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13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这一写,进入状态,连接三天,整个两耳不闻窗外事,写的速度极快,却是已经写了一半了。
  [燕赤霞一看鬼魅遁形,施了个开天眼的法诀,随即咬破食指,在掌心画了个太极,口中念念有词,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一段斗法写将下来,只觉得手腕发麻,这握毛笔可是一件辛苦活,他放下笔来,靠在椅背上,轻轻舒转手腕,却是闭着眼睛还在斟酌词句。
  这时候,外面听见有人询问,“请问郑小相公可在家中?”

  他从窗户探首往外面瞧了瞧,正好瞧见单思南开了门,一位青袍老者笑眯眯站在门口,可不就是前几天那位老店主。
  赵老店主手上拎着一篓苹婆果,正是这时节的时果,十几颗苹婆果比婴儿拳略大,眼色半青半赤,用一个竹篓子装着拎在手上,看见单思南开了门,笑眯眯就说:“小哥,可还记得老朽。”
  单思南一瞧,是这位打算出[五文钱]买少爷文章的老头,当下抿着小嘴儿,下巴仰到天上去了,“小爷可不耐烦记五文钱的货色。”
  一句话,就把赵老店主顶得脸色尴尬,不过他从商二十几年,脸皮早就锻炼出来了,当下干笑两声,“到底是勇割双头郑乖官家的仆役,说话也颇为不凡,你家郑少爷可在家?”
  单思南正打算再顶他两句,就听见郑国蕃的声音传来,“大头,不可无礼,请老先生进来。”
  那赵老店主听见郑小官的声音,满脸笑容,顺手就把一篓苹婆塞进单思南手中,单思南哼哼了两声,把他领进书房。

  “老先生有礼了。”郑国蕃起身拱了拱手,赵老店主赶紧还礼,“老朽赵苍靖,德艺坊坊主……”
  郑国蕃心念电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笑了笑,“原来是德艺双馨苍井老师。”到底还是略微刺了刺赵老店主,开价五文钱就想买他郑国蕃的书,要说心里面没疙瘩,那才真是见鬼了。
  不过,料想赵老店主也不知道五百年后[德艺双馨苍井空老师]的典故,这个俏媚眼算是做给了瞎子看,可惜了,这真是有代沟,沟还挺深,五百年的沟,可不是随便挤一挤就有的。
  “不敢不敢。”赵苍靖老店主赶紧摇手,开什么玩笑,这郑小官再怎么年纪小,你可以在心底里面轻视人家,但面子上却是一点儿礼数都不能缺,因为人家是庠生,有功名在身,而他,不过是个小书坊主,人家看他年纪大,客气一下,可他却万万不能把客气当福气。
  两人寒暄了下,就都没话说了,顿时双方都有些尴尬。

  按说,赵苍靖老于世故了,此刻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似乎有些奇怪,其实,他是怕郑国蕃是那种清流士子,视钱财如阿堵物,贸然开口的话,被回绝了,这生意就再难谈了。
  要说他为何如此认定,主要还是因为五文钱的故事,他自觉五文钱开价挺高,要知道时文的时价不过两三文,他开价五文钱,郑国蕃却是一句[多谢老先生]扭头就走,现下再看看他这简陋的书房,听说他爹还有肺痨,心里面愈发认定,这郑小官恐怕颇为清高。
  干咳了两声,郑国蕃大声喊道:“大头,怎么不泡茶来。”
  没一会儿,单思南端来两碗茶,用青瓷大碗装着,里面就一些茶叶碎末子,他把茶放在书桌上,故意还哼哼了两声,这才站到一边。
  “蜗居简陋,怠慢老先生了,这茶却是干净的,不瞒老先生,我家的碗筷每天都要煮三次,若不是院子里面还有一口井,单是买水,恐怕都要买不起。”他一句话就解释了家中老父亲身患肺病,然后端起粗瓷碗自己先喝了两口,放下碗后用手背拭了拭唇角,朗然一笑,面相虽嫩,给赵老先生的感觉却是一股少年名士的风度迎面扑来。

  果然是作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天才,赵苍靖在肚里面暗自赞了句,愈发坚定心思,一定要把少年的文章买回去刻印。
  他端起粗瓷碗,略抿了抿,心中就在盘算,如何才能打开这个缺口。
  “不知道老先生方才说勇割双头是个什么典故?”郑国蕃开口问他刚才觉得有点疑惑的问题。
  赵苍靖略微惊讶,“小相公莫非不知道?昨日,报春楼的早肥先生就开讲《大兴县两尸三命,郑乖官勇割双头》,听者云集,据说把报春楼都给挤爆了,生意平白就好了三成,把报春楼的东主乐的找不着北……”
  郑国蕃闻言,俊俏的小脸蛋顿时就沉了下来,这大明律[本夫杀死奸夫奸妇无罪]在他看来,简直是野蛮了一塌糊涂,就好像大明朝的名士好男风走旱道,还喜欢女人的小脚,闻着裹脚布的味道就好像是催情奇香,动不动还拿绣花鞋当酒盅,换五百年后恐怕要被认为是变态狂。

