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房奴的顿悟》
第6节

作者: 西都牧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有一个,也是个女生,本来在2008年时买了套房子,后来考了个美国的MBA,手里没钱,在2009年七月份把房子卖了去读书了,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觉得这个MBA的成本有点太高了呢,看来精通金融的美女也有失手的时候。
  这么算下来,有房人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我周围人的基本情况是,三十岁左右,结了婚,有普通大学以上学历,工作比较稳定的,普遍都有住房。当然,如果不是毕业的早,或者父母比较有钱,典型的情况是:房子在通县、天通苑、回龙观,2000年以前毕业的人,工作6-8年买房,房价35万,首付十万,大部分自己出钱,2000年以后毕业的人,一般工作3-5年买房,也就是买在2008年前,总价60万,首付20万,自己出5万,双方父母一共支持15万左右。

  不管怎么说,在北京的青年们,拥有房子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买房的最初年纪也都比较年轻。
  当然,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人是没有房子的,哪些人呢:
  1.民工;
  2.学历比较低的打工者们,如服务员,保安等;
  3.民办大学、较差的公办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工作不稳定;

  4.工作时间不长的白领们,指普通大学以上毕业,工作稳定,未来前景较好的人群;
  5.部分收入较高,但是工作区域不稳定,并不是置不起业,但种种原因尚未置业的人们。
  如果考虑上面人群中,大部分人只是来赚钱,最后并不打算待在北京,那么实际上准备在北京安家立业的人群,房屋的拥有率还是很高的,如果考虑拥有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大有人在的话,而且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还会空出很多房子,那么就北京现在的情况,已经盖起来的房子确实足够人们居住了。
  当然,我这里说房子够多了,绝没有隐含房价一定会降的意思,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但是在非理性的中国,这样说是会犯错的,如果人们够理性的话,房价就不会涨到2010年的水平,就不会出现现在政府使出各种手段调控房价,房价还不跌反涨的局面。
  我的这个分析结果只是说,在房子这么多的情况下,如果政府真的想让房子降下来的话,是有可能的,或者说,房子够多是房子能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要回答房子到底能不能降,或者说先回答为什么屡压不降,还要进入第二个问题,卖房者都是什么人,这些人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心态。

  日期:2011-01-21 12:23:04
  第三章 谁在卖房子
  上一章讨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城市现在房屋的存量到底多不多。这一章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卖房子的都是什么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心态。
  其实,正在卖的房子无非两种,新房和二手房。
  先说卖新房的,当然就是房地产商了,说到这里,需要先提及一个事实,如果放在欧洲和美国,其实二手房的才是房屋销售的主力,因为这些国家城市房屋的存量够高,城市人数也比较固定,很多国家的人口可能还在不断减少,而且像德国、英国这些国家,产品质量做的又好,一套房子住了上百年了还不坏,所以这些国家基本不需要盖太多的新房,房地产市场做的事情,通常就是你把房子倒给我,我把房子倒给你,所以其实看国外,房地产商成了顶级富豪的真是少之又少,房地产商成了巨富的,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国香港,一个是中国大陆。

  不过在中国,房地产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虽然邓小平1978年去新加坡等地方转了一圈之后就羡慕不已,说要在中国搞房地产,不过随后的二十年基本上是小打小闹,主要是在深圳、海南等地方做个试点之类,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基本上还停留在福利分房的年代,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不过就是这样,那个弹丸之地海南,当年还只是个农业为主刚刚独立的省份,经济并不发达,在1992年时就在房地产上着实火爆了一把,当时是全民赴海南炒房子,就如今天的全中国似的,后来朱总理上台,一记铁拳,就把海南打下去了,从此之后海南经济一蹶不振。

  而全中国的房地产大业,是从1998年才开始的,也是朱总理扶正之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政府正式宣布彻底停止福利分房,将房地产市场化。据说当时潘石屹刚刚在北京开发了SOHO现代城,可是卖的不怎么样,任是请什么专家大师做销售策划,就是卖不出去,可是国家的政策公布不久之后,潘石屹忽然发现,他的房子卖的快了,很快就供不应求卖完了,也成就了一代房产明星大亨的大业。

  我前面提到这一章要分析卖房人的状态和心态,状态主要是说资金情况,心态吗,就是说着急不着急卖,是卖出去卖不出去无所谓,还是说指望着这个谋生,一定得卖出去呢。
  房地产商们是就做卖房子生意的,所以当然是很着急卖掉房子的,当然,在状况好的情况下,比如说2006年时,很多房地产商确实在捂盘,捂盘是为了卖个更好的价钱,不过房地产商们的捂盘还是有限的,因为对于企业经营,现金流很重要,你就是利润再好,现金流出了问题,公司还是要倒闭的,顺驰当年那么牛,结果在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倒闭了,不就是资金链出了问题了吗,所以房地产商们捂盘是捂盘,但是捂的差不多的时候还是着急卖的。

  说到资金,我因为喜欢研究股票,正好又是做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所以对于房地产的股票就比较关注,对各个房地产公司的年报我全都门清。
  关注多了,我就发现,虽然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很火爆,可是从2006年来,大部分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总现金流虽然是正的,可是所有房地产公司的经营净现金流都是负的,请一定要注意是所有的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大部分房地产公司都在大规模扩张业务,这一句似乎是废话,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第二就是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是靠贷款度日的,而且是大规模的贷款。
  按说贷款那么多的话,房地产商应该小心自己的现金流,可是现在的现象很奇怪,2008年时,中国打压了那么久房地产,可是房价就是不降,销售量都降到冰点了,可是还是死撑着。现在又是这样,从三四月份政府开始打压房地产了,销售量又是大幅度的萎缩,可是房地产商就是死命撑着,后面我会分析道,为什么房地产商们销售量都这么低了,宁可冒着资金链断裂的巨大风险,就是不敢降价,而即使降价,也一定要以各种优惠明目,就是不明明白白的降价,原因在于现在房产持有人的结构和买房人的构成,造成现在中国的房价,要么继续涨上去,要么就是暴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