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一位70后的性与爱》
第26节

作者: 白领新帅帅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崩地裂!爷爷去世了。我内心的坚硬霎时七零八落、体无完肤。我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和想法回家奔丧。进到村口时,我远远地望见了搭好的灵棚,我放声大哭,哭声爷爷、哭自己、哭这无边无沿的愁苦!爷爷高寿,88岁,一个很吉祥的数字,无疾而终,听我大娘说,前两天还每天早晨起来围村转圈,只是一个晚上睡过去了,安祥地走了。我想爷爷的在天之灵已经高高在上,在无奈地看着他这不孝的孙儿。爷爷躺在堂屋灵床上,蒙着头,静静地走了。可是爷爷不孤独,有一帮孝子贤孙在大放悲声,突然想起陶渊明的那首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所歌”,其实最精彩的是前两名,有什么呀,从土地来到土地中去,化作世间一尘埃,回归自然!

  我与爷爷的感情很深。爷爷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辈只做了一件事,种地!他不务工不经商,在他的心目中土地是他所有的寄托,劳动是他唯一的爱好。爷爷对土地的痴迷,经常令我大惑不解,爷爷70岁之前一直单独分家过日子、自己种地过活(我奶奶去世早),80岁之前,还一直坚持劳动,每天必去地里转转。爷爷经常会在烈日炎炎之下,汗流浃背地锄地、修苗,我曾多次制止爷爷,让他别干了,在家好好养着就行了,但爷爷地说,人会闲出病来的,他干点活心里塌实。是呀,爷爷的生活是单调的,日出而做、日入而息,现代文明好像离他很远,他一直生活在久远的年代、自己的天地,可是这有什么不好,简单的快乐、快乐的简单,爷爷在平淡中自他人生的精彩。爷爷心灵是干净的,干净得如同泥土;爷爷的身体是健康的,健壮的如同生生不息的庄稼;爷爷的情绪是平和的,平和得如同吹过原野的清风。我不敢再妄自揣测爷爷的内心活动,但回快起与爷爷生活的点点滴滴,却是痛彻心肺、泪水长流!


日期:2008-8-29 5:27:52

  已是初冬季节,北方的冬天冷风浸骨,白天还好点,但一到了晚上冻得浑身都僵了,我们整晚的守灵,灵棚设在多年不用的祖屋内,由于屋内空间太小,人太多,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只能跪在屋外,有亲戚来吊丧时,我们就磕头、痛哭。我由于来得匆忙穿得衣服少,很快我就撑不住了,觉得脸冻木了,舌头说话都难,娘回家找了一件破大衣让我裹上,才觉得好受一点。我真成温室的花朵了,身体如此空虚,那种寒冷的记忆至今想起不寒而栗。到了后半夜,人来得少了,长辈们不让我们在外面跪着了,进了屋,生了一堆火,守着爷爷大家慢慢地聊天。


日期:2008-8-29 5:33:34

  二姑说了好多爷爷年轻时的事情,爷爷年轻时脾气暴烈,参加了我们当地一个著名组织,偷偷地配合游击队,有一次扫荡,爷爷他们几个由于掩护乡亲们向村外逃跑,被抓住了,绑在大柳树上用沾了水的皮鞭抽,但爷爷一个字也没有吐出来,后来我爷爷之所以没有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去,是由于我老奶奶的拼死阻拦。

日期:2008-8-29 5:39:00

  二姑还告诉我,她小时候,爷爷是生产队的小队长,很有一些权力

日期:2008-8-29 5:45:26

  二姑说了好多爷爷年轻时的事情,爷爷年轻时脾气暴烈,参加了我们当地一个著名组织,偷偷地配合游击队,有一次扫荡,爷爷他们几个由于掩护乡亲们向村外逃跑,被抓住了,绑在大柳树上用沾了水的皮鞭抽,但爷爷一个字也没有吐出来,后来我爷爷之所以没有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去,是由于我老奶奶的拼死阻拦。二姑还告诉我,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爷爷是生产队的小队长,很有一些权力,但他从不让家里沾一点光,由于子女多,实在是没有吃的,有一次奶奶偷偷地掰了生产队几个玉米,让爷爷知道后一阵暴打,并且要把奶奶游街示众,是大爷、二姑她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并叫来了大爷爷才把事情平息下来,但几个玉米爷爷照样交了公。二姑跟我说这些我很惊讶,这是我的爷爷吗?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慈祥的平和的,他不但没有打过我们这些孙子们,就是骂也没有一次,但据二姑说,她们几个几乎都挨过打。我不禁深深地自责,每次回老家时,只知道给爷爷买点好吃的、给他一些钱,但从来不会坐下来听爷爷说些心里话,爷爷的世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还没有来得及探究,而机会永远失去了。