  大明朝搞同性恋是风流,闻裹脚布是风雅,可想而知,五百年的代沟有多深,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想改变整个社会的审美观,未免天方夜谭,别说他十三岁无权无势了,就算是当今万历天子,也不可能说什么就是什么。
  看他变了脸色,赵苍靖以为他好面子,本想安慰几句,又怕说错话,讷讷好一会儿,嘴唇一阵颤抖,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良久,郑国蕃长叹了口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罢了,说就说罢!不知道赵老先生登门所为何事?”
  心中犹豫纠结了一会儿,赵苍靖咬牙道:“不知道郑小相公对《战国策.秦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如何看?”
  郑小官愣了愣,这是什么意思?上门请教学问?

  他不知道这赵老店主想说什么,赶紧在记忆里面找战国策秦策,心思转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
  当下,他不由哭笑不得。
  卧槽泥马勒戈壁,果然,这文人啊!都是,用韦小宝的话就是[嘴上犟犟的,心里旺旺的]
  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就是既要立牌坊又要做婊子。
  这苏秦始将连横说秦,说苏秦去秦国游说秦王,第一次失败了,穷困潦倒回到家中,他家人不给好脸色他,嫂子不给他做饭吃,还骂他。又过一年,苏秦游说六国成功,身配六国相印,他家人就[四拜自跪而谢],他嫂子直接[蛇形匍匐],他就问他嫂子: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子曰:以季子位高多金耳。

  说的直白一点,笑贫不笑娼,五个字而已。
  赵老店主拿这个问他,意思就是询问他:你有才,我想出金子。
  但作为文人,直接问,未免失之格调,所以,他拐弯抹角,用《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来试探他的态度,这就是后世骂人的:文人连放屁都要拐个弯。
  可是,你不得不承认,人家肚子里面有东西,这么糙的话,都能想到用战国策来装点一下,不得不佩服,这种典故,的确不是光认识字能知道的,换闲汉唐三过来,打破他的头,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郑小官笑笑,回了一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赵老店主眼睛一亮,啊!有门。
  “这可是出自《论语里仁篇》?小相公果然胸有锦绣河山,一句话,道尽了夫子真意。”他赶紧大拍郑国蕃的马屁,别管人家才十三岁他五十三岁,所谓黑眼珠子见不得雪白的银子,一切俱都如电光泡影,只有银子才是真实不虚。
  眼下是别人求上门,郑国蕃也不介意拿一拿乔,所以他微笑着问:“老先生,这次出多少文啊?”
  赵苍靖老脸一红,不过,赚银子第一,也就装着没听见这小小的讽刺了。
  当初他是想,一两银子就把郑小官给打发了,不过这两天寻思下来,一两银子肯定打发不了人家的,别的不说,这两天勇割双头郑乖官的名头已经传遍了大兴县,那首木兰辞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响彻一时,几乎是以瘟疫蔓延的速度在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人家都说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你再拿一两银子打发人家,那真是拿生意不当生意做了。
  他竖了竖手掌,又翻过手掌比划了两下,“十两银子。”
  十两?
  郑国蕃一笑,摇了摇头。
  赵老店主急了,开口分辨说:“小相公,这时文价格当真如此,隆庆五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李少男,如今贵为浙江布政司使,他自己在笔记里面都说当年考童生卖的时文是三文钱。”

  老店主意思很明确,布政司使啊!堂堂从二品大员,何况人家只用了十年,就从进士爬到从二品的高位,可想而知,魄力手段名声定然都是超一流的,可人家当年卖的时文也就三文钱,你郑小官虽然名声骤起,木兰辞做的的确也好,可跟人家比起来,什么也不是啊!我给你这个价格,真真很厚道了。
  “老先生,我不卖时文,我卖的是词话本。”郑国蕃好整以暇,伸手拽了拽袖口,又拂了拂,似乎在掸袖子上的灰尘。
  赵苍靖皱了皱眉,词话唱曲这时候已经不被认为是无聊小道,写这个的名士不老少,连绝代大才子升庵公杨慎都写过,这倒不稀奇,问题是,这郑小官才十三岁,做一手木兰辞,可以理解,妙手偶得之嘛!可是写词话,赵苍靖不觉得郑小官有驾驭那个的能力。
  看他的脸色,郑国蕃就明白了,自己年纪太小,人家不相信,这个也正常,十三岁嘛!换我我也不相信。
  耸了耸肩膀,他从书桌上拿起三张稿纸递了过去,“赵老先生,你可以先看一看,如果不满意,可以不买,反正,我也准备去宝文堂看看的,我听说当年武宗皇帝想看书,有位内侍花五十金购了一本《金统残唐记》进献给武宗皇帝。”

  他一提宝文堂,那可是出版界的大佬,头一块招牌,人家底子厚啊!挂的是司礼监的牌子,出的是官版,要是真入了人家的眼,出个高价也是很正常的。
  五十金,五十金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