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当都尉》
第38节

作者: 不吃辣条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就是杨亮心软,在政治场上,心软之人,那是要吃大亏的。
  孔家党覆灭后,按理来讲,是要对其党羽进行清算,但是杨亮并没有清算的打算,当然杨亮这么做,除了心软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中大臣,基本上,都被孔骏给清算得差不多了,位置还没有补上来,如果再杀一批的话,那么朝中是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所以孔家党覆灭后,对于孔家党,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算。
  也是因为杨亮的存在,杨伟并没有获得辅政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他也得到了远超于各大藩王的待遇,可以入驻朝堂,甚至可以出入各个地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权力。
  而王宝则是为了平衡权力,简单而言是为了平衡杨亮和杨伟的权力,其实在这两人的权力中,杨亮是可以压着杨伟的,从而实现独揽大权的局面。
  但是如果杨亮这么做了,作为这场政变发起者,贾念芙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贾家党必须推选出来一个,从而能分化杨亮权力的人,这也就是王宝被推出来的原因。
  虽然寸功不利,但是为了朝堂的平衡,故而与杨亮共同辅政。
  虽然杨伟对此不满,但是他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此时的杨亮是手握重兵和重权,自己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

  虽然王宝被贾家党给推出来了,但是作为这场政变的幕后策划者贾念芙是十分不满意的。
  毕竟我辛辛苦苦地策划这么大一次事件,最后我什么都没有捞到,反而你杨亮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凭什么呀?
  所以对此贾念芙的内心是十分不爽的,但是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贾念芙又什么都做不了。
  毕竟她只是宫中的一个女人,虽然这场政变是他策划的,但是瓜分蛋糕的人中,她瓜分的最少。
  她想把贾正扶持到三公的位置上,杨亮都不同意,最后也只是给贾正一个尚书令的位置,也算是进步一级……
  如今的三公,太傅还太尉,是空缺的,其实是完全可以把贾正给抬上去的,但是杨亮不同意,反而把这个太尉的位置,给了他自己……
  现在的杨亮则是汝南王,太宰兼太尉,录尚书事,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豫州诸军事,本身就有着天官太宰的官衔,还把太尉给兼了过去……这怎么看,都是不行的,或者是幼稚的行为。
  虽然太尉这个官衔是荣誉上的官衔居多,但这是三公之位,你只要做上去了,在很多时候,出现真空权力官衔的时候,你是可以兼任的,也是在这种情况,三公能逐步地掌握实权,或者说掌握大权。
  因为出现大的实权官衔空缺的时候,一般都是三公给揽过来兼任的……

  行,你太尉给兼任过去了,你太傅空缺着呢,你总可以给人家贾正吧?
  贾念芙也派人给杨亮说过这个事情,但是杨亮则以贾正资历尚浅,不足以位列三公之由给拒绝了。
  可以说,独揽大权的杨亮是彻底的把贾家党给得罪了……或者说也是因为杨亮的原因,让这场政变的谋划集团‘贾家党’的收益最小化,或者说没有得到什么收益可言。
  并州,上党郡。
  孔济并没有在皇都,也是因为如此,他才免遭诛杀,他被孔骏安排到北边,巡视边疆防线,正好在上党郡当中。
  此时他已经得到了孔骏被诛杀的消息,而自己也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
  当听到自己全家被段豪烧死的消息后,他可以说是气火攻心,瞬间喷了口鲜血:“我孔济识人不明呀!”
  “这段豪恩将仇报,可恨至极……”

  孔济号啕大哭起来,几次昏厥……
  “将军,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
  “并州刺史刘成得到了朝廷的消息,已经集结并州兵马,准备来讨伐你了!”
  “如果我们继续在这里伤心度日的话,这上党城破之日,你作为孔家最后的幸存者,恐怕也……”说话的是孔济的幕僚‘郭寇’。
  孔济听完郭寇的话后,才意识过来,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振作起来……
  “击溃刘成,若能控制并州,到时候引北蛮之兵,入主中原,到时候此仇可报也!”
  “无论是那段豪,还是杨伟,杨亮,还是贾念芙,都可诛杀之!”
  孔济听完后,沉默了许久后,才询问道:“刘成带了多少兵马而来?”

  “号十万之众,率五万精兵,其中两万铁骑,三万精步!”郭寇回答道孔济。
  “刘成不过是一介书生,不足为虑!”听完郭寇的汇报后,孔济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平淡的说道。
  他显然没有把这个并州刺史当回事,他孔济和他那两个哥哥不同,他是从战场里走出来的,其武艺出众,个人还勇武过人,同时又乐善好施,聚集了一批人才,同时手底下还有四百勇士,皆出自于燕赵之地。
  反观刘成,士族出身,因文采较好,深得杨烈喜欢,后并州刺史空缺,再加上,其家族在并州,故而把这刘成安排到了并州做刺史。
  这是打仗,拼的是武力,你文章写得再好,有个屁用?
  孔济瞧不起刘成,也是有理由的,虽然带着十万兵马,声势浩大,但是孔济常年带兵,而且还是从战场下来的,他明白,打仗这种事情,不是你人多就行的,如果你统率能力十分差,你带兵,带多了,那反而不是好事了。

  所以在孔济看来,这刘成带的兵虽然多,但是他个人的统帅能力不行……
  “我们控制着上党建,同时有我从中央带来的一万精兵,再加上上党建本来的五千兵马,对付这刘成足够了!”孔济对一旁的郭寇说道。
  郭寇这倒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孔济的水平,对于刘成,他也是见过的,此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长相十分瘦吧,弱不禁风的样子,这种人,怎么可能打仗呢?
  “传我命令,加固城墙防御,做好防御准备!”孔济对郭寇说道。
  “将军,如果这么做了,敌人围城之后,内部恐怕会……”郭寇其实是不建议孔济这么做的,在他看来,刘成的水平不行,他们应该主动出击,一战定乾坤。
  而孔济想得就比较周全了,虽然他瞧不起刘成,但是人家的十万兵马,那是实打实的,同时刘成水平不行,但这不代表着他下面的人水平不行。
  刘成坐镇于并州,北方就是蛮族十八部的‘北辰部’。
  北辰部是蛮族十八部之一,其大本营在并州北方的草原上,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部族,其人口有两万户,其全民皆兵,而且因为在草原上,其战马十分之多,而刘成在面对北辰部族的时候,至今无战事,在孔济看来,其手底下应该是有北辰部族惧怕的人。
  虽然杨烈与北方蛮族开始做贸易,和平共处,但是这不代表着双方没有武力冲突。
  只不过大规模的冲突没有了,但是小规模的冲突还是源源不断的,但是刘成在并州的时候,双方至今没有爆发过武装冲突,连小冲突都没有,这是十分可疑的事情。
  要知道平州的玄菟郡,那是长期与北方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