日期:2008-8-29 5:58:10

  二姑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用我娘就话说,二姑的命比“黄连”还苦。我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没有看见二姑了。在我的印象中,二姑是美丽的,乐观的,她有一双好看的眼睛,白晰的皮肤,特别能说爱笑。但现在,生活已经把二姑变成了另外的模样,她变得又胖又黑,皮肤粗燥,说话嗓音沙哑,眼睛也失去了光彩。我心中暗想,二姑会不会是祥林嫂的翻板,她过的是什么日子呢?在以后给爷爷守灵的几天时间,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二姑给我们几个小辈讲了她的生活,讲了她的喜怒哀愁。我吃惊地发现,二姑依然保持着乐观,她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庭。我对二姑那肃然起敬。

  二姑曾经是我们家的骄傲,她是我们家第一个走出农村的,二姑最幸福的日子是在1990年以前,当时二姑和姑夫一个在棉厂上班,一个在乡镇供销社上班,都是吃“公粮“的国家人。天有不测风云。二姑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好日子很快就到了头。先是二姑夫承包的商店亏了本,欠下了一大笔债,后是二姑上班的那个企业破产了,她下了岗,这还没有完,二姑夫因为心情郁闷,开始大量喝酒,成了一个酒鬼,丧失了劳动能力。逼债的人天天堵在家门口,开始这些人还讲点情面,后来看实在要不出钱,就恼羞成怒,把二姑家的东西抢了个净光,还动手打了二姑。二姑已经没有办法在当地生活了,一狠心抛下了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二姑决定像老辈的穷苦人一样,闯关外。二姑去了沈阳,她找不到工作,就捡破烂,二姑夫给别人养狗。巨大的心理落差,没有击垮二姑。她对我们说,从走出家门口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心变成一块铁,她不会再流一滴眼泪。

  外地的生活异常艰难。一次,二姑去一家电子市场捡纸盒,几个当地拾荒者合伙欺负她。二姑一看不能再忍了,再忍就没有办法生存了。二姑像疯了一样和她们打了一架,二姑拼命地尖叫,披头散发,手中能拿到什么就用什么,直到被打得头破血流,依然不罢休。最后,那三个人怕了,主动结束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二姑说,她以为她会被打死,但是她知道即使被打死了也不能认输,否则别人还会欺负你。从那一天起,二姑才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在这家颇具规模的电子市场捡纸盒。二姑是聪明的。她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想尽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处境。刚开始,二姑从电子市场捡纸盒、收纸盒,交给别人,一天赚不了几个钱。后来,二姑改变了这种方式,她把纸盒进行分门别类,把一些好纸盒挑出来,直接交给一些小厂子和加工户,这样一个纸盒能多卖不少钱。再后来,二姑买了一辆摩托三轮,开始大批量地给别人送货。二姑起早贪黑地干,几年也不回家一趟,她还清了欠款,还在农村老家盖了一座气派的砖瓦房。很多人都认为,二姑的日子开始苦尽甘来了。她没有想到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二姑这次遭受的打击更是致命的。二姑的儿子长年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从小就被别的孩子欺负。长大了性格变得异常懦弱和敏感,到了高中时他变得更加孤僻,但二姑是无暇顾及这一切的。高中毕业,孩子高考落榜,一时想不开,得了精神分裂症。这时,二姑夫的身体也垮了,风湿病、心脏病和酗酒几次把他拖入了死亡的边缘。二姑的一度减轻的负担又变得异常沉重。令人惊奇的是,二姑吃了这么多苦,身体不但没有垮,反而变得强健了。二姑说,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倒下了这个家就完了,所以,她从不悲观,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她说,她是这个家的男人,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二姑跟我们叙述完她的故事后, 我们都沉默了。原先对她的误解早已消失。爷爷自小就疼爱二姑,说二姑聪明懂事,但二姑却没有能在爷爷病重的时刻看上他一眼。二姑的心里的痛苦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可是生活已经给二姑造成了太多的磨难,我们又怎能苛责二姑呢?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想到二姑,二姑没有多少文化,二姑遭遇了很多不幸,但二姑知道生活不能逃避,要负起责任,要坚强地面对一切。就凭这一点,二姑是可敬的,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作为小辈,我在这里也遥祝二姑能够走出不幸,过上几天舒心日子。


日期:2008-8-30 7:54:0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