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第48节作者:
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5-18 09:29:15
笔者讲的一直是逻辑,不会预测呀,不过就房子问题可以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一下。
1、温总理说了,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总理又说了,要注意几个负面因素的叠加。所以,温总理的任期内两三年的光景,这就是主旋律,宏观上的房价,政府希望温和的涨,但决不能跌。
2、在宏观的大背景下,那么市场推动的力量可是一线城市最旺,二三线城市一般,四线城市以下,很难受喽!
3、哈尔滨,是个省会城市。靠周边市县大小贪官污吏或大小暴发户们来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已强弩之末,因为该买的都买了。至于老动力区的房价,曾经靠三大动力和平房的推手来维持高房价,现在应该没有后劲了吧!
4、动力的网友,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客,30万元可以这样思考。
在哈尔滨,收拾房子至少要7、8万元,过户的手续需2、3万元,这样,实际上,买房子你只有20万元啊。这时,如过是贷款的话,其实超过60岁的老人是不能贷款的,这就意味着,这位网友要买的这套房,无沦如何都只能算第二套房了,需50%的首付啊,好了,非常清楚,这位网友你只能买40万元的房子了。这里面有个关键,贷款是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将非常非常关键!
如果是固定利率,在今后2、3年里,算是你把贷款“吃进来了”,你赚便宜了,相当于用30万套了50万,这种非常好的概率不会超于50%。
另一种情况,如果在你买房子过程中,我们的人民币突然进入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漩涡,这时,你那30万购房款就相当于投进了“黑洞”,你想把它变成流动性完全没有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恶性通货膨胀来临时大家都买房子,哈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概率是50%,此时你投资的财富是0了。
两项情况综合在一起,网友最初的30万元现在加权后变为了25万元,不知你认为投资房子的工具有效吗?
如果是刚性需求,什么时候买房子都无所谓呀。
日期:2010-05-19 13:25:20
10几年前,笔者的一个朋友不幸成为了安利人,他带着他42元的洗涤精“道具”来到笔者家推销。他逼着笔者把苹果和香蕉洗了一遍又一遍,当然是先用自己家的肥皂和白猫洗涤精啊!然后,把笔者认为洗干净的苹果和香蕉,擦干后分别放在两个盘子上。这时,我们的安利人拿起来他的道具,用他带来的稀释后的安利洗涤精潇洒的洒在我的苹果和香蕉上,嘿嘿,在重力的作用下,那些液体最后停留在我的盘子底部,你猜猜,它的颜色由最初的无色变成了什么颜色呢?哈哈,令人恶心的烂菜叶子成泥的颜色!令笔者大惊失色。
于是,安利人向我兜售,但思想顽固的笔者,虽百思不得其解,但顽强顶住了——就是不买!不过,疑问却一直留在笔者的脑海。
笔者是那种有困惑就睡不好觉的人,于是,“香蕉”、“香蕉皮”、“干净”、“超级洗涤精”、“安利人”、“42元”这几个概念就像魔术师的几个小球一样,一直围着笔者绕来绕去。后来,后来,很久笔者终于想透了,原来是“蜡质”或者说是“蜡质层”这个概念是突破口!原来安利的洗涤精有溶解蜡质的成分,于是,再怎么洗干净的香蕉皮,它都会洗下“污泥浊水”的。这是一个惊人的、极具欺骗性的表演,它的动机仍然是获取高额的利润,可对我们的身体却更有毒害性,因为能洗掉蜡质层的化学成分大概是氧化乐果、阿维菌素或苦参碱而已,欺骗我们眼球的同时,却毒害了我们的身体,当然,又盗窃了我们羞涩的腰包。
欺骗者的原理我们懂了,揭穿他们就和容易。笔者再遇到类似推销的时候,哈哈,揭穿安利人把戏的方法——洗手。人的皮肤是角质层细胞,显然没有蜡质层!于是,笔者洗了N遍手,当然还是用自家的肥皂和白猫洗涤精,接下来,安利洗涤精的表演就失灵喽!
那房子和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妨给几个等式关系。房子=香蕉,房价=香蕉皮,改善住房的心结=干净,政府的楼市政策=洗涤精,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安利人。
日期:2010-05-19 14:41:49
在商业银行搞贷款,尤其是房贷,这是个相当有学问的事情。
1、要选择对你最有利的商业银行,当然,笔者是暗指贷款人最好与商业银行的内部人有关系。
2、用房子搞按揭贷款,有短期,比如,3、5年,有中期,比如10年,长期的话,20年或30年。这里都是有内幕的,短期的贷款人有门路,可搞到固定利率,在当前的实际高通胀的现实面前,这不就相当于吃贷款了嘛。但中长期想搞到固定利率极难啊,如果是浮动利率,嘿嘿,那么长时间的未来,笔者认为甚至可能不止一次的恶性通货膨胀啊,贷款人你受得了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