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第31节作者:
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4-28 13:15:15
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解决经济本身的问题,效果不会好的,因为那会表面解决了一个矛盾,却带来了另外诸多的新毛病,因为“行政”是有私心的。我们现在用一个实例来验证笔者的说法。这个例子就是哈尔滨的公共交通系统。
组成哈尔滨公共交通系统的有两个重要的子系统,即公交车系统和出租车系统,前者大约有0.8万辆营运的公共汽车,后者大约有1.4万辆注册的营运出租车(另外还有大约0.1万辆各种形式的黑车)。
2008年1月1号,市政府财政局和物价局一纸令下,允许出租车每次加收乘客1元钱的燃油补助费——非法的行政手段,这个最卑鄙肮脏的行政命令从此毁掉了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平衡,同时毁掉了哈尔滨市民对公共运输系统的残存的那点信心。
我们以一个普通的白班出租车司机为例,在加收那1元以前,他们的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但2008年1月1号以后他们的收入迅速猛涨3000元—5000元。我们取平均值就相当于从2500元猛涨到4000元/月,而白班司机平均每天可载30个乘客左右——加收燃油附加费就相当于每月可得“补贴”约900元。可见,出租车们收入的增加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个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广大市民对他们的“补贴”。最严重的是这些被宠坏了的出租车司机们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们的嘴脸越来越丑陋,他们是用拒载、合乘、质量越来越低下的服务来回报市民对他们的补贴,我们没有办法呀,真想把他们“消灭殆尽”,但投鼠忌器,无奈呀!
回头再看看哈尔滨的公交车,我们以某一线路的公交车为例,2008年1月1号前,该线路的公交车司机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这就意味着每月15个工作日,这个线路的公交司机每天驾车可完成6个来回,我们叫它6圈,工资是这样计算的,每跑一圈给16元,于是,这个公交司机每月大约可以挣到1440元的基本工资,休息也很充裕,总体是满意的。可是那该死的1块钱出现后,麻烦也出现了。
出租车司机是C证,而公交车司机是A证,哈哈,显然,公交车司机的“学历”要高一些;出租车司机一次只拉几个人而已,而公交车司机是拉满满一车人啊,谁的责任和技术含量更高,一目了然。但现在那名公交车司机虽然每圈已经涨到22元,但由于城市的扩大,交通线路的延伸,同时又有修地铁工程的影响,他现在每天只能跑5圈了,算下来现在工资虽涨到1650元,一方面相对物价上涨,另一方面与那些出租车司机相比,心里实在不平衡哦!
其结果是,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当公交车司机。哈尔滨几乎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严重的缺少司机,没办法,只能压缩公交车实际营运的数量,拉长公交车运营的时间间距。呵呵,这下可苦了哈尔滨市民,在高峰时段原本3、5分钟的时间间隔,现在经常是15分、20分、甚至半小时,唉,可怜的市民呀,被挤得如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毒气室”,如果赶上冬天更得在凛冽的寒风中煎熬,或者实在忍不住就得乘坐那该死的出租车,这就是典型的“劣币”淘汰“优币”。
日期:2010-04-28 14:06:42
怎么解决这个罪恶的行政之手给大部分市民带来的麻烦。还得看看补贴,2008年1月1号后的这个燃油附加费的1元钱,对于1.4万辆营运的出租车(实际每天投入的1.2万辆),按白班每天30人次,夜班每天15人次计算。算下来,相当于市民每年给了每辆出租车16425元的强制“补贴”,也相当于市民给了整个出租车运输系统1.97亿元的集体“补贴”。市民们拿了2个亿给自己买了“一肚子气”呀!
能否取消这个补贴,反过来去补贴公交车系统呢?
哈尔滨市的公交车运输系统有0.8万辆的注册营运的公共汽车,现在实际营运的连0.5万辆都不到,原因是缺司机啊。这个系统至少需要1.2万名上岗的公交司机。现在要想重新使收入对司机们有吸引力,要么加收车票钱,要么市政府给予补贴。
自动售票只能由1元涨为2元,因为这受制于我们的人民币流通纸币的面额限制。但这样的涨幅市民绝对不会接受的,只能回过头来让政府补贴了。
我们假设一个解决方案:假设每圈儿给补贴10元,算下来每位司机每月补贴750元,这样估计公交车司机心里大致平衡了。而相对1.2万名司机,市政府全年的补贴就达1.08亿元。
不能只补司机啊,这个系统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处在二线的工作岗位,比如修车的人员、管理人员、甚至打扫卫生的,都需要“利益均沾”啊。那就假设另外再出1.08亿元来平衡整个子系统。哈哈,现在市政府需要每年拿出2.16亿元来维持公共汽车运输系统的良性循环!
上面的事例明确的告诉我们,行政之手只会用新的矛盾去掩盖旧的矛盾,只会治标,不会治本。原因是地方政府揣着一颗邪恶之心——只想收钱,不想做事。
日期:2010-04-28 14:37:13
我们的房地产也很像上面的例子,所谓的“商品房”很像上述的出租车系统;所谓的“经济适用型住房”就应该是上述的公交车系统了。看看房地产“系统”给我们民众带来的烦恼,甚至是痛苦吧。
出租车系统中,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外还有出租车汽车公司的利益,更有躲在那个公司背后的交通局利益。它们都打着“管理”的旗号行掠夺利益之实!
“商品房”系统的司机——房地产公司,其背后的“管理公司”就是卖地挣钱的地方政府。这些强者们一开始就破坏了“游戏”规则——严重遏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把“乘客”都驱赶到“出租车”上,而很少鼓励“乘客”坐公交车!
日期:2010-04-28 17:06:28
我们在咀嚼人民币的过程,一直存在两个没有回答的问题;
1、各级政府为什么都怕楼价跌?
2、国家为什么不结束强制结汇制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