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点了点头:“你诛杀孔骏,可是大功呀!”
杨亮这么说,显然是认可了孔骏,而孔骏在内心之中也是松了口气,明白,自己这次赌对了,有杨亮的庇护,基本上自己的命是保下了,而且段豪可以肯定,此时杨亮握重兵在洛阳,其还有这先皇的诏书,未来执掌朝政的必然是这杨亮。
“这一晚,你也是辛苦了,好好的歇着吧!”杨亮对段豪说道。
段豪点了点头,随后杨亮安排了两个人带着段豪下去了,段豪走后,傅策看着杨亮说道:“此子奸诈!”
“他在这之前,是孔骏的心腹,如今看到形势不对,立马诛杀孔骏,此子毒辣,断不可留,不然后患无穷!”
而杨亮却摆了摆手:“在先皇还在的时候,安排他来传我诏书,可见此人对先皇的忠诚,对我杨家天下的忠诚!”
“而且在这之前,他也谏言我入洛阳与孔骏争权,如此可见他对孔骏颇为不满!”
“在这之前,入洛阳,为孔骏效力,正如他所言,委身于孔骏而已,绝非是孔骏的心腹,即便孔骏把他当心腹了,他也没有把孔骏当心腹!”
“他的内心,忠诚的是我杨家,如此忠臣,而且是有能力的忠臣,我怎可除之呢?”
“要是如此做了,岂不是让天下之人,耻笑于我?后世记载我,昏庸呢?”
傅策看着杨亮这么说,他明白,杨亮是不会杀段豪的,再辩论下去,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翌日。
这场政变才算是结束了,正如段豪所预言的一样,这场政变的最大受益者则是杨亮。
毕竟论资历杨亮最老,论官衔杨亮最大,毕竟是天官太宰,论合法性,杨亮最合法,因为手中有先皇诏书,论实力,此时洛阳城内,有着杨亮的精兵,城外也有着杨亮的驻军,实力最强。
此时的杨亮站在朝堂上,可谓是意气风发,在段豪没有去找他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独揽大权,而此时文武百官全部跪在地上……贾家党们,可谓是欣喜若狂,他们本来都担心遭遇孔骏的打击,但是没有想到一夜的时间里,孔家党就亡了,孔家人都被烧死了……
杨亮把孔骏的人头扔到了朝堂之中,然后说道:“孔贼篡改先皇诏书,意图谋反,如今被诛杀于此!”
“把他的人头悬挂于城楼之上,以儆效尤!”
随后看向一旁的楚王:“楚王此次诛杀孔贼有功,封卫将军,兼侍中!”
就这样杨伟成为了这场政变的第二位得利者,从被软禁的藩王,一跃成为了实权王爷……一般的藩王是不能随意离开封地的,除非有皇帝诏书,或者有官衔在身。
而如今杨伟有了卫将军这一官衔,这代表着他成为了一个,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诸侯王,更重要的是,卫将军为实权官衔,如此之下,他将掌管洛阳城的禁军……
其实杨亮并不打算给杨伟这些的,但是杨伟有功,你又不能不封,在他的想法中,先给杨伟一点甜头,后面,再想办法,把这家伙给搞下来。
杨伟是什么人,他杨亮是清楚的,如此残暴之人,在大位上,乃天下祸端。
只是如今,杨伟有功,你不能什么表示都没有。
而说完杨伟后,杨亮接着说道:“那么,我们就说一下,这场诛杀孔骏的第二大功臣‘段豪’!”
众人听完名字后,都是一惊,这家伙是孔骏的死党,怎么突然成为了诛杀孔骏的第二号功臣了呢?
而此时段豪也已经进入了大堂之中,此时众人们才意识到,他们刚才没有听错……
“能成功诛杀孔骏老贼,都是因为有散骑常侍段豪!”杨亮给众人说道。
“作为功臣,理应封赏!”
“封段豪为骠骑大将军,玄菟侯,录尚书事!”
骠骑大将军是大周帝国第一武官,但是这个官衔虽然品级十分之高,但实际上是没有实权的,属于荣耀官衔,至于玄菟侯,其实也是一个荣耀封赏。
因为在帝国之中,这些爵位,是没有实权的,只是能享有这个地方的税收权,简单而言,你被封为玄菟侯,这个地方虽然是你的封地,但是你无法管理这里,只是享有这个地方的税收。
不过段豪出身于玄菟郡,如今得到了这么一个封爵,可以说段家对于玄菟郡的掌控更为牢固了,毕竟以后不用上税了。
而在这些封赏中,唯一的实权就是录尚书事,可以参与到尚书台的事务中。
对于段豪而言,虽然手中的权力被剥削了,但是至少自己活下来了。
只要活下来,那么未来还是光明的,更何况,自己现在荣誉头衔加身,而且还有着录尚书事这个官衔,可以参与到朝政之中,如此,还是有机会,在向前一步的。
对于现在的段豪而言,再向前一步,那就是进三公之位了。
不过对于此时的段豪而言,他已经不愿意在这里面混下去了,这一次孔家的覆灭,让段豪意识到了,权力的可怕,这是稍不留神,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前一天还权势熏天,掌握天下生死大权呢,第二天,人头就被挂到城楼上示众去了,要不是在这之前,和杨亮建立一定的联系,恐怕此时的段豪,也和孔骏的人头一样,挂在城楼之上了。
所以在见识到权力的恐怖之后,段豪的内心,则想的是赶紧逃离这个地方……
而作为这场政变的第三个受益者则是‘王宝’。
王宝是杨烈世代的老臣,年迈七旬,在朝中德高望重,孔骏和贾家党斗争的时候,作为三公太保的他,是属于透明人物,两面都不得罪,在他的想法中,自己都这么大了,能有个善终就可以了,所以他是极力避免于政治斗争中。
即使当时闹到最大的储君之争的时候,满朝文武,都站在了杨由这样一方,他王宝也是没有站在那一方,当然他也没有站在孔骏的那一方,而是关起来门,扫自己的门庭雪。
当然如果是寻常人的话,是不可能中立站队的,毕竟这朝堂之上,不是贾家党就是孔家党,你如果不站队,那么必然会被这两党先给干掉。
但是王宝不一样,他是三公太保,地位十分之高,如果他站在那一方,那么那一方就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所以两派最初都拉拢于他,但是王宝明白,储君之争,这不是随时可能全家掉脑袋的,所以他保持了中立,也是因为如此之下,两方最后都默认了王宝中立,毕竟他年纪也大了,不想参与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王宝作为三公,他则被抬了出来,与杨亮共同辅政……
王宝站出来,其实是多方势力平衡的选择,按正常来讲,出力最多的杨伟应该和杨亮共同辅政才对。
但是杨亮对于这个杨伟是很不满意的,杨亮其实本质上和孔骏是一类人,都是属于疾恶如仇的那种人,属于清流名士,少年时期的杨亮,也带着几个侍从,走遍大江南北,结交各种大名士呢……
所以他打心底里是看不上杨伟这种人,如果杨伟不是皇族之人,杨亮是有可能要把这个杨伟给搞死的。
但同样在这里,也看出来了杨亮不如孔骏的一方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