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不是坏事,但是太过张扬不符合公司文化,你就可能被你的个性杀死。
日期:2011-05-04 16:19:59
【大学毕业,两眼发黑?】
以前听说过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搓脚,觉得还可以接受,最少也算个生意或者是技术活,现在丁磊不都开始养猪了嘛。
可今年倒好,连这古老的掏粪技艺都需要大学文凭才能上任!真是不知道是古老的技术极难上手,还是现在大学校园都定向培养,10多年的寒窗苦读最后落得如此结局,不知道那些只知道在校园外面玩命教书的老师们作何感想。
如果你的专业真是不那么招人待见,赶紧在学校里就想好自己出路,别毕业了真是去当了蚁族,你有梦想也难成现实。人的个性决定了人的思维,人的思维决定了最后的出路。
我比较欣赏唐骏先生,虽然是野鸡大学的,虽然人家也是打工的,但是人家是皇帝呀!
日期:2011-05-04 16:49:54
【工作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是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我当时只是机械性的理解,根本就没啥体会,不过现在对这些东西倒是有点实际的感悟。当开正式会议一定要穿正装,发言要靠谱,不能满嘴跑舌头;酒桌上就要敢吃敢喝,让同事领导不会觉得旁边座着一个“宅男”,省得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和你相处;让别人帮你干活的时候尽量客气、委婉,讲究方法和策略,让别人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把活干了,就算他是你的下属也要这样。
日期:2011-05-04 16:53:37
【你要让别人觉得你胜任】
工作中,无论你是否喜欢,都要积极主动。当你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同事的信任后,按理说就会有更多的工作内容自然流到你这里。可能是因为你把各位同事伺候的像个“大爷”,或者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可靠、简单的小兄弟,跟你接触很简单不会浪费那么多口舌就能拿到他们要的结果,所以你的忠实客户就会逐渐多起来。
随着客户不断的增多,问题会越来越多,沟通也会越来越频繁,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很多同事提到的内容自己了解很少,甚至不懂;有时候还会觉得沟通很麻烦,非得让同事或你的客户讲的很通俗易懂的时候你才豁然开朗。这时候可能是你的知识储备和沟通能力的问题了。
如果自己跟不上了形式,或者工作状态不好,那么赶紧扭转,让你的同事觉得你可以信任可以依赖和合作。
日期:2011-05-04 17:22:49
【充电,充电,让你更值钱】
我换工作有几个标准:工作内容,公司的成长性和氛围,还有就是薪水问题。其中能够在你没进到这家公司前能比较准确的衡量出来的唯一内容就是薪水,别的真的很难从面试的过程中判断出来,大部分得靠感觉来确认,比如像唐骏那样刚进微软时候的感觉。
我也有过受骗的经历,有一次只在那家工作做了2个月的时间,因为让我主要做的事情跟我刚毕业的时候差不多,对我的成长没有任何价值,而且在面试的时候给我描述的主要工作内容没一点关系。可能是在规划这个职位的时候没有想清楚,要不就是商务上没有谈好,才导致了一些具体工作内容上的偏差,虽然这家公司有10年历史,在业内算是有点名气,但是真要具体到一件小事可能还是没有处理好。
可能刚毕业时,没什么资格和条件选择公司,但是一定要让自己在不长的时间里有这个资格和能力,那就是大量学习充电,不要荒废时间。
日期:2011-05-04 17:42:17
【办公室政治也是你死我活】
办公室政治弄不好会粉身碎骨的。不要恐慌但是也不能轻视。
如果你刚进公司,领导给你交代任务总是口头和电话,有一天大老板怪罪下来,可最后领导竟然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一样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你,因为所有的字都是你签的、邮件都是你发的;老板请了一个非常无能的人来管理你这个部门,你在无奈的过程中却慢慢发现他竟然是老板的远亲;在公司业绩最好的你,当年底发年终奖和新任命的时候,却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得到这些的却是跟领导关系搞的很近、没什么业绩支撑的同事;再如果你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年的项目,可最后的项目总结和给老板的汇报却是由一个新来的同事递交的,你说老板会对谁有好感?
职场如战场,谁都可能会踩到地雷,没人能躲得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期:2011-05-04 18:01:05
【立场明确,切忌切忌】
当你发现部门的内幕、领导的偏好的时候,千万别选择当个愤青,更不要选择愤然的离开。首先慢慢习惯这种有人存在就无法改变的事情,其次看看你能够做些什么,是选择积极参与还是隔岸观火,前者可能在工作上会有极大的变化,而后者可能会长久做为一个工具。
当然,不管你如何选择,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立场,还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基本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这就像炒股,如果你持有一只股票,等待资金爆炒、股价大幅翻红的时候离场,也会赚到不少;可如果你为了一些无所谓的风吹草动,就频繁更换自己手里的股票,都不给游资爆炒留机会,可能最后那个亏本的人就是自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