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低成本创业交流续》
第12节

作者: 中国地摊联盟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世界上想成功的人确实不少.我们的群叫赚钱总教练,我就重点说如何能成功的赚到更多的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平时的学习就是准备,赚钱的多少就看你学习的多少了,学习经济学理论,世界经济形状,及人际关系学,都是基础.说起我知道赚钱,就有不少的网友朋友急着问我:如何赚钱?很不能让我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说出全部真理.搞的我哭笑不的.如果成功是这样几句话就能说的清的,那这个世界上就不应该再有不成功的人了.我学习理论结合实践研究了10几年的心得,是希望有志同道和的朋友共同分享.想几句话就理解成功学全部的朋友,其实是还不具备学习成功学理论的心态,成功是有套路的,实力和技巧同样重要,就象少林武术基本功有技巧同样重要.也有人一心想找成功的捷径,就是不想理解基础理论只想研究皮毛,熟不知没有理论基础指导的技巧是死的.只有精通理论基础才能灵活运用,变化多端.这些天聊天我发现静下心来从基础学习的人实在是没有,如此让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因为10几年前自己就自觉不自觉的开始学习理论了.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的难得.与网友聊天又让我明白一点,自己还是平凡者的朋友你给他们讲,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方式,习惯变成少数人的.因为他们还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思维,突然让他们改变确实是最困难的事.要不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呢.原因就是大多数的人无法战胜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因而永远是属于大多说的穷人.只有把自己的思维变成少数人的,才能发现大多数人发现不了的机会.才能成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少数的成功者.想想自古来那个胸才大咯者不是与众不同的思想,孤芳自赏者又有多少.明白了吗!!!不明白的人比明白的人多,因为我写给少数将来能成功者看的.不明白的人就不用回话了.请明白的朋友交流,探讨!!!!!!谢谢!!!!

  日期:2010-05-02 14:53:32
  我的经历(白手起家创业(从9块钱到400万)史1——15集)原创 ,连载还有10集在创作中
  的经历(童年---闯荡中国)
  1977年出生在河南豫东平原的偏远农村(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小时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有跟人辩理的习惯.土话叫;抬杠.在我们村上我有个外号叫;杠王(抬杠大王).小时父亲常常教我,要遇事多思考,多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后来我真的养成了这种习惯.所以总是常有理.还是我们村上的孩子王,现在看来这些经历对我是非常有帮助的.勤于思考的习惯使我后来喜欢研究基础理论,如此一来知识面越来越广.通常,人门不喜欢基础理论.因为它太枯燥乏味.更有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空洞而不实在.其实思想永远是空洞的.而没有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方向,我们就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现在总结我的经验.我认为从小时养成的读书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在学校学习的是两种能力.第1是再学习的能力.比如学会了认识字及文字的用法,而会用文字就象人学会了走路.至于走不走路.走多少路.朝那个方向走则完全取决与自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凭高的人不一定就水平高.第2种能力就是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小时候当孩子王的经历,锻炼加强了我的组织领导能力.对我后来自己创业当老板帮助很大.1992年夏天通过我与父母商议决定退学(当时读初中2年级,在我们那里到初3 毕业的不到初1入学时的三分之一了).跟随父亲的爷爷学习木工技术半年,到过徐州煤矿打工2个月,1993年3月19日跟随有一点点亲戚的包工头到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建楼房打小工.老板为了不被别的工头枪走他的工人.雇了定员坐62人的两辆汽车.强行将我们170多个人赶上这两辆汽车,我们车定员31座,装进了87个人,拥挤程度可想而知.记得那一辆车走到吉林市时半轴都压断了.因为没有钱一路上就吃自带的饼干,喝凉水.走了三天路过大,小兴安岭林区,亲眼看见秘密麻麻的树木.干了6个月,到中秋节就下了第一场雪.回到家里等到春节才拿到工头给的700元工资啊.减去来回路费所剩无几啊.当年冬天我去了一个亲戚那里学习杀猪.干了3个月到春节给了我一个猪头.因为生意忙我到年29才骑自行车,驮着猪头回距离50公里的家.家里因为没有钱一点肉也没有买,刚好我们两家(我们家和我爷爷奶奶家)用一个猪头过了个年.1994年春节过后我又随老乡到湖北武汉的东西湖区挖鱼塘.赶了2个月越想越觉得没什么希望.我就在那里给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工作的大姨(我妈的唯一一个姐,没有兄弟)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意思是说我在那里如何如何的苦而挣不到钱之类.我姨收到信后发了一封电报;峰,速来速速来,晚后果自负.父母接到电报连夜派人送给距离家700公里在武汉的我.我连夜赶回老家当天下午照了身份证.第2天(1994年3月27日)早晨父母就送我上了徐州开往郑州的汽车(走310国道路过我们商丘).因为是春运期间.火车票非常难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劲才买上了一张到兰州签字转车的票.到了兰州一下车发现广场有四五万人都在等着签字转车.等吧!在广场睡了三个夜晚.饿了吃馒头,渴了喝凉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庆幸,自己在那几天里没有生病啊!后来终于和一个工程队一起,走了个后门,每人多出了14块钱.才给签上了字坐上了继续向西北的火车.在火车上看着本来计划够用的220元钱(借邻居的)以所剩无几.就不敢吃饭,喝水了,吃喝他们的(我年龄小他们都照顾我).到了克拉玛依一数我还剩了9块钱.1994年4月4日下午到的.4月8日开始了我在新疆的第一天打工创业生涯.这一路走来就是12年直到今天.朋友们欢迎关注下集(打工+学习的生活)

