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10节

作者: 作者金刚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三,对领导、一线员工和客户的心路历程很熟悉,还能有心去与之心灵相通。
  这么一说,情况就很严重了,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外地人只有志向、没有成长的方向,说白了就是很多外地人在一线城市的职场上貌似很努力,实际上长期在混日子。
  这三点就给每一个想在一线城市扎根的职业人提出了一个必须反思的问题:自己离业务精英还有多远?

  对没有一技之长的外地人来说,以上三点就是在一线城市的职场扎下根所需要的方向。我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谁不想在这儿扎根呢?可是要在一线城市扎根的前提条件却是:我们不得不先在职场扎根!要在职场扎根必须要学会在职场地图上画出自己的升职路线图。
  日期:2010-10-23 18:22:58
  1升职路线图的起点:“我想要!”
  升职路线的起点一定是“我想要”,因为要先有这份心,身体才有力量,言行才有力度。
  现在甲中庸公司的老板又要做这样两件事了:
  一、找到办法,持续激发不甘心;

  二、持续深入现实,启动危机感。
  不过这回做得很隐蔽,很巧妙。
  他们贴出的那张海报,一石激起千层浪,甲中庸公司的职场正在发生着某种微妙的变化。
  艾未来打了饭就和盛之楠占据了经理厅的一个桌子,然后把蓝开俏叫过来。新婚第一年的男人多是“妻管炎”,于是按艾未来的要求,盛之楠很投入地说服蓝开俏去竞聘。因为潘得富就坐在斜对面,盛之楠的声音不敢太大。
  蓝开俏似乎有点心动,又似乎没上心。艾未来看出来了,很为这个在职场上五年却没有多大起色的同乡着急。
  邻座潘得富在跟人高谈阔论,他和别人说的话让艾未来更为蓝开俏着急:“一线城市有啥留恋的?按我们的收入水平,买一个房就等于二十年要小心翼翼过日子、二十年像敬畏老爷一样敬畏老板……”
  潘得富一边说一边给单晶莹发短信:“我现在又想挖一墙角,他是我们商场面点部的师傅单青骄,就是一抓一把肥肉那个。你一会儿能不能过来看看是不是够格?”
  单晶莹的短信立即就回复过来:“换个时间,我在和职场专家谈事!”
  潘得富心里哼了一声:“现在的人都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哪那么多专家?”
  艾未来拿过遥控器把电视的声音调大一些,压一压潘得富制造的杂音。调声音时她给潘得富一个外交笑容,潘得富立即被这个笑容俘虏了,两年前曾对艾未来萌动过的那点情愫差点又萌动了,他说:“调吧,你喜欢听典老师的讲座就调大点声……”

  典石金在屏幕上出现了,艾未来马上对盛之楠说:“这不是典老师么?”
  盛之楠愣了一下:“嗨,这个典大嘴厉害!跑我们饭堂里来忽悠。”
  他想拿遥控器换台,可是艾未来立即给拦下来。
  电视里,典石金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示意大家动笔。显然他对这个公司很了解,知道这里的多半人都是外地人,于是一张口就直接指向外地人:“外地人都想在一线城市扎根,我们研究过的……”
  典石金的一线城市扎根理论
  多数外地人要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扎根,职场素质必须做到业务精英的级别,不然的话,收入就没法跟得上这里的消费。
  不做到业务精英还有一个很大的危机:升职和换工作都将缺少连续性。至少一半以上的外地人都要面临这个考验。
  所以外地人在一线城市工作,就注定了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努力来成长。说得通俗点,“升职”是我们扎根一线城市的唯一资本……
  这话说得太现实,进谁的耳朵里谁的心就冷。

  典石金继续往下说:“所以我想问大家,想要升职么?要的话,就赶紧写写自己的升职愿望,让我看看大家的职业视野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优点?然后我们来个‘三个臭皮匠PK一个诸葛亮’。”
  大家都有点不知如何下笔。
  看到这种情况,典石金就把话收拢到了主题上:
  “不知道怎么动笔,是不是大家总觉得:‘企业里的好运要不属于少数人,要不就属于别人,反正不属于我!’那我一定要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企业有一个升职的平均数——”
  升职平均数
  一个运行正常的企业,一年里平均有10%的升职或者升级的机会。

