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国同事的交流》
第13节

作者: gruddy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英国lz有种很深的体会,英国的社会两极分化太严重了,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是英国人用很巧妙的办法把这种两极分化带来的矛盾消于无形。举几个小例子。在伦敦,私人飞机一般降落在London City Airport,而航空公司的航班则大都在其他几个大机场比如说Heathrow,Gatwick,Luton等。之所以lz知道London City Airport是因为这个机场也接受航空公司的公众航班起降,但是据说英国还有很多机场是只对私人飞机开放的。在英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甚至连购物的商店都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买肉的肉店,高收入阶层会去更高档的肉店,那里同样的肉的价格可能是超市或者低档肉店的几倍,当然昂贵的肉处理的也更细致一些。而且英国的真正的富豪也大都不住在城里,而是住在远离城市的庄园里,庄园大的可以跑马,有时候坐火车汽车都能看到。英国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吗?其实也很大,英国底层的民众过得也很辛苦,跟中国底层民众相差无几,只是他们不用储蓄,都是提前消费,所以显得更富裕一些而已。再加上他们消费观念和中国人不同,所以在某些中国人觉得不值得在生活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花钱的项目上英国人相当舍得花钱,而人总是有个劣根性,觉得别人手里的蛋糕比较大,所以总觉得外国人似乎比较有钱。但是lz觉得,中国城市里的工人阶层生活水平不比英国的底层人民低多少。当然农民问题另计,但是据lz这些年所知,中国的三农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似乎比工人还快。总的来说英国的社会财富分配未必就比中国更公平了,只是穷人和富人完全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没有交集的情况下也谈不上仇富,穷人周围都是穷人,也不会觉得有啥好抱怨的。lz认为中国立身世界,作为一个大国,或者说是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大国,那中国就必须具有强者的心态。什么是强者?强者的路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英国第一个实现了君主立宪,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美国第一个实现了共和制,成为了当今世界霸主,日本第一个实现了资本主义和封建军国主义的结合,把亚洲搞得鸡飞狗跳,这些都是之前没人走过的路。中国想成为大国强国,成为main power,就不能自废武功,放弃自己的特色去全盘西化,中国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用官方说法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离了中国特色,中国的命运就只能是一个二流国家了。实现中国特色离不开学习更发达的国家取长补短,但是总的说起来还是要保留自己文化的核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朋友觉得lz对传统文化还算有所了解。lz本科时曾经和几个朋友出游,现在这些朋友全都在国外学习,或者学习结束回国,那次出游路上遇上堵车,结果大家想出消遣的办法是背古诗,要背出符合当时情境或心情的古诗。当时lz感触良多,因为自己在古文和传统文化修养上里这些朋友相距甚远。今天大家能看到lz写这些只是因为lz在这些朋友当中比较“闷骚”,相对来说更爱炫一点而已,国内比lz更踏实工作的各领域人士数不胜数。所以lz虽然出身社会底层,对社会现实有不少了解,但是总是对中国的未来抱有希望。老规矩,在这里举个小例子。lz曾经有一次和一个同事说起毕业后的去向。lz问他,你是否会考虑毕业后去中国工作。他说,绝对不会,但是我会考虑去日本。我很好奇的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日本更西方化了(westernized),所以他在日本应该会生活更习惯,但是中国没有彻底西方化,所以他觉得自己在中国会过不习惯。当时lz听到这种说法其实挺自豪的,因为lz不觉得全盘西化被一个欧洲人当做欧洲之外的“欧洲国家”有什么可骄傲的。

  lz贴出了自己和Jamie之间关于中国的一些交流,是想表现出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碰撞。因为lz发现即使基本价值观有所不同,也不妨碍西方人能对中国有所了解。而且东西方很多价值观都可以在碰撞交流过程中相互从对方获益,这点很重要。因此在国观上,lz不认为自己是FF,也不认为自己是JY,因为lz觉得JY太过要求西方化,完全摒弃东方的价值观和传统,而很多极端的FF希望彻底把西方排除在外,恢复到闭关锁国。lz自认是中间派,认为中国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所谓中国特色,也许偶尔做得不够好,但是这个概念相当好,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保留和坚持下去。在lz的记述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地方lz和Jamie想法不同,试图互相说服,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部分接受对方想法但是主要保留自己想法。lz自认是个思维有缺陷的人,因为lz考虑问题不带情绪,不带感情,甚至很多时候连自己都不考虑,纯粹的像一架机器那样站在中立立场上,只讲道理和逻辑,这点上Jamie和lz差不多。如果说做人的话,lz自认在这点上做得很失败,但是说到文明之间的碰撞,lz认为自己和Jamie的交流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虽然仅是管中窥豹,但是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当然lz认为Jamie的思维也有局限性,他没真正接触过中国,所以他评价的中国是存在于他想象中的中国,也是lz想象中的中国(因为他对中国的更多了解来自于我,而我身为中国人,描述中国的时候无论如何会带上一些主观的想法),更是他幻想的完美世界,但是总的说起来lz自认自己和Jamie的看法算是相对比较客观,所以开了这个帖子来献丑。

