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潦倒男人成为投标大王的奇异经历》
第24节作者:
达流0001 日期:2010-08-17 01:44:34
进入雅致宽敞的贵宾厅,鬼夫让严总坐主座,解总坐严的左侧。左侧为主陪座,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严总将解总往主座上推,说:
“这是请客买单的位,我可不坐那。”
鬼夫把严总往主座上拉,说:
“规矩也是用来打破的,今天我们就改改,您请客,我买单。”
“鬼夫你这张嘴真能说,那我就恭敬不用从命了。”严总显然很享受被尊重的感觉,高兴地在主座位坐下。
鬼夫心里盘算着:今天这十来位客人,严总是最难伺候的主,一则他是项目部负责人,说话有份量;二则其酒品更是让人闹心,酒劲儿一上来,就有些像攻打塔利班的美国大兵---完全不讲理。上次在北京柏悦酒店,严总初次见面就给了鬼夫一个下马威。
而另三位处长,鬼夫不知其深浅,按常理,常年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大都是“酒精考验”的党的好干部。
而方标公司来的仨人,解总是滴酒不粘,洪仁亮正在搞“封山育林”,“保土增肥”,准备进行造人计划,也就排除在外了。
鬼夫一人要对付十人。以一当十用到这里一点都不夸张了。
日期:2010-08-20 00:55:50
进入雅致宽敞的贵宾厅,鬼夫让严总坐主座,解总坐严的左侧。左侧为主陪座,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严总将解总往主座上推,说:
“这是请客买单的位,我可不坐那。”
鬼夫把严总往主座上拉,说:
“规矩也是用来打破的,今天我们就改改,您请客,我买单。”
“鬼夫你这张嘴真能说,那我就恭敬不用从命了。”严总显然很享受被尊重的感觉,高兴地在主座位坐下。
鬼夫心里盘算着:今天这十来位客人,严总是最难伺候的主,一则他是项目部负责人,说话有份量;二则其酒品更是让人闹心,酒劲儿一上来,就有些像攻打塔利班的美国大兵---完全不讲理。上次在北京柏悦酒店,严总初次见面就给了鬼夫一个下马威。
而另三位处长,鬼夫不知其深浅,按常理,常年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大都是“酒精考验”的党的好干部。
其它几位工程师,不管酒量大小,有这么多领导在场,他们一般都不会放开喝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陪客而已,岂可喧兵夺主。
而方标公司来的仨人,解总是滴酒不粘,洪仁亮正在搞“封山育林”,“保土增肥”,准备进行造人计划,也就排除在外了。
鬼夫一人要对付十人。以一当十这词儿用到这里一点都不夸张了。
不过,按刚才这样一分类,十个人就被分为严总、三位处长、陪客工程师三类,在鬼夫面临的三类对手中,只要解决了严总这一主要矛盾,让他喝好喝高兴了,其它就好办了。
实事求是的说,鬼夫不是酒席上的高手,遇到社交场合,也能对待一阵,但私底下不好酒,在酒仙们眼里,他还没有入门。
但喝酒没入门的鬼夫对酒文化到是有些研究的。
鬼夫发现,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这词用得不准,应该叫“酒席文化”,或者“酒桌文化”。单纯指“酒”,无非也就是一种饮品而已,无甚文化可言。可一旦这酒入了席,上了桌,起到助兴的作用,便会激起人的欲望,引出无穷的故事。尤其是平日里伪装得严严实实的人性的阴暗和丑恶,往往在酒席上坦露无遗。
无论招投标制度如何完善,如何改进,都不会影响中国的酒席文化在此间发挥着或明或暗的作用。
曾看到一个酒文化的资料上说,一桌酒席要让大家尽兴,实现宴请者的心愿,必须要经过五个阶段。
不妨看看今天鬼夫有没有做到这五点。
大家坐定后,服务员开始上菜。鬼夫给严总上了根“中华”,趁势向解总介绍说:
“严总就不用介绍了,我的老领导,我一切都听他的。”
严总很受用,笑眯眯地说:
“你这话可就把你们解总出卖了。你到底是那个山头的呀?”
鬼夫说:
“我回北京跟解总一个山头,到这里那不就你一个山头了?”
鬼夫句句话都让严总听起来是那么入耳,那么舒服。严总镜片后面的眼睛眯成了一条鏠。
对那些在自己单位地位并不高,或许还会受夹板气的人来说,那些恭维的话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才能听到。对好这一口的人来说,在酒席上,让他入耳与让他入口是同等重要的。
鬼夫接着一一介绍在座的每一个人,记不住的就看一眼名片。解总便也起身与大家一一握手。
坐定后,鬼夫暗示解总说句话,大家就可以开始了。
解总也聪明,直接把这事推给了鬼夫。他说:
“很高兴三江集团的各位领导能赏光。我因身体原因不能碰酒,今晚陪不陪得好,大家高不高兴,就全看鬼夫的了。陪得不好,回去降薪三级。”
鬼夫知道他今天责无旁贷。先将在座有几人喝白酒点清楚,然后将所有的酒杯集中到一起,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这将极大缓解主宾的压力。
第一杯自然是起立一起敬,然后敬处长,然后按顺序敬逐一敬三江集团的客人。鬼夫换了一个小酒杯,一个车轮战下来,却几乎没有醉意。小酒杯一是量小,二是做点小动作不会引人注意。
见面相识,礼节性敬酒。这是中国式酒席文化的第一阶段。
鬼夫开局良好。他提到在座每一个人的名字,与每一个人单独敬酒,一则加深对他们的印象,拉近与每一个人的亲近感;二则让客人感觉到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再见面时,自然会多一份亲近。
接下来就要进入第二阶段了:活跃气氛,挑起话题,让酒席热闹起来。这是吃饭与酒席的不同。吃饭是为了饱肚子,吃酒是为了提兴致。中国式酒席文化最缺不了的东西就是“讲段子”。“段子”,几乎是洒桌上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日期:2010-08-20 01:01:0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