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领导拎包的风花雪月》
第16节

作者: 范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07 19:20:32

  听完副区长的情况介绍,崔志刚代表市政府督察室做了发言:
  “市领导一直在关注这件督办案,欧阳秘书长也向我追问过几次,可见市政府对乱占农田行为的重视程度。当然了,市领导也一再强调要依法行政,绝不能以行政代替司法权,这点我们应该要严格贯彻。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由区、镇两级政府主动出面找外商当面谈谈,看能否协商解决此事,毕竟这件事也关系到外商对我市投资环境的认可度,不能因小失大,动摇了投资商的投资热情。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也应该总结教训,应该加强对农田耕地的保护宣传力度。我已向政府办公厅提出建议,全市各级政府务必在明年的普法教育专项活动中,将《土地法》的普法作为重中之重。欧阳秘书长这次委托我来跟大家谈谈,就是希望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一定要掌握分寸,能协商解决就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也要多听听外商的意见,不要动辄就上法院打官司,合作协议被判无效了,对双方都没好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农民兄弟啊。”

  崔志刚的桌前除了茶杯,没有讲话稿的,面对大家侃侃而谈,讲得逻辑清晰,思路分明,跟刚才那位对着稿子汇报的副区长一比较,差距就显露在那里了。
  他喝了口水,继续发言:“我个人建议啊,最好是能补办相关审批手续,该给农民多少补偿费一分钱也不能少,这样一来,双方都得到实惠,农民不仅拿到一笔补偿款,村委会跟外商合作中也有利润分配,受益人还是农民不是?这不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不代表市政府,仅供区府领导参考。”
  讲到这,副区长带头鼓起了掌,与会成员都跟着拍响了,一旁听讲的范为也为崔科长的即兴讲话而叹服。
  可范为我只叹服崔志刚口若悬河的口才,对他提出的建议深表怀疑,因为昨天一个下午我手捧那本册子突击“补课”,也读懂了点枯燥的法条。在座的,包括崔志刚在内,都混淆了一个概念,用“农田”一词替代了“耕地”两字,农民兄弟的控诉信里一直在疾呼“耕地”的丧失,而耕地是法律严禁用于非农建设的。从这点上来说,所谓的“补偿”根本就没有法律依据,除非你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先征收为国有土地,然后再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投资商。

  尽管如此,我的掌声丝毫不逊色着区府同志们的热情度。崔志刚颇为得意,在我身边挪了挪屁股说:
  “这是我们督察室的小范,以后负责跟踪此事,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他的工作。”
  掌声再次响起,我忙起身以示尊重。
  坐在崔志刚左首的副区长夸张地树起拇指说:“强将下面无弱兵,年轻有为啊!”

  作为刚出校门的小科员,在座的区府成员比我资历都老,只所以能在崔志刚右边落座,是人家把你当成了市府大院里一员,给崔“督察”拎包的,自然要享其礼遇。
  否则,他照样像撂电话一样把你给撂出门外去。
  这事就这么完了,大家在茶水烟雾中又七嘴八舌闲扯了好一会儿,副区长发话了,问对面一个人午餐安排好没有。那人回答说,早安排好了,翠湖楼老地方。
  崔志刚忙摆手说:“吃饭就免了,我还要赶回去给欧阳秘书长写稿子。”
  副区长拉着他的手,热乎道:“再忙也要腾出时间吃饭,便饭都不吃上一口那可是市领导看不起咱了。到时候欧阳秘书长怪罪我饿着了你,我可担待不起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哈哈——”
  “客气了。也好,省得小范回去吃食堂冷菜。”崔志刚在这把我给摆出来了。
  说实在,不想吃饭那是虚伪,自打进政府大楼,我这个校对员还一直没机会在外面打牙签,每当瞧着旁人绯红着脸蛋,吐着酒气回到办公室,自己真是羡慕不已。
  看来今天是要破戒了。

  “好,咱现在就出发。”副区长出去时一直架着崔志刚的肩膀,跟他在会上讲话时的神情判若两人。崔志刚也不住地拍着对方的后背,两人窃窃私语,笑声不断。
  这就是机关脸谱中的“严肃活泼”混合型吗?
  三辆车鱼贯而入进了本市最有特色的酒店。
  翠湖楼是家百年老店,位于市郊翠湖公园里,四处环水,林木葱郁,午后的阳光洒落下来,泛起阵阵熏暖。酒楼不高,每层却有八扇琉璃窗,里面装饰得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尤其是店匾上的题字,青色的颜料和四周的雕纹相得益彰,据史志记载,“翠湖楼”三个字是当年明朝一个皇帝亲笔御赐,两扇宽大的木格子店门旁有幅后人留下的对子:
  一湖四邻水涟漪

  二门八窗酒酣气
  酒楼属于翠湖区地盘,副区长刚一落车,就有个男的恭身笑脸相迎。
  副区长先是点点头,十分低调地将崔志刚让进大门,那男的跟崔志刚也挺熟的,不停献笑说,有阵子没见市领导了。
  我一直挺纳闷的,自打进了区府大门怎么都这样称呼一个科长呢?进了酒楼也不改称呼。
  当然,谦让是有分寸的,副区长绝不会轻易让小范早在他前头的。进了包间,跟在会场一样,面朝门的方向顺时针数,我排第三号,得瑟的真有点市领导的架子了。
  那天的菜太有特色了,一桌子都是鱼,品种各异,做法也都风味不同,清蒸,油炸,糖醋,火烤,直到今天我都搞不清楚那桌菜究竟是从大西洋还是从中南海里捞出的。
  但我分明记得,晚饭之后欧阳炳将我紧急调离了麻将台,让我约见了女诗人“利智二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