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7-26 10:29:00
统治世界金融的华尔街一贯是全球瞩目的焦点,然而,危机的爆发让这台赚钱机器,也露出了衰颓的一角。一直以来,很多人对“金融化”的造“富”能力深信不疑,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值得深思的问题是:金融化,到底给谁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一直以来,富可敌国的大金融家的帷幄运筹,都是凡人无可触摸的“宫闱秘戏”。今天,潜修多年、尚未被国人熟知的“金融界暗桩”——美国华尔街前高管、新书《金融让谁富有?》的作者陈思进,在金融巨鳄的权利场上历练多年后,以第一手的亲体验和行内人的深入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华尔街霸权操纵世界金融的重帷秘幕……
漂泊海外的华人,希望自己的祖国富强的愿望,比身处国内的时候更加强烈。尤其是亲眼目睹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惊心内幕,有责任感的爱国游子,心中更为不平。以一个“即将海归者”的立场,陈思进大胆揭示了华尔街金融的虚伪本质,以及在它的高危做局“失火”之后,中国经济所受的池鱼之祸。
在技术层面上,针对金融界的传统积弊,作者倡议借鉴北欧的绿色经济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秩序。我们发现,在今天的金融界,这种来自专业界的理性声音还太少。我们期待这种借鉴他山之石的思考,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在征得陈思进先生的同意后,现将其新书《金融让谁富有》的连载首发天涯,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国人从技术层面,认识到金融霸权外强中干的本质,并对未来健康金融秩序的重建,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简介:陈思进,上世纪90年代起任职于华尔街,历任Bankers Trust(银行家信托)和NASDAQ(纳斯达克)高级金融软件开发师、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国银行证券公司(BofA Securities)副总裁、宏利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资深顾问。目前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为北美和国内多家媒体的签约和专栏作家。著有长篇传记《闯荡北美》和《独闯华尔街》,金融时评随笔集《华尔街这些事》、《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美国?》,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即将被改编成电视剧)。
多年来华尔街的工作经验,让他看到了美国金融霸权处心积虑掠夺中国的本质,在他酝酿多年的新书《金融让谁富有》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如何长年累月处心积虑地制造繁荣泡沫,借用“御用”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极力鼓吹借债消费、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利用各类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打造了一个纸壳子的金融体系,用庞氏骗局法不仅拖垮了美国,更绑架了全世界。
日期:2010-07-26 10:37:26
资产证券化的危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类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似乎超越了过去100年才能达到的水平。然而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几乎都出现了财政赤字,其中美国、日本和英国的预算赤字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加拿大等工业国也出现巨额财政赤字。特别是最近,欧元区公共债务问题拖累了所谓“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这充分说明:糟糕的经济理论,将导致自我毁灭之路。
欧洲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政府大量支出,并以此刺激经济的必然产物。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信贷萎缩、实体经济难以获得所需资金的状况,美欧各国以及中国都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和低成本贷款,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尽管这一货币政策一时缓解了企业的债务问题,但是它却将债务转移到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使企业的违约升级为政府违约。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第一个发出求救信号:“金融危机已威胁到国家主权。”下一个告急的国家将会是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还是西班牙?
欧债危机令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创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欧洲央行宣布救助希腊的“利好”消息一公布,全球对冲基金立刻发起攻击行动,在欧元上持有80亿美元的净卖空合约。如此做空单一货币的情况非常罕见。很显然,欧元面临自发行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由于2009年穆迪公司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人担心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也将随之下调,便纷纷选择卖出他们的欧元债券,但一时又无人接手。于是投资人就只有在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上购买保险,使希腊5年期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保险金高达461个基准点,也就是说每1000万美元债券的年保费将高达461万美元。
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最大祸害——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不仅引发了金融海啸,而且令各国政府全面吃进数以万计的资产坏账——它们出台一系列的“救市计划”,包括刺激消费、降低税收和救助金融部门。虽然“救市计划”使金融机构的债务或减少,或消失,但金融机构扭亏为盈后得到的那些漂亮的盈余数字,全都是以政府公共部门大幅增加债务为代价的。
美欧政府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充分暴露了发达国家的结构性财政问题: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忽视泡沫时期的财政改革。更为严重的是,财政赤字化已成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模式,而货币是在债务产生时被创造出来——各国央行的货币基础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建立的;其在债务偿还时被销毁,由此形成了债务货币;这些国家又无不信奉提前消费、信贷消费这样的借贷支出模式,令救市计划发展到无法撤出的地步,可见资产证券化给各国财政带来的毒害之深,使之就像对鸦片上瘾,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那么谁是资产证券化以及借贷支出模式的罪魁祸首呢?答案是:华尔街。
日期:2010-07-26 10:45:49
过度“金融化”的泡沫
如果没有金融海啸,那么华尔街发明的金融衍生产品可以说举世无双。美国金融体系的实力不知羡煞多少国家,从而促使某些国家极力仿效美国。而中国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要靠生产来积累国家财富,这一过程缓慢且回报低。如果有人能够不通过生产,而是以接近于零的储蓄额赚到用中国储蓄额的50%或者德国储蓄额的10%所获得的回报,那他还需要生产和储蓄吗?当然不需要了。
华尔街无与伦比的金融巫师,就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国家微不足道的储蓄额用漂亮的包装投放到金融市场上。比如“有毒的”次级债务就吸引了中国及其他各国争相购买,他国的财富就像移钱大法般,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挪到了华尔街机构的腰包里。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掠夺他国财富的工具是什么呢?那就是美元。可是要达到掠夺的目的,华尔街就必须借助资产泡沫。资产泡沫被吹得越大,霸权资本就掠夺得越多,被掠夺的国家也就越悲惨。
人类的金融史,几乎就是一部泡沫史。过去,每隔大约100年便会产生一个大泡沫——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到1720年的英国南海泡沫,再到1837年的美国银行大恐慌。历史上最恐怖的大萧条,其泡沫就始于1907年的大恐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