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与海中地】从地缘视角看待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
第33节

作者: 晓木曰兮历史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很可惜,这些对悉达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理想。
  这个理想,正是当时印度王宫中最时髦、最崇高也是最可怕的理想——彻悟天地之道。

  理想使人疯狂。他的父亲净饭王很清楚,儿子一旦走上这条路,自己就等于失去了这个儿子。他竭尽所能地为悉达多营造最好的生活环境,因而二十九年来,尽管悉达多也曾经遍访仙人(其实就是可以将身体控制得出神入化的瑜珈大师,被时人视作神仙),却始终没有自己跨出出家的一步。
  净饭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终促使悉达多走出那一步的,居然是他儿子的降生。
  29岁那年,儿子罗睺罗的出生,猛然使得悉达多意识到了什么。大约像泰勒斯一样,他也想到,儿子终将成为他追逐天道之路上永远的羁绊。他终于下定决心,离家出走。
  “油灯静静地燃着,床上一堆一堆地撒着香片茶叶。罗睺罗的母亲熟睡着,她的手放在婴儿的头上。悉达多在门口,站着,看着,想着:‘如果我走近她的身边,抱抱孩子,那么她将惊醒,我又如何能够远行呢?一切恩爱,皆有别离之时,待我得道以后,再回来与他们相见吧。’一转身,他走出殿外,身影渐渐消失于夜色之中。”
  每看至此,心中都是百味杂陈,不忍卒读。
  闻道的代价。
  悉达多开始了他的修行。

  当时的印度,为得悟天道,人们都要进入山林之中。如此地方,称作苦行林。
  悉达多来到了伽阇山的苦行林,耳听逝水,眼观茂林,按照通行的苦修方式,开始减少食量,用禅定、瑜珈与上天交流。由于时常一动不动,泥土污秽日积于身,已如一颗直立的老树一般。麻雀在他的头顶筑窝,芦苇和茅草缠住了他的双膝。“麻雀筑顶,芦茅穿膝”的故事便由此而来。
  就这样,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六年过去了。林中草木依然茂盛,山下河水仍旧流淌,悉达多始终未能寻得他的答案。
  我错了么?苦行、饥饿,我已在时人中做到了极致,但为什么我始终想不通呢?

  他决定让自己清醒一下。他走到了河水中,洗净污垢的身体,滋润干枯的双唇。但正当他俯下身去亲近河水的时候,忽然间,他晕倒了。这位曾经武艺超群的王子终因饥渴劳累过度昏死在流水中。
  眼看这位虔诚的求道者即将在水中溺死。
  一切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一切的追逐终是虚妄。六年的苦修,换来的不过是林下的梦幻,水中的泡影。
  然而,历史安排一位普通的牧牛姑娘改变了这即将发生的一切。她路过时,救起了水中奄奄一息的悉达多。一碗牛奶,改写了整个人类思想史。
  喝下牛奶而重新获得生机的悉达多显然若有所悟。于是,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苦行林,来到了伽阇山旁边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中,随意坐到了一颗大树的荫凉之下,重新开始了他的思索。
  对了,这就是那棵大名鼎鼎的菩提树。
  在这里,他终将找到他的答案,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
  人们的忧愁来自何处?
  人们的苦难因何而起?

  生、老、病、死,所为何来?
  人们的命运由何决定?
  欲望会将人们引向何方?
  ······
  在这持续不断的思索中,曙光已现。
  星星,又是星星。
  是夜,一颗明亮的星星现身天际。刹那间,它驱散了他眼前的迷雾,它点亮了他心中的天穹。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那个无限的生死轮回,那个茫茫的大千世界。
  此刻,他勘破生死。

  此刻,他大彻大悟。
  此刻,他已不再是凡人。
  是年,他35岁。茫茫宇宙间某种最高级的智慧,从此刻起,汇聚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脑中。不,是心中,是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里。
  自此,他不再是悉达多·乔达摩。
  他是释迦牟尼。他是大日如来。他是至圣佛陀。
  公元前528年,一个天才得悟天道,一个伟大宗教就此诞生。
  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首先来到了瓦拉纳西的鹿野苑,找到了曾经跟随他修道的五位侍从,度化他们。在这里开始了他四十年的弘法之路。
  《圣经》讲的是什么?两个字——上帝。
  那佛经讲的又是什么?一个字——苦。

  千百部佛经,所讲的无非一个苦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上又有几人未曾苦恼过呢?事实上,人们往往也正是因为内心无法抑制的苦楚,才求诸于宗教,希冀于信仰中求得拯救。
  整个佛教的核心要旨,便在于教人如何脱离苦海。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岸在何方,如何才能游到岸上,就是佛教的教义精髓所在。

  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始,两千五百余年,无数尘世间痛苦挣扎过的智慧之士,在暮鼓晨钟下、经书佛号里,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我自己未曾皈依佛门,曾经母亲带回家几本经书,佛家禅宗的诸多经典。随手翻开一页佛经,随步走进一座古刹,哪怕是在家中静坐冥想一下菩提莲花,脑海里闪现几句机锋禅理,亦能使自己这颗在名利场喧嚣中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这就是佛法的神奇力量,那些跨越时空的无上智慧,哪怕是千年之后,异域他乡,亦永远闪耀着它的光芒。
  众所周知,佛家典籍可谓浩如烟海、无穷无尽。即便智慧高绝之人,穷一生之力,怕也未必能涉猎所有佛典。我们想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所了解,不妨循着历史的脉络,先回到公元前6世纪瓦拉纳西的鹿野苑里,听听佛陀是怎样度化他最早的嫡传弟子的吧。
  这番最早的教化后来成为整个佛教的基石,那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苦、集、灭、道。
  我们抛却过多的佛家术语,简而言之概括这四圣谛就是:
  苦谛——人都有哪些痛苦?
  集谛——人为什么会痛苦?

  灭谛——人怎样才是断绝痛苦?
  道谛——人若要达到断绝痛苦的境界,该如何做?
  我们时常听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此七苦,人生于世,避无可避。它们固然时常令人肝肠寸断、五内俱焚,但佛说,痛苦的根源,其实在于第八种。因为此七苦皆来自环境,第八种才根源于于人的自身。这就是苦谛中人生八苦的第八苦——五蕴炽盛。

  佛家五蕴,称作:色、受、想、行、识。
  此五蕴,自色始,至识终。色,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色,说的是人的感官对外界的认知。
  有认知,便有感受(受蕴);因感受不同,便有苦乐(想蕴);因好乐厌苦,便有无尽贪嗔(行蕴),终致心入苦海(识蕴),无法自拔。
  至于人为何会生于饱受七苦的娑婆世界,为何会饱尝五蕴炽盛于人世之间,佛陀于集谛中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十二因缘。

  关于十二因缘的准确含义,和它们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后世佛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逃脱循环往复的名词解释,我们就不去一个一个地介绍了。但总体说来,是个因缘的概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