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划经理、市场经理,到创业》
第11节

作者: 巫马金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去行政部把近几个月的《沪浙都市报》找来,仔细翻阅上面的文章和广告,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近期在《沪浙都市报》投放广告的电器商场类商家主要有两家,一是太平电器,一是火星电器。太平电器也是一家全国性的电器连锁企业,其势力与鳄鱼电器不相上下,在某些省份的销售额甚至远远超过鳄鱼电器。火星电器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沪浙地区,虽然尚未进行全国性的战略布局,但在沪浙的力量非常强。鳄鱼电器在沪浙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太平电器和火星电器,只有这两家大公司有可能、有必要、有能力、有手段在背后联合《沪浙都市报》打压鳄鱼电器。我可以武断地推测,如果没有太平电器或者火星电器在幕后捣鬼,《沪浙都市报》一定不会和鳄鱼电器过不去,因为它不可能和广告费过去不,不可能和钱过不去。

  从《沪浙都市报》“商场•电器”专版公布的信息看,该版主编叫“老枪”,编辑叫“苏林”、“刘眼镜”,署名的记者还有好几个。我认真读了他们的文章,其中文风最犀利,对鳄鱼电器“危害”最大的就是主编老枪。
  我打电话到报社总机,让转“商场•电器”版,分机通了后,接电话的是男的,听声音感觉他年纪不小,几天没睡觉,正瞌睡,说话有气无力,他问我是哪里,我说我是鳄鱼电器沪浙区企划经理,他说话更加有气无力,问我什么事,我说:“想找老枪主编谈谈。”他说:“不是谈过很多次了吗。”我说:“您是老枪?”他说:“就当是吧。”我说:“我们之间肯定有些误会。”他说:“呵呵。”我说:“问题还是要谈才能解决,就算我们有不对的地方,你也得给我们一个改正的机会。”他说:“呵呵。”我说:“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过去找您当面沟通沟通?”他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天天都很忙。”我说:“要不我明天上午过去找您?”他说:“你们又想耍什么花样?”我说:“不是耍花样,就是沟通一下。”他说:“不管你们耍什么花样,我就想告诉你一句话,我们是党的媒体,我们不怕你们搞黑社会,也不怕你们的糖衣炮弹。”说完他就把电话挂了。

  看来他对鳄鱼电器的人很抵触,但情况远比我想象的好,我们毕竟交流了几句,如果我直接到他办公室去,交流的信息更多,效果肯定更好。只要大家坐下来谈,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会有的。报社的是人,是人就是讲道理的,什么道理?市场经济的道理。这个道理的核心,就是利益决定一切。改用丘吉尔的一句话来说,没有永远不变的朋友,没有永远不变的敌人,永远不变的只有利益。作为年销售额过百亿的行业巨无霸,鳄鱼电器肯定能够给报社和报社的编辑、记者带来实际利益,世界上没有面对利益不动心的人,如果不动心,原因通常只有一个,利益太小。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下的筹码比我们还大,给的诱惑比我们还多,那么《沪浙都市报》的问题可能真就不好解决了。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因为能与鳄鱼集团抗衡的力量实在太少,虽然太平电器在总体规模上与鳄鱼电器有一拼,但太平电器专一于电器经营,不像鳄鱼电器的老板牛天富实施多元化战略。牛天富靠经销电器发家,前些年他将鳄鱼电器的最高管理权交给了朱鸿运,自己转向房地产,据说在那边资产过百亿,一旦他把两边的力量加起来对付太平电器,只要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出现大的失误,从理论上讲,在沪浙区站稳脚完全没有问题。

