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烧酒聊先秦》
第19节

作者: 介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原因在于,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了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较真。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日期:2022-10-27 10:40:46
  (续上)
  历来对是先有“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逸周书》,又名《周书》,亦称为《汲冢周书》,其主要内容是记载了从周朝周文王到周景王年间的史事。旧时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篇目,是《周书》的逸篇,因此而得名。然而今人多认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时期的人之手,可能还经西汉时期的人改易或增附。
  《史记》其实并不赞同《逸周书》的记载,于是将“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自然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
  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个圈子的,从根上来说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日期:2022-10-27 11:08:04
  (续上)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蚩尤的后人同样生活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保不齐走在马路上人中就有他的后裔,从这个角度来说,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蚩尤所代表的东夷部族的故事还没结束,这个部族的天性就是好战而不服管束,他们骨子里流淌的是未被驯化的血液,只要被他们抓住机会,必然顺势而起,给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制造麻烦,东夷成为让历任统治者都不能忽略的势力,蚩尤这面“兵主”的大旗,一直指引着后世子孙不断战斗……

  日期:2022-10-27 11:40:04
  第四章 炎黄子孙(6 黄帝传说)
  让我们先放下蚩尤这个话题,来继续了解史书中所描写的先祖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奠定天下后,首先建立古国体制,即: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按照当时天下的面积共分九州;同时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多个官位管理国家。
  这里有必要系统地科普一下“部落”“古国”“方国”“诸侯国”这几个名词称谓。
  “部落”是由原始社会时代的部落群体演变而来的,它是以血缘或族姓关联为基础的团体,是早期国家形态的前身。
  “古国”是部落的升级版,相对于部落组织,它更有稳定性、独立性,是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部落”和“古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以前,整个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
  “方国”与古国类似,它是部落联邦性质的国家,“方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时期,是区别于中央王朝的独立国家。
  “诸侯国”的出现跟“方国”同时期,然而二者是对立的,诸侯国是中央王朝认可或赐封的国家,而方国则是不被认可的。

  黄帝建立“古国体制”,这是国家形式发展的又一进步,然而是否像司马迁所写的当时已经设立如此详尽的官职,笔者不敢肯定,这些官职的称谓更像是借鉴后世,而司马迁为完善其一脉相承的体制而张冠李戴也有可能。
  在完善了管理制度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民生了,相传黄帝对于民生之中的农业非常关心,他在位时“蓺(yì,种植)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这五种谷物,传说神农氏那时能种的谷物有限,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这表明黄帝时期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