  至于说到出书,哈哈,谢谢这些朋友的鼓励,不过lz现在没考虑过这点。也许将来哪天lz缺钱花的时候会考虑写书,但是在现在,lz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尽可能在毕业前利用英国的资源做更多的研究并给将来的研究打下一个好基础。其实lz觉得自己文笔相当烂,写的帖子也是八股文,不知道那些做科研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lz写帖子的方式和科研论文如出一辙,就是每个观点一定要带上符合逻辑的推理或者实证,这点大部分人都能做到。


日期:2010-05-23 02:27:36

  还有那些感叹中国不公的朋友们,其实lz一直想问一句,你们是不是真的利用手中资源去试着做了些什么。
  以前在英国有个国内来的朋友跟lz感叹说中国人没有选票。lz反问了一句,你的年龄和你来英国的时间来看,你已经有权选人大代表了,而且应该经历过一次选举。投票的时候你有没有去比较各位候选人,然后选出你认为最合适最有可能代表你利益的那一位?结果这位朋友说,我拿了选票根本就没投,因为我觉得投了也没用。lz当时答了一句,你试都没试,只是别人说不行,你就觉得不行,那你有什么权利来抱怨呢?那些有资格抱怨的人至少都得是身体力行的去做过的吧。结果这位朋友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回答。

  lz自己试过。以前曾经有机会选人大代表,当时还在读本科,候选人大都是学校的老师,lz通过各种渠道专门去了解了各位候选人的生平和为人,最后把票投给了当时大学的校长,也是一位空间物理学的知名学者,因为lz发现他是个很学术化的近似书呆子的人物,lz的政治诉求是国家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资,这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据我所知这位校长主张和我差不多,事后这位校长一路被选为全国代表,据lz所知,他也尽了力去为加大教育和科研预算游说其他人。

  其实lz也和Jamie谈过中国的选举模式。大家不妨猜猜Jamie怎么看的?他觉得中国的人大代表(我跟他翻译成National Congress Representative)和人民手中缺乏的不是足够的权力,只是没有正确的运用这些权力而已。这点lz同意,因为lz觉得,中国要实现民主,但是实现民主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中国传统上对上位者的服从(这点中国已经持续了数千年,lz不觉得短时间内能有所改变)完美的和民主选举制度结合,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换个选举制度就能解决。否则即使中国能立马改变选举制度,无非也就是再现另一个台湾的政坛乱象而已--上面人说什么,支持者就信什么,最终全国变得一片混乱。

  lz说这些不是想说服谁,只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而已。拍砖的就不必了,国内各方面的观点lz都有留意且思考过,最后得出结论就是这样。

日期:2010-05-23 15:02:25

  哈,有些朋友猜得不错,lz是武大毕业的,不过在武大没做过跟雷达有关的项目。雷达观测也是来英国之后才开始做的。武大的雷达项目,当时最大的是海事地波雷达,据说这个雷达是为海洋局做的。几年后lz高中同学聚会,有个在海洋局工作的好友跟lz说,这个雷达做得比较诡异,必须得有武大参加过该项目的人看着,否则老出故障,不出故障的时候其技术水平倒是不亚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那个钢铁厂是武钢,就是那个出了点钱意思意思的,不过武钢这么做倒还说得过去,因为之前的实验好像他们是出钱资助了的,只是不肯再多花钱资助第二期研究而已。相对而言其实这项技术对武钢的帮助远没有对东汽帮助大,但是东汽偏偏就是不肯掏腰包,宁可每年花钱买进口轴承。其实lz事后想想东汽这么做也正常,因为站在他们的相关负责人角度上,每年买进口轴承是惯例了,不会有人觉得不好,但是如果投资到这个研究项目上,最后研究失败,那这笔投资搞不好相关人员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不肯拿钱出来也正常。

  其实真要说远见,在武汉,lz认为武汉最有远见的大型国企是武重。lz曾经去参观过他们的车间,觉得这个公司的头确实挺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怕冒险,敢承担责任,结果把一个快倒闭的国企折腾成了国内一流的机床生产企业。他们公司的车间一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只有寥寥几十号人在里面工作,据介绍这些工人全都是至少本科学历,所有的机器都是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数控机床,所以他们搞技术革新很容易,剩下的达不到标准的工人下岗或者轮岗,公司宁可花钱把这些人养着也要提供车间的生产效率。


日期:2010-05-24 01:30:18

  选票没见到就自己主动去要。我说的没有充分利用手中资源也包括这个,有权去要选票却非要等别人送到手上,这个和自己弃权没什么分别,至少是放弃了“主动要选票”的权力。有些地方天高皇帝远,下面的人搞点小噱头很正常,中国法律和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是你放弃了要选票的权力就给那些人捣鬼提供了机会,说得难听点,主动放弃的人是他们的帮凶,因此也没资格说他们怎么怎么样。

  那位校长或者类似的人一路选上去不可能完全靠暗箱操作,这跟政府公信力无关。去查查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就知道完全靠暗箱操作控制每一级代表选举是不符合逻辑的。至于为什么不符合逻辑,这个我就不代劳了,真要说起来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请注意,我说的逻辑是相对比较严谨的逻辑,科学式的逻辑,不是通常口头上说的那种“逻辑”。


日期:2010-05-25 03:25:1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