  日期:2009-03-29 13:37:40
  因为“后台”如此强大,我认为搞定《沪浙都市报》完全没有问题。再说为了我那二十万年薪,也必须搞定《沪浙都市报》。
  刚才报社接电话的那人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我们不怕你们搞黑社会,也不怕你们的糖衣炮弹”,此话何意?难道公司与《沪浙都市报》交恶期间,我们的人威胁过报社的记者、编辑?我在总部学习时,从没听说可以通过威胁媒体的方法来开展企划工作。我将付强叫到办公室,问他企划部以往有没有干过这类事,付强很肯定地说:“绝对没有,也不敢。”我说:“你能肯定?”付强说:“绝对肯定。”付强说这话的时候,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像电影里那种一根筋的旧知识分子,我觉得他不会说谎。

  我去问李得顺,他仍是笑眯眯的,他说:“我们公司绝对不可能威胁报社的记者,我们拉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威胁呢?”我说:“报社的人为什么会那样说?”李得顺说:“也许是随便一说,你想得太多了。”我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媒体的人说话是谨慎的,何况他们和我们现在这种关系,会更加谨慎。他们绝不可能轻易说这种话。”李得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也许前两任企划经理干过这些事,他们恐怕也是让媒体给逼急了,但这么大的事不经过我们同意怎么行呢……当然他们报上来我们也不会批,这不是瞎搞吗。”我说:“幸亏公司把他们炒掉了,要不然,不知还要弄出多大的乱子来。”李得顺说:“是啊,幸亏公司发现得早。”

  我再去问吴大为,他的说法和李得顺差不多,他还说,企划工作都是李得顺在抓,他从开业以来应付业务、财务和门店的工作已经疲于奔命了,根本没时间顾及企划部的工作。
  我决定去杭州找《沪浙都市报》的人面谈,让廖融冰留守上海沪浙区总部处理日常工作。我现在有点喜欢廖融冰,不是好色,是爱美。廖融冰平常在宿舍里笑呵呵的,像个天真无邪的大女孩,但一进办公区,她腰身笔挺,目光逼人,一脸威严,企划部的员工对她都小心翼翼的。其它部门的同事来找我谈日常的工作问题,很多事我都说找廖助理好了,廖融冰就把工作接过去。我知道长期这样肯定不行,她把我架空了,但现在,这样做对我非常有用,这可以把我解放出来,让我有余力专心解决“广度营销”的问题。我的试用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很紧。

  早上我离开住处,廖融冰送我到楼下,临别时,她说:“梁良,不会有什么事吧?”我说:“能有什么事呢。”廖融冰说:“自从公司进入沪浙区后,牛总都接到恐吓电话了。”我说:“我级别太低,恐吓我没有价值。” 廖融冰眼中闪过一丝不安的神色。
  日期:2009-03-29 13:39:39
  上车后,琢磨廖融冰的话,她本是朱鸿运直辖的“总经办”的人,怎么老板牛天富的事她也知道?难道牛天富会把这些事告诉朱鸿运,她从朱鸿运那里得到了消息?也许我听错了,他本来说的是朱总,可我听成牛总了,我最近比较多疑,疑心重了自然容易出错。
  想到牛天富,我认为他只是一个很牛的商人,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人的特点是会赚钱,企业家的特点是有社会责任感。《沪浙都市报》的问题是一次典型的公关危机,面对这场危机,鳄鱼电器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虚假广告”被曝光后,鳄鱼电器最初完全是一副泼皮无赖的架势,对事实百般否认,对责任一再推卸,并再次扬言要状告《沪浙都市报》。后来抵赖不过,又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门店的几个员工,把他们全都炒掉了事,似乎这样处理,自己就干净了。可这几个被炒的员工又被《沪浙都市报》采访到了,他们自称是替罪羊,因为鳄鱼电器经常采用虚假广告诱惑消费者,只是这次“不幸”被抓到了而已。

  任何企业都可能碰上公关危机,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处理公关危机的办法: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权威证实原则……他们忘记了商家的一个基本原则——利益至上。一切处理公关危机的办法都要符合商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到了危机关头,能够看清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商家似乎不多,所以相当一部分商家面对公关危机时总是百般推脱,拼命抵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