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局——屌丝只能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屌丝的坟墓(越忙越穷的时代)》
第5节作者:
湘西印象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理论是真正全面科学的,也没有一种所谓的主义能够在数十年不变的。当一种主义成为口号,并不断糊弄你,写进书本,试图通过不断地强调制造他们存在的合法性的时候,当他们数十年不在重要问题上采取纠正措施的时候,任何一种不合时宜的延续都会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冲毁一些的堰塞湖。
低工资确实是不断向这个堰塞湖注水的一条支流,长期的低工资不仅造成了百忙,也间接造成了涨工资的可能性的泯灭,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的狭窄,使得工资上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些呼喊着通过涨工资对抗通胀的经济学家们实在是一厢情愿,画大饼的能力超乎常人。
在此时,就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个“风景如画”,碧波万顷的堰塞湖里,在豪华游艇上,品着红酒,惬意的观赏着两岸的瑰丽风光呢!
日期:2012-04-18 21:53:02
二回大头:有些东西并不想说,有时候一个人自己的孩子都说服不了,一篇速朽的破文字又能如何呢?地产三剑客之时寒冰奔走呼号,有些人因为自己"错失"了买房的时机转投任志强,并恶言相向,任志强却成了说实话的好人。当在绝大多数人沉睡时候,守夜的人的梆子声被窃贼的胡琴声掩盖,而大多数人却沉醉在胡琴的乐音中时,危险还会远吗?
日期:2012-04-18 22:05:49
三回大头:本人有个邻居,忠厚老实的农民,村里竞选的时候他总是选自己的同姓的本家,这个村子只是这个大姓把持村支书的位置,而这个村子书照样毫不客气的罚他超生的款。他有时候确实不爽,当下次选举时,一包五元的烟就能摸平他愤愤不平的创痛,这个村子一千元的香烟可以搞定所有的民主。
日期:2012-04-18 22:35:48
四回大头:有人会问,你发牢骚,你卖弄自己的学识,屁民什么都改变不了。其实本人真没什么学问和本事,你要问我改变了什么,我改变不了我的邻居,我却改变了我邻居的邻居,我和我的父亲母亲和弟弟。我的邻居扯淡的事不止这一个,而他五元钱一包香烟出卖的民主和我投的选票功效无别。
日期:2012-04-19 10:49:41
外汇储备就是被截留的血汗钱之一“美国条子”与“中国条子”
外乎储备是不是被节流的血汗钱引发过争论,是不是血汗钱也没有一个定论。
如果以外汇储备的形成来看,企业出口产品赚回来的钱,由央行强制结汇,然后印刷一定量的人民币给该企业。经济学家会这样说,央行没印刷一元人民币,就是央行的一元负债,人民币是央行向该企业借入美元的证明物。也就是说,你给了央行美元,央行给你人民币,只要你需要人民币的时候就可以到央行兑换成美金。货币不仅是财富的交换媒介、储存方式,在某些时候,某些关系中也是一种凭证。
罗斯柴尔德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货币、钱具有强大的魔幻色彩。在金融近乎主导经济的时代,纸币改变了近乎所有的规则,金融史就是一部“钱史”。
在常人看来,钱就是财富,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人民币没有进入流通环节,堆放在仓库的时候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质地好一些,不太容易被仿冒而已。
我们认为,钱怎么能和欠条、收据、某些证明等同呢!比如A拿着一张10万的欠条向我换9万块钱,在我认为确保拿着欠条可以找到那个欠款人收回10万元的时候,或许我是愿意借出9万块钱的,毕竟可以得到一万块钱的利润。我是否愿意这么干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的信用和备对付能力,也就是他能够还钱,且必然会还钱。倘若大家都拿着这个条子可以要回这个条子上所标明的金额,那何必还要拿着条子换成货币呢!这个条子直接买东西,消费不就得了。但是由于条子的笔迹,纸张用料、面额太不同,用起来不方便罢了。
金本位后,在国家(政府)未收回货币发行权的时候,银行券扮演了钱的角色,以银行的信用和备对付能力作为担保的。由于监管、经营风险、已经起初的社会商品经济并不繁荣,银行券作为货币的存在还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后来银行的信用和风险控制不能承担这样的角色,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这个信用承诺由国家(政府)承担。
政府出于好心说:既然大家手里的条子都他妈的不一样,用起来不方便,还不如我来担保,把你们手中的条子搞成同一种规格,用起来方便。于是政府印刷统一的条子就成了货币,成了钱。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经济学绝对是没有统一的立场和绝对的普适性的。对于美国央行(美联储)一刷出来的条子,全世界都愿意接纳,因为人家信用高啊,用的人多啊!备对付能力强啊!而作为中国央行印刷的条子只能在国内混混,拿出去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出口企业拿着货真价实的商品换来的优质美国条子从中国央行那里换来了相对不优质的条子。然后这个不太优质的条子可以是员工的薪水、再生产的成本、利润等等在国内流通开来。
问题似乎渐渐清晰了,作为拿着条子的个人,基本上就在国内花花,对于想购买国外商品的个人的愿望,可以集中起来拜托从事进口的企业去国外采购那些商品。进口企业就拿着中国央行的条子到央行换取美国的条子去买东西。经过这样的一个循环,也就是绝大部分人与美国条子直接关系的剥离,造成了外汇储备与普通百姓不太相关的假象。而有一些人,能够与国外有联系的人,拿着中国央行的条子去换美国的条子,他们的感受是与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本来就是同样一个面团,放在锅里蒸,对于惯常生活在本国的人觉得那是馒头,放在烤箱里烤,搞成了面包大家就会搞不清了。
日期:2012-04-19 14:22:51
外汇储备就是被截留的血汗钱之二——不断对内贬值的“悲伤条子”的极端时代
美元作为优质的条子被截留,而政府并不鼓励藏汇于民,他们总是喜欢把比较好的东西把持着,而普通百姓雾里看花似的又不搞不懂,时间长了,大家都成了一种习惯,认为就应该那样嘛!
政府突然有了这么多美国的条子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美国那厢却悄悄的采取弱势美元的政策,咱们这厢拿着这么多美元日渐缩水,出去买啥啥贵,结余的美元也学着别人去购买美国的国债,投资美国的股市。杯具的是别人赚钱咱们赔钱,买啥啥赔,这里的原因有没有见不得人的勾当令人无限遐想。
前文说过,因为劳动者工资增长缓慢,条子印刷再多也很难传导到普通百姓手里。条子多引发的通货膨胀却时刻挑战政府和绝大多数人的神经,毕竟物价上涨谁都可以体会得到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