  比如一个百人企业,一年里一般会有10个人行这种好运。
  听到这里,蓝开俏立即说:“有那么多么?我们这儿没觉得那么多人在升职。”
  日期:2010-10-25 08:05:57
  盛之楠说:“怎么没有?如果你能去人事部看看过去一年所发的升职文件,你就会看到有些副经理已经悄悄地扶正了,有些主管的后面已经多了一括号,括号里写着副经理级待遇。还有的人正在申报更高的职位呢。”
  艾未来碰了碰他,盛之楠这才注意到蓝开俏的眼睛正盯着电视看。

  电视里典石金就像是和电视外的蓝开俏心思相通似的,就听他说:“问一下大家,10%的升职名额里哪一年有你?企业里还有一个业务精英的平均数,大概在8%左右。”
  8%说明什么?
  8%说明了两个很严峻的现实:
  一是8%以外的人容易长时间在低水平薪水层面徘徊。职场里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自己的收入老是在低水平重复。
  二是想在一线城市的职场扎下根更难,因为属于自己的职位太少,这么少的位置争的人又太多。
  蓝开俏又忍不住问:“8%?有那么少么?那岂不是说多数人在一线城市都要活得很有压力?”

  盛之楠看潘得富在望着他们笑,就说:“这个问题潘经理最清楚。”
  潘得富煞有介事地说:“如果不算我和盛经理,这个数字就只剩下6%了……”
  蓝开俏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哼,什么精英,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蠢才。”
  潘得富小声说:“典石金老提什么一线城市,啥叫一线城市?我看用不了几年,武汉、成都、南京、重庆、天津这些地方的情况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北、上、广、深——本地人也好不到哪去?本地人不就是可以有个家可以依靠么?总不能靠父母靠一辈子。”
  盛之楠笑了:“小潘应该到天津找媳妇去,我有些同学在天津工作找对象,那里的丈母娘真棒,心疼未来的女婿在外面吃不好住不好,于是他们就住在了丈母娘家成了‘厅’长……”

  艾未来在桌下踢了他一脚,盛之楠赶紧围着蓝开俏转,他立马就把自己的话深入典石金的主题里,他对蓝开俏说:“前几天我来公司公干时,我在游总的办公室看到了那张竞聘培训专员和职场顾问的海报。”
  艾未来立即接过话来继续说服蓝开俏:“我现在又想建议你去报名参与竞聘。这是个好事!收获也是明摆着的,在大外企里升半级,五环外的房子银行按揭就解决了,再升半级,孩子生出来后就不愁上学花大钱了。”
  看到蓝开俏低头不语面带难色,盛之楠忙转换话题,他拿起电话来:“我来看看典石金这家伙怎么跑到食堂里忽悠来了?”可是电话打过去,典石金只说了一句话:“没急事我等会儿给你打来。”
  盛之楠摇摇头:“典石金这小子又在哪蹭饭?我听见餐厅的音乐了。”
  日期:2010-10-26 09:17:02

  2谁能少了几段职场的上坡路
  一线城市里房贷压力和工作压力会让外地人形成更多的职业困惑,困惑累积久了,心中就会形成随时发作的消沉和郁闷,这在职场心理学上就叫做“职场抑郁症”。就像此刻的单晶莹那样——
  盛之楠猜的不错,确实有人在请典石金吃饭。
  原来典石金也刚刚从甲中庸公司里出去。他一出门就被一位也是刚从公司里出来的女士叫住了。典石金快速地想了一下后就有了点印象,几个月前他在一家做管理软件的公司给新员工讲过职场的导入培训,这位女士曾经出现过。因为她长着一头绵羊毛一样的卷发,给了典石金很难忘的印象。干业务的人从来都要把见过的人藏在心中反复对话的,认识的人记不住,那业务渠道百分之百会越走越窄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