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低成本创业交流续》
第11节

作者: 中国地摊联盟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拉理论依据现在可以说具体技术操作了.从技术层面来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一:举一反三; 1:我们经常听做生意的人抱怨,现在的生意太难做拉,没有以前好做了.我以前做生意如何如何的容易,并会举具体的例子说明一翻.======现在你们开始回想自己在当时听到现在话以后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每个人只能说(打字)一句话,可以长但是不能说个没完没了.讨论时间10分钟.2:现在开始说我的总结;为什么全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门来分析一下原因; (1):以前和以后永远是个相对概念.2001年是2006年的5年前,1996年又是2001年的5年前,而1991年又是1996年的5 年前.如果你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越往前生意越好做,竞争越弱赚钱越容易.这个是市场发展的方向是总体的趋势.不能不去思考. (2):现在我们来做个模拟,假如现在我们生活在1991年.全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我们自己都是在1991年的 水平.我们就会发现你不会感觉到当时的生意好做,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和自己的水平在这个时候都是处于1991年(自己的水平是和这个时代象等的)的水平.而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而到了今天每个人都会感觉哪个时候的生意好做.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水平都在市场的推动下而达到了今天(2006年)的水平.而当他用自己现在(2006年)的水平而去衡量那个以前(1991年)的市场水平的时候.就会自然的感觉那个时候的生意好做.而事实上这只是个假想而已.事实并不是大家想的这样.因为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发展推动是造成了所有的人都进步.而不是你自己进步而别人就会停留在以前.

  (3)原因出在每个人都习惯与用自己今天 的水平而去衡量昨天的市场,这样就会产生过去的生意永远好做的错觉。而事实并非如此。
  3 :为什么全部都是和以前做比较而会得出这样错觉的认识呢?
  (1)人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记忆最为深刻。所以也最容易拿来做比较。
  (2)人们对过去的事情知道的多而清楚。因为是过去的所以知道。而对未来就不可能怎么知道了,对于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人们往往都是无知的,从而只能和过去做比较而不能和未来做比较。
  4:解决的方法就是利用我们所学的理论‘举一反三,’我们应该习惯与将事情联系起来去理解,比如我刚才写的以前和以后的年代概念。当把他们都写在纸上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问题拉吧。既然是相对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回到所谓的以前。那么我们就只能联想以后和以后比较。今天就是将来的以前。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抓住(以后的以前)这个机会呢!

  5:我们现在知道用今天的水平去做以前的生意会容易,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用以后的水平来做今天的生意也一定会很容易了。这个其实就是要用超前和领先的思路(模式)来做生意的道理。现在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全世界成功的企业。往往都和这个超前和领先是分不开的。
  二:如何找出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而领先去做
  1:利用过去推理未来,其实大到世界,小到地方政府都是利用这个方法计算未来预期的。比如中国的未来5年GDP预算就是以过去几年的增长为依据而计算出来的。虽然会有误差但是也还是目前知道的最准确的方法了。我们预算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利用这个方法。叫:根据过去计算(推算)未来。
  2:宇宙是有规律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市场是在跟着科学技术的规律而发展的。我们不知道未来方向。但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研究现在的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他们的今天就会是我们的明天。把视野放大。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日期:2010-05-02 14:44:36
  2006-11-09 | 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本人原创)
  与一些网友聊天,发现有2个概念,他们理解有一些不准确之处.今天特做说明.第1点;很多人一味想把一切事情,理论简单化.提出简单的是最好的,简单就是智慧等等.人类天生有排斥复杂向往简单的天性.但是我们不能任由天性,而忽咯了思想的主观存在.首先一切的学习目的和现实结果就是要由简单变为复杂.文盲水平的人没有中学生水平的人复杂,中学生水平的人没有大学水平的人复杂,大学水平的人没有博士研究生水平的人复杂(注意是水平而不是文凭).如果真的越简单约好就不需要任何学校和教育了.全部做文盲就是最理想的社会拉!!!科学是可以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基础科学,只研究应用科学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成功学也是如此.不关心理论基础,只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不是如同想让一个字不识的人写出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吗.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未必上过太多学,有的甚至没有上过什么学(比如松下幸之助只上小学4年级,但是他的理论水平只是4年级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盛,不知道过去怎么能预测未来???一味的逃避复杂希望简单只是自己的一相情愿,而不会成功.好比还没有学会走的人就想跑,想简单而成功唯一的方法是先复杂,学习一切应该掌握的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再调整理论再用调整后的理论指导再次实践.这个就叫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结合理论.反复总结,失败,总结,失败总结,直至成功.没有理论指导如何实践???

  第2点;还有些朋友被前辈人的高度吓倒;不敢往先辈们思想以外的领域想(只有假设先辈有不足或错误才能使现有一切再向前发展).如果只是自己这样,并不奇怪本来敢于想象超过先辈的人就只有亿万分之一,怎么能要求随便一个人就如此呢,但是另我不能理解的是他还要劝别人也象他一样不要这样.会被不理解,被误会.看看历史有那一位历史的推动者不是这样被不理解,被误会呢.鲁迅的狂人日记写的太好了.就中国而言我看劝阿Q的人还要出现几代人,才能摆脱儒家的中庸之道!!!

  日期:2010-05-02 14:48:42
  2006-11-09 | 我的计划(第1集成功的理论依据)(本人原创)
  我的几个商业计划(模式).研究了10多年的商业理论结合创业实践了10多年.成功过几次也失败过几次.在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后现在的思维更成熟.可行性也大大的提高了.这几个模式的想法有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写下来是因为感觉没有资金投入.而一时间又找不到投资人.现在在上海南京呆了一阵子.感觉自己的想法还是很具有可行性的.应该进早的写出来不然永远不会有机会主动来找我.在写我的项目(模式)之前有必要把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写出来.以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一:赚大钱靠的是把握趋势,就是市场发展的未来方向.二:在每一个行业的发展开始时期都往往是鱼目混珠,行业里没有明显的优势企业和品牌.因为大企业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三:在相对落后的行业里容易成功,因为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往往是相对空白.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业总是越来越细分,占住某一个细分市场容易成功.五:现代信息时代,不缺任何要素,要说缺可能就是独特创新可行的模式,而所谓的新模式往往就是将老的元素从新组合.六:如果你创新了一个确实有突破性,有差异化的成功模式.就要在第一时间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的品牌是这个模式的首创.因为人们认为首创一定是最好的.第二个就只能是模仿.这个几乎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关键是让所有的人知道你是首创.而不是你躲在家里自己知道.

  七:不存在事实最好的产品,只有人们的观念才是真实的.八:一个品牌给人的印象越是专一产品越容易被记住.而且在需要这类产品时你是首选.九:人们在自己的大脑里对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要妄想去改变这些已经故有的思维.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如果想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首先是要利用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东西.然后将他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加已重组.而后得出新的结论.这样他们会很容易接受.十:做什么事情想成功往往需要让别人感觉很偏执,因为在现在竞争过度的市场上,什么都好往往不如有一样特别好.是别人没有做到的.而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首先要从思想上与一般的人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所谓的偏执.

  日期:2010-05-02 14:50:03
  2006-11-09 | 成功学 (本人原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