修筑的真实原因三缄其口、只字不提。
  2)选用茅、周二人的书稿作为蓝本而不参看老孙的奏章。
  3)掐掉王在晋的反驳,让孙承宗很无知的质疑成为经典。
  那为什么袁崇焕就一定不能错呢?呵呵,这就是清修《明史》中另一个重大玄机了。其实,孙、王这场八里铺重城之争,表面上是一城一地的防御问题,但实质上却是关乎战略层面的重大抉择!
  选择宁远去据守不仅仅是一种防御纵深的延伸,而是一个战略思想的根本转变。清修《明史》在这里力图让大家认为孙、袁二人提出的“宁远方略”是正确的,所以才不惜采信有杜撰成分的小说,可见编修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经过文人们一番“编修”,许多后世研究者都相信了孙、袁二人的主张是正确的,而王在晋则被认为是无能之辈。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明朝沿用了孙大学士的方略之后,便灾难深重而一发不可收拾了。

  ---------------------------
  【《崇祯长编》卷十三 “原任大学士孙承宗疏辩……适缺辽东经略,推侍郎王在晋以往。及在晋抵任,属道袁崇焕及两赞司移书故辅叶向高,言在晋去关八里以一百万之费,筑二十里重城,群议哄然,欲臣抵关一阅。”】
  日期:2012-04-18 20:51:41
  连载6:开辟第二战场搞反击
  明末,天启二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