  我的经历(第2集打工+学习的生活)1994年的4月8日,是姨夫给我找的工作.在一家油田下属单位做搬运工.(是油田一个采油厂的供应站).这个单位一共招了我们6个外来人员,合同工.我的年龄是最小的.当时的月工资是每天8.5元.不管吃住.在我大姨家吃,住.我姨家有四个女儿,当时有3个还没有出嫁.同住在一套面积65平方米的楼房里.与他们没有任何话题讲.从小就喜欢研究大道理,天文物理的我看到他们.每天想着如何如何的好玩,到那里去好玩.就一句话也没有了.记得那时单位发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都被我看完了.不想在家里呆,我姨不让看电视说是怕吵.没有办法我就到马路等下面去看书.孤独无助啊.在这个过程中我姨可能是看我挣钱太少,又没有什么希望发展.到5月1日我放假两天.我姨说我在他们家不方便.就让我一个人到距这里320公里的乌鲁木齐一个远房亲戚那里找工作,我去了亲戚一看我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益价值.就推说找不到工作,把我给推了回来.我回来继续上班,没有过几天我姨又想不通拉.逼着我回农村老家.我死活不干.我姨让姨夫出面强行赶我走,说是火车票已经买好了明天必须走,当天晚上我没有敢回她家住.就在我们上班的一间简陋办公室里,对上两张桌子睡觉.当晚外面刮大风估计有9级下中雨打着很响的雷.我躺在用两张桌子对成的(床)上.心情无法平静思绪万千,泪流满面.向左边歪头泪水从左边流,向右边歪头泪水向右边流.晚饭也没有吃成.第二天老家来了一个亲戚.我姨为了让我回老家就让他骗我说是回老家做生意.我还不知道吗老家好做我还来新疆干吗?!我非常清楚他们的用意.我做好了不回去的准备.就故意给我姨夫说如果让我回老家我就死在这里.我姨知道了我的想法害怕了.不敢再逼我回去了.当时她认识一个在工地上干活的江苏民工.通过他让我般进了正在建设的楼房里,上面在建设我就住在下面.记得有一天我早晨还在睡觉,感觉上面在往下滴水,赶紧起来被子已经湿透.原来是楼上在饮砖(为了让砖头更好的与水泥结合,砖头在垒墙前一般都先浇水).吃饭也是我自己做一天吃不到5毛钱.住了1个月单位把我们交给了一个私人工程对管理,有了吃,住.我好长时间没有到姨家去.有意见!认识的人多了也交了两个朋友.心情好多了.如此工作干了4个月,当时说单位要裁掉我们这些合同工.我很着急怕没有地方工作了,在新疆呆不下去了.这个时候通过我姨的一个熟人,介绍我到油田路桥建设工程公司修公路.主要工作是在距市区200公里的沙漠里修公路.条件可以想象.1994年12月份我们都在沙漠里面工作.住的是地窝子(在平地上挖个坑上面棚上芦苇).晚上温度低到零下35度冻的睡不着觉,面朝上睡10几分钟肚子痛,再翻过来爬下睡10几分钟后背又冻的痛.如此反复睡不着觉.天亮还要干活.如此在沙漠里呆了一个冬天.第2年(1995年)夏天我又在那里工作了6个月.工资拿到了7500元(从1994年冬天到1995年10月全部).在工作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同乡.两个人一商议开始了做小生意.在打工期间我买了一部收音机.花了我150块呢,好的那种可以听卫星台.就是为了掌握世界信息.开阔视野.还看了很多世界著名企业家的自传.比如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自传.卡耐基的成功学,世界500强发展史,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世界经济格局.经济学理论,波音飞机传奇.更深入的研究了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宗教文化,等等.欢迎朋友门继续关注第3集(从打工到小老板)

  (第3集从打工到小老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