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烧酒聊先秦》
第22节

作者: 介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人便是共工氏。
  共工氏部族是炎帝的一支后裔,炎帝被黄帝打败后,其后裔多被黄帝收编,并在黄帝手下为官。
  共工氏作为炎帝后裔,本来就对获胜的黄帝部族不满,见少昊竟然又将天子之位传给黄帝一支,他当即就不乐意了,不是说好的炎黄联盟吗,那就该炎黄共享天下,凭什么没有我们炎帝一支做首领的份?
  所以共工氏和他的儿子后土,趁颛顼刚刚即位心不稳之时,发动本部落人群反叛。
  颛顼并不惊慌,他早就对异性部族多有提防,见共工氏反叛,于是发挥他老练沉稳的特点,沉着领兵迎战,最终将共工氏一举击败。
  对于这一战,后世大都相信是存在的,但对于整个战争过程,却充斥着浓郁的神话色彩。

  相传共工氏战败后一路逃到了不周山(传说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下,发现此山顶天立地,高耸入云,一眼望不见其顶。
  书中代言,之所以山高入云,是因为这不周山正是支撑世界的一根支柱,以此平衡整个世界。
  不周山宽阔高大,牢牢地挡在共工氏的面前,使他无路可走,眼见着追兵将至,这让他不禁开始绝望。
  共工氏自知必死无疑,悲愤之下一声怒吼,舍命朝不周山猛撞过去。

  日期:2022-10-28 10:51:16
  (续上)
  说也奇怪,这不周山没有想象得那么坚不可摧,反而被共工氏这么一撞,竟然被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擎天之柱既然已经断了,那么整个世界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及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很明显这些都是神话,是当时科学不发达的产物,是人们对于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想象人为安插的源头罢了。
  因共工氏与颛顼这场战争非常惨烈,后世对其多有演绎,见于各种典籍的就有共工氏与女娲、神农、火神祝融、高辛等多种版本。
  相传共工氏撞到不周山后引发了大洪水,而这场大水影响时间很长,直到尧帝统治时还曾让鲧和禹这对父子来治水,这些日后自会讲到。
  “共工氏头撞不周山”自然是神话故事,但是大洪水事件,在上古确实发生过,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对于这场洪水都有记载,所以颛顼统治时期极有可能发生过洪水泛滥的情况。
  因为对于洪水的恐惧,人们对于共工氏非常敬畏,尊奉他为“水神”,而他的儿子后土也受其父荫德,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
  到商周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就是“祭社”,这里的“社神”就是后土。
  不仅世人对于洪水有着恐惧情绪,就算是颛顼,同样对于“水”有着说不清的敬重,所以他以“水德”为尊,严格遵循黄帝时期制定的政策,从而使天下安定太平下来。
  日期:2022-10-28 11:22:09
  第五章 让国传承(3 大一统局面)
  相传颛顼刚即位时依然定都在穷桑,后又迁都到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最后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颛顼如此频繁迁都,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受到当时洪水的影响,是为躲避洪灾而不得已的行为。
  关于颛顼的历史贡献,后世认为主要体现在其创制了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
  对于“九州”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的,史学界争论纷纷,有说是黄帝统一各部族后制定的,有说是颛顼划定的,还有的根据《尚书》中的《夏书·禹贡》所写,认为是大禹制定的,总之莫衷一是。
  实际上,“九州”的划定是个传承问题,并非某人突发奇想而定,而是随着各部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大家开始有了共主统领各族的意愿,从而使得共主所辖范围越来越大,最终才有了划分区域进行管理的做法,而九州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了。
  当然史学界主流的观点,便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游历了整个疆域,从而为划定九州提供了一手资料,最终确定九州为豫、青、徐、扬、荆、梁、雍、冀、兖。
  不管是不是颛顼所划九州,但就其统治的版图来看,当时中国的疆域已经极其广阔了。《史记》上说:“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

  从此时疆域来看,比之后世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都大,这不免让人又开始怀疑,这又是司马迁根据大汉疆域杜撰而来。
  但不管怎么说,颛顼时期的统治,已经从地域相对集中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全国性区域联合转变,此时“天子”的权力之大,已经不是炎帝管陕西、黄帝管山西、少昊管山东所能比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了。
  日期:2022-10-28 14:19:18
  (续上)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因各部族文化习惯的不同,所以经常出现法令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些事这个部落是不被允许的,而到了其他部落又不算问题,所以很难有统一的衡量尺度。

  为此颛顼决定统一法令,从此之后各部族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总结起来,颛顼定下的规矩有这么几条。
  一是“绝地天通”。
  古时的人们因为科学不发达,所以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归于天神的作用,所以巫风盛行,借巫师来沟通天地。
  此时巫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不仅有祭天权,而且对神灵的旨意有解释权,受到族众的尊崇不比部落首领差多少,所以当时的部落可谓君权和神权并立。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巫师,但对于同一件事却因为不同的巫师而产生不同的解释,如此一来,各部落自以为是,导致政令不畅通,中央无权威,这对于立志大一统的颛顼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颛顼将跟天神沟通的这项权力收到了中央,并命南正重掌管祭祀,命火正黎掌管民事。
  《国语·楚语下》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这里的南正和火正都是当时的官职,南正就是南方的负责人,火正向来有两种解释,一是管理火事的官,二也作“北正”,就是北方的负责人。
  重、黎二人应该是颛顼的后人,所以地位才会如此高。而因这二位的后人一直世袭此职,后世逐渐也不加区分,统称为“重黎”。
  之所以要在这提及此事,是因为日后称霸南方的楚国,便跟颛顼和重黎有分不开的关系,这里先